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花鳥畫(一)》教學設計教材分析:《花鳥畫(一)》是人民美術出版社小學美術五年級下冊第十三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旨在運用線條、形狀、色彩、肌理和空間等造型元素,以描繪和立體造型的方法,選擇合適的工具、媒材,記錄與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的能力,表現思想與情感。本課通過嘗試中國畫的表現方法,體驗筆墨趣味,能用語言或文字評價自己和同學的作品。學情分析:學生在四年級已經嘗試使用毛筆進行繪畫創作,對繪畫工具并不陌生;并在四年級第十一課系統學習過中國畫的分類,了解這種依據中國人長期形成的審美習慣及傳統造型規律創作的繪畫品種。因此學習本節課的問題不大。教學目標:1. 了解中國畫中的中鋒用筆和側鋒用筆。2. 通過欣賞大師作品共和自己的嘗試畫,領會筆法變化和墨色的濃淡變化所帶來的不同感受。3. 體驗筆墨樂趣,體會畫家在作品中表達的情感。教學重點:學習中國畫中的中鋒用筆和側鋒用筆。教學難點:領會筆法變化,完成一幅以梅花或菊花為題材的作品。教學方法:啟發探究法學法指導:自主實踐法教學過程:1、 導入直接導入:同學們看看我們準備的繪畫工具,都知道今天的學習的內容是一定是國畫。根據表現內容的分類,我們今天學畫花鳥畫中的花卉。『設計意圖』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們動手嘗試,所以在課前開門見山告訴學生今天的學習內容。2、 新課1.欣賞名家名作《菊石圖》和《春風第一枝》說一說畫中的表現內容:梅花和菊花。表現方法:①筆法:點和勾線。②墨色變化:濃淡、干濕。『設計意圖』結合作品講筆法,幫助學生理解美術語言,為后面動手嘗試做鋪墊。2.動手嘗試畫①教師示范:菊花花法,花頭——花蕊——葉子——枝干——勾葉經強調中鋒用筆和側鋒用筆。②學生嘗試,繪畫要求:可以臨摹大師作品,仔細觀察、大膽嘗試。『設計意圖』通過老師的示范掌握菊花的畫法,避免學生拿起筆不知從何下筆的窘迫,不讓學生跟著老師一起畫促使學生自己探索畫面如何布局,落實重點點。3.評畫①請同學們看一看自己的畫,畫完了嗎?還缺什么?(落款)說說自己在繪畫過程中遇到的問題。②各小組推選一個畫的最好的同學到講臺上展示,自己說一說好在哪里。③教師小結:『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己發現,強調落款的重要性。采用學生先自評再總評的方式,讓學生學會欣賞別人的作品,突破難點。4. 升華并小結菊花和梅花為什么受文人墨客的喜愛?請同學們讀一讀標題下面的文字。回憶一下學過的有關梅花或菊花的詩句。例:梅 王安石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菊花 黃巢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梅花和菊花所具備的品質受到人們的喜愛,尤其是畫家。通過同學們的嘗試實踐,看起來非常簡單的幾筆勾勒、幾團墨點畫起來呢?沒那么簡單吧,這也是畫家在繪畫過程中把自己的情感融合進作品中,經過長期實踐練習才得來的。同學們今天第一次畫,能畫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希望同學們也能像你筆下的梅花和菊花一樣擁有高潔的品質。『設計意圖』從課內聯系到課外,豐富學生的知識面,聯系語文學科,增強各學科之間的互通性。3、 作業布置梅蘭竹菊四君子中,蘭和竹我們沒有在課堂上練習,請同學們課后仔細觀察蘭和竹,自己創作一幅以蘭或竹為主的作品,運用側鋒和中鋒,注意墨色變化及畫面的完整性。『設計意圖』體驗相同題材不同內容在表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促使學生用于嘗試。板書設計:花鳥畫(一)花卉中鋒用筆、側鋒用筆墨色變化 示范畫『設計意圖』突出本節課重點知識:了解兩種筆法。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