資源簡介 教 學 設 計學科 美術 年級 五年級 授課教師教材版本 遼海版 課題 《方寸之間》 課 時 1課時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郵票的實用價值與藝術價值,設計一枚有美感的郵票。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觀察、比較、討論、分析的過程中了解票面結構及價值,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收集郵票的興趣,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郵票的結構與繪制。2.教學難點:郵票的繪制。學情分析 說學情,本節(jié)課的教學對象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根據教學中的一些親身感受,這一學段的兒童觀察能力增強,抽象思考的能力也有所提高。經過前一階段的學習,五年級學生已掌握一定的繪畫技巧如取景與構圖、簡單的透視常識,繪畫技巧的的深入學習提升了學生的寫實能力,他們力求表現更真實、更深刻,但還不善于熟練的將所學到的內容運用于自己的實踐創(chuàng)作中,往往出現眼高手低的現象,需要教師的進一步引導。教學過程 過程(老師做什么)及信息技術的應用 內容(主要設問,重點標記) 方法(學生做什么) 設計意圖導入二、新知識 課件展示信封,提出問題介紹郵票歷史(課件展示黑便士郵票和大龍郵票)觀察、討論、分析郵票結構。教師課堂示范課堂作業(yè)作業(yè)展示 問:前不久老師到去郵局寄信,卻沒有成功,誰能幫老師想想問題出在哪里?(貼上郵票)郵票是已繳付郵資的憑證,它小巧精美、內容豐富,因此又有“微型百科全書”的美譽。很多人將集郵票視為自己的愛好,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看一看、畫一畫這些好看的郵票,一起去感受方寸之間的魅力? 問:你知道世界上第一枚郵票是什么樣子的么? 這是1840年為紀念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而特別設計的郵票,它以黑色油墨印制,價值一便士,因此又稱黑便士郵票。黑便士郵票可以說是郵票的祖先,而我們中國最早的郵票出現在1878年由清政府海關發(fā)行,它以中國傳統(tǒng)的吉祥紋樣蟠龍為主因此大家又親切的稱它為“大龍郵票”。 現在請同學們觀察手中的郵票,通過小組討論,看一看郵票都由哪幾部分組成呢?并將討論結果填寫在黑色學習卡中(圖案、面值、文字、齒孔)不知道你有沒有發(fā)現,有些同學手中的郵票有一個小小的字母T或是字母J說明它不是一枚普通郵票。J說明他是一枚紀念郵票,是為紀念特殊事件或人物而發(fā)行的郵票;T意味著它是一枚特種郵票,為了宣傳和展現某一特定的題材而特別發(fā)行的郵票。 學習了這么多,現在我們來一同設計郵票吧!首先,畫出齒孔。之后,畫出圖案。最后,根據形象涂顏色。那么接下來請同學們?yōu)榧磳⒌絹淼摹傲粌和?jié)”設計一枚面值80分的郵票。 作業(yè)展示,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為主。拓展延伸:微信、微博的時代人們能輕而易舉的打破空間的界限進行交流。但在通信不發(fā)達的年代,書信拉近了人們的距離“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庇腥苏f情感是藝術的靈魂,如今寄信的通信方式已很少被人提及,但很多人仍將集郵視為自己的愛好,不僅因為它精美可愛,方寸之間更是寄托了無數人沉甸甸的相思與依戀。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郵票的由來、結構,課下同學們不妨也去找一找,看一看,收集更多關于郵票的知識,好了,下課。 預設回答:貼上郵票 生:聽講,了解郵票常識。 生:討論、觀察郵票結構。了解郵票種類。生:觀看教師示范,課堂作業(yè)課堂展示作業(yè) 以學生熟悉的場景導入課題,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快速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 簡單介紹黑便士郵票與大龍郵票,讓學生了解郵票常識,為接下來的動手繪畫拓寬思路、增加感性認識。通過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在小組中交流、合作、探討,進而在相互完善的過程中全面細致的認識郵票的結構,鍛煉學生合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師的示范有助于學生進一步強化繪畫過程,了解郵票的紋樣特點、裝飾美感與色彩特點。為學生的動手繪畫提供思路。當堂測試板書設計 方寸之間圖案、面值、國籍、齒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