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提袋的設計 1、 教材分析本課屬于“設計 應用”學習領域。提袋一直是我們生活中的好幫手,它不僅為人們購物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成為人閃不可缺少的日用品,而且還傳遞著文化信息,展示著品牌的形象。本課以提袋作為載體,旨在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設計,結合在生活中對提袋的觀察,感受提袋的用途與功能,了解提袋的基本結構,掌握提袋的制作方法,體會設計與工藝一體化的特點。本課共兩個版面,第12頁呈現的提袋在外形、結構、材料的應用等方面都各具特點,為教師引導學生深入分析提袋提供了素材。第13頁上半部分呈現了提袋的平面展示圖和制作方法。平面展示圖可以幫助學生分析提袋面的變化規律和提袋底的剪制方法。“思考與討論”欄目中的兩上問題啟發學生,在設計時不要拘泥于展示圖中的比例關系,而是要注意提袋尺寸與所放物品之間的關系,結合所放物品的尺寸進行設計。此外,提手的材質和形狀可以多種多樣。“小提示”欄目介紹了如何使提袋結實、牢固和更具實用價值的方法。第13頁下半部分展示的學生作品,對這些學生作品進行具體分析,可以開闊學生的創作思路,激發他們的設計靈感。“藝術實踐”和“評一評”欄目對學生的表現形式和評價進行了細致的說明,明確了本課的教學目標。2、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1)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提袋在生活中的應用與功能,學習提袋的結構及設計制作方法。設計制作一個漂亮實用的提袋。2、過程與方法:在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運用折疊、粘貼、裁剪、掏空等方法表現自己的設計構思,體驗制作提袋的樂趣。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學生在愉快的實踐過程中感受設計提袋的趣味性,在提高立體制作能力的同時減少生活中的設計,生活中產美好事物,表達對生活的熱愛之情。(2) 教學重難點1、 教學重點:運用折疊、粘貼、裁剪、掏挖等方法制作提袋。2、 教學難點:提袋開口的造型設計。3、 教學過程設計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課前做好的提袋,提問:看看老師的學習用具是用什么帶來的?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引出課題:提袋的設計。 回答:提袋。 主要功能是裝東西。 明確提袋的基本功能。講授新課(一)探究分析 提問:1、你見過什么形狀的提袋?你注意過提袋的材質嗎?生活中什么形狀的提袋最常見?4、為什么長方形的提袋在生活中應用得最廣泛? 回答:1、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2、紙、塑料、無紡……3、長方形。 4、長方形提袋能最充分地利用空間,且最節省材料。 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設計。(二)側面的制作 提問:1、長方形的提袋是由幾個面組成的?除了底面,其余的四個面在大小上有什么規律?試一試,怎樣用圓筒把提袋面的規律折出來?請成功的學生介紹一下自己的折法。師生合作,歸納折法:將圓筒兩次對折,折出提袋四個面。教師演示。 回答:由五個面組成。相對的兩個面大小一樣。學生嘗試用圓筒折提袋的面。學生介紹提袋面的折法。學生折提袋的面。 用圓筒折提袋面的方法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增加了趣味性,從另一個角度引領學生感受立體制作的樂趣。(三)底面的制作 1、提問:怎樣給提袋封底呢?2、出示課件,研究底面制作方法。3、教師演示并小結。(1)底面不能折得太少,否則封不上口。折上去的部分要超過寬度的一半。(2)四個口都剪到折痕處。為了美觀,把對邊兩個面積最大的長方形修剪成梯形,防止它折上后出邊。4、教師還可以演示把提袋折扁。(方便)5、教師演示:修剪提袋口。 學生觀察課件,研究制作方法。學生觀察教師演示。學生觀察修剪成梯形的位置及固定的方法。 了解提袋可折疊的功能及折疊后方便收納和造型裝飾的特點。 通過觀察圖片,直觀感受提袋底面的制作方法。 通過教師演示,發現提袋的更多優點,充分了解提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四)提手的制作 1、請學生看書上的作品設計了什么樣的提手?教師根據學生歸納示范 (1)提手可以直接粘在提袋上。 (2)可以用打孔的方法固定。 (3)還可以用提袋面直接做提手。 學生觀察書上學生作品中提手的材質和制作方法。學生觀察,學習提手的制作方法。 通過分析進行有目的的創意、設計和制作。(五)提袋裝飾 1、提問:提袋做好了,怎樣讓它更美觀呢?2、播放視頻,請學生欣賞各式各樣的提袋。3、哪個提袋的設計對你有啟發?出示教具并演示裝飾方法。 學生回答:可以把提袋裝飾美化一下。欣賞視頻中的提袋。學生談一談在觀看視頻時受到的啟發。觀察教師裝飾提袋的位置以及運用的技法。 通過欣賞,讓學生認識到提袋不僅給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還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成為一種文化。藝術實踐 要求:發揮你的創意,設計一個實用、美觀的提袋。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動手制作。 提示學生在制作中要注意“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展示評價 1、請學生介紹自己設計的提袋的特點和用途。2、評價其他提袋設計的亮點。 學生把設計制作好的提袋放到展臺上。相互評價作品。 在評價的過程中,客觀地進行對比分析,取長補短,同時提高欣賞評述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