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工筆花鳥畫教學計劃 單元課題: 工筆花鳥畫課題 工筆花鳥畫 課業類型教學對象 初中 教學時間 40分鐘教學內容與教材分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從總體上對中國工筆花鳥畫有一個概況的認識,樹立一 些基本觀念,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學內容是按工筆花鳥畫發展的時代背景來編排的,對影響較大的典型作品及作者進行詳細介紹。其中主要是對工筆花鳥畫作較為系統的介紹。在工筆花鳥畫時,帶入工筆花鳥畫的歷史背景傳統技法體系知識進行講解,本課將以工筆花鳥畫的藝術特征和學生的分析回答為主線,教師的引導講解為輔,使學生對工筆花鳥畫有一個全面的了解與認識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中國花鳥畫在幾個代表性發展時期的藝術特點學會欣賞工筆花鳥畫的藝術方法,提高欣賞工筆花鳥畫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對工筆花鳥畫的鑒賞能力,對祖國悠久文化藝術的喜愛過程與方法:分工筆花鳥畫藝術特點及繪畫技法兩大部分進行講解,在引導學生鑒賞的同時,讓學生區分不同技法體系的藝術風格讓學生掌握關于工筆花鳥畫藝術特點及繪畫技法,對工筆花鳥畫有一個全面的了解與認識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能養成善與審美的眼光,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教 學重 點 了解中國工筆花鳥畫的藝術特征與傳統技法體系,并掌握繪制中國工筆花鳥畫的基本技法。教 學難 點 了解中國工筆花鳥畫的藝術特征,并能完成一幅繪畫作品。教學方法 把班里的學生分成若干組,每個組負責一個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采用觀賞、討論歸納的辦法學習。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相關視頻巧妙的導出新課。教學過程:1、導入:通過之前的學習我們了解了中國畫可以分為寫意跟工筆兩大流派,而工筆花鳥畫的產生與發展又比寫意花鳥畫要早的多,與寫意花鳥畫相比,工筆花鳥畫從表現形式上更追求精細以及對形象的塑造力。我們這節課就重點來學習一下關于工筆花鳥畫的藝術特點與它的繪畫技法。活動:看動畫《小蝌蚪找媽媽》和《美麗的森林》,區分工筆花鳥與寫意花鳥畫不同的藝術特點創設問題情景,導入探究課題設置情景:用多媒體展示工筆花鳥畫跟寫意花鳥畫的動畫,以此來導出本課的內容,讓學生領會新課意圖2、向學生提出問題:a.工筆花鳥畫有什么藝術特點 b.寫意花鳥畫有什么藝術特點 c.工筆花鳥畫與寫意花鳥畫有什么不同的藝術特點3、 學生分小組討論并進行回答,如何區分工筆花鳥畫與寫意花鳥畫的藝術特征4、教師總結并在學生回答問題過程中進行引導3、環節1:什么是工筆花鳥畫?a、教師活動:多媒體用錄像的形式介紹工筆花鳥畫工筆花鳥畫“,鼎盛于兩宋,衰落于明清時期”。工筆花鳥畫是運用中國特制的毛筆、中國畫顏料,在專用的熟宣紙或礬絹進行嚴謹精致花鳥畫創作的一種特殊的畫種與技法。表現方法工整細致,先勾后染,設色艷麗,富有裝飾性。b、代是花鳥畫大發展的時期。從北宋初到真宗、英宗時期,花鳥畫仍承襲黃家的工筆體制,以院體為主流,進一步向工筆寫實發展,筆法細膩,使工筆花鳥的水平達到了頂峰。c、趙 佶就是當時的代表人物,《芙蓉錦雞圖》,全圖設色艷麗,繪芙蓉及菊花,芙蓉枝頭微微下垂,枝上立一五彩錦雞,扭首顧望花叢上的雙蝶,比較生動地描寫了錦雞的動態。這種表現形式,在宋代花鳥畫中很是流行。五彩錦雞、芙蓉、蝴蝶雖然均為華麗的題材,但如此構圖便不同于一般裝飾,而充滿了活趣。加以雙勾筆力挺拔,色調秀雅,線條工細沉著;渲染填色薄艷嬌嫩,細致入微。d、進入明代,隨著社會經濟的逐漸穩定,文化藝術也日趨發達,雖然花鳥延續文人畫為主的水墨花鳥畫,但在宣德年間,畫院興盛一時,主要師從兩宋院體,卻極少受元代的影響,徐黃二家,各有所承。當時邊景昭、呂紀都為工筆花鳥大家,名重一時,但后繼乏人環節2:傳統工筆畫的技法體系傳統工筆畫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多種風格形式,從技法效果的基本類別看,常用的基本可歸納為四大類:工筆淡彩法、工筆重彩法、沒骨法、白描。1、工筆淡彩法工筆淡彩法突出以線立骨,注重線的意趣,在著色上主要選用墨和透明的植物色配合兼用,來完成畫面效果的方法。畫面效果單純簡約、清新淡雅。2、工筆重彩法工筆重彩法是以線為骨干,以色作為主要表現手段,采用積染套色來完成畫面效果的方法。特點是畫面效果濃麗厚重,沉穩雋雅、層次豐富。教師:圖片欣賞出水芙蓉圖比較:工筆重彩的藝術特點 學生:討論2分鐘,回答一朵盛開的粉紅色荷花占據整個畫面,在碧綠的荷葉映襯下搶眼而奪目,布局、設色端莊大氣,將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君子氣質表現得十分完美。渲染花瓣既輕盈又腴潤的質感。畫家的寫實功力極為扎實,每片蓮瓣的形狀、角度、色澤和光感都安排得無懈可擊。至于瓣上紅絲、蕊端膩粉,也一一仔細料理,微妙之處,使人嘆為神工。3、沒骨法沒骨法是不用墨線勾勒,直接用水墨和顏色染就來完成畫面效果的方法。其特點是筆法輕松、靈活,富有變化,畫面柔美秀潤,生動自然。惲壽平 明末清初著名的書畫家,開創了沒骨花卉畫的獨特畫風,是常州畫派的開山祖師。他一生生活在民族矛盾極其尖銳的時代。少時從伯父學畫,青少年時期參加過抗清義軍,家破人亡,當過俘虜,又被浙閩總督收為義子,曾在靈隱寺為僧,返里后賣畫為生,一直贍養父親。4、白描白描,中國繪畫中,以淡墨鉤勒輪廓或人物,而不設色者,謂之白描。是中國畫中完全用線條來表現物象的畫法。環節3:傳統工筆畫白描技法1.游絲描類:行筆慢,多以中鋒出,壓力均勻,線條變化少,鐵線描,曹衣描、琴弦描等2.柳葉描類:行筆快,變化多,壓力多在線條的中段3.減筆描類:行筆快,多用側鋒,壓力多集中在線的一段,而又由線到面,線性變化大。白描花卉技法1、工筆用筆、用線的要求(1)、白描基本用線方法。白描線條的筆法來源于書法。每一條線在筆法上都有起筆、行筆、收筆三個過程。起筆要藏鋒;行筆要穩慢,壓力均勻、線條均整;收筆要回鋒。教白描勾葉的各種變化及注意事項勾葉:勾葉多從葉柄起筆,由粗而細向尖端勾去。葉的尖端三線交界處要求錯開,這樣勾出來的線生動有變化。實踐與體驗臨摹一幅工筆重彩線描作品要求:構圖飽滿均衡抓住主要特征線條生動流暢勾線要挺拔有力學生練習勾勒白描稿學生作業自評互評4、課堂小節通過本課的鑒賞學習,了解工筆花鳥畫的相關知識和藝術特點,請同學們課后搜集工筆畫作品圖片,并與同學交流,感受作品的藝術美。參考文獻:人民美術出版社 普通高中美術鑒賞課本流程圖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