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內容 我駕神舟游太空教材分析 自古以來,太空對于人類總是神秘莫測的,人類渴望探索太空的奧秘,卻苦于沒有方法,直到1961年前蘇聯的航天員加加林第一次登月成功,終于為人類揭開了太空的神秘面紗。美國也隨后實現了多次登月計劃。而中國,作為一個在世界上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泱泱大國,同樣熱切盼望著在太空中的某個星球上留下中國的國旗,烙下中國人的腳印。2003年10月15日,宇航員楊利偉駕我國自行設計的“神州五號”宇宙飛船升入太空,成功地完成了我國第一次載人宇宙航行,為我國探索太空書寫了歷史新篇章。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飛行器、宇航服等有關太空的知識。 2.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設計創作能力。 3.讓學生在設計創作飛行器遨游太空的過程中,進一步激發他們熱愛祖國、熱愛太空、向往未來的情感。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繪畫或制作出一幅太空遨游圖。 難點:有創意地進行飛行器的設計。教 學 過 程 教 學 調 整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蠟筆水彩畫的工具,分創作組(4人一組),收集太空的有關圖片資料 (教師)課件、范作、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準備太空飛行器的模型等 教學過程 1.提問導入。 (1)世界上除了鳥兒會飛外,還有什么東西會飛? (2)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2.了解太空。 (1)學生分組交流自己事先收集的有關太空的圖片資料。 (2)教師補充小結并板書:宇宙飛船、宇航服、太空、星球。 3. 欣賞圖片。 (1)提問:說說宇宙飛船的組成部分并簡述其設計的注意點。 (2)教師小結,板書欣賞要點:①形狀;②色彩;③結構;④其他因素。 4.學生創作。 (1)主題:我駕神舟游太空。 (2)提問:在太空遨游時你希望駕怎樣的飛行器?穿怎樣的宇航服?最想到哪個星球上去探險?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3)學生創作作品,教師指導。 (4)啟發:①構思:與眾不同,富有創意;②構圖:重點突出,主次分明;③創作:掌握技法,熟練表達。 5.作業講評。 (1)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同學互評。 (2)有時間的學生進一步修改作品。 6.課外作業。 (1)收集有關太空的圖片資料。 (2)準備小組創作比賽。教學反思 本課以《我駕神舟游太空》為題,通過了解太空的有關知識,讓學生在設計創作飛行器神游太空的過程中,激發他們的設計能力、想象能力及動手創造能力。教材選了楊利偉駕“神州五號”宇宙飛船航行太空的圖片及其他飛船、衛星圖片等,目的是讓學生知道科學離我們的生活并不遙遠,激發學生熱愛科學、親近科學的情感及了解太空的欲望;另外,教材也選擇了一些學生作品,更是為了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觸動學生創作(可以用手工或繪畫的形式)靈感,使學生在激情昂揚中想象自己駕神舟游太空的情景。 教學目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