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明暗的造型》 教學設計課 題 《明暗的造型》 版 本 (嶺 南 版)課 程 美 術 (中學) 作 者 ( 楊 軍 石首市橫溝市中 )課 時 一 課 時 類 型 新 授 課教 材 分 析本課重在引導學生理解光與影在繪畫藝術中所起的作用,引導學生探索明暗造型變化原理和規律。學 情 分 析八年級的學生還停留物體表面造型的認識上,缺乏對于物體在光影照射下,“光”與“影”變化規律和原理的理解。教 學 目 標引導學生初步掌握簡單的明暗素描知識與表現方法,學會欣賞光與影的造型之美,具有一定的繪畫能力。教 學 重 點 與 難 點重點:運用光影變化的基礎知識,以明暗表現形式進行繪畫造型練習。 難點:用明暗表現形體、節奏、空間。教 學 準 備師:繪畫工具、聚光燈、范畫 生:素描紙、鉛筆、橡皮擦教 學 過 程一、情境導入 以3D動態全方位展示立體房屋在光影變化下的節奏和韻律美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3D動態的展示能讓學生更形象、直觀地感受光影的變化,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名作賞析 1、(色彩)欣賞光影魔術師—倫勃朗的代表作—《戴金盔的男子》 2、(素描)欣賞德國藝術大師—丟勒的代表作—《祈禱的手》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大師們在色彩和素描方面對光影的表現,提高學生對光影藝術的鑒賞能力。) 三、明暗教學 1、通過視頻了解石膏球體的明暗及五大調子。 2、教師步驟示范。 (設計意圖:通過視頻講解,讓學生更具象地了解石膏球體的明暗及五大調子。) 四、繪畫嘗試 1、提出作業要求,明確學習目的。 2、學生作業。 (設計意圖:明確要求,提高學生對光影的實踐、表現和理解能力。) 作業評析 1、生生互評 2、教師點評 (設計意圖:通過同學間的互評與教師的點評,進一步提高學生對明暗的造型規律的認識。) 教學拓展 欣賞大師們明暗素描作品 (設計意圖:通過本課的學習,用理論的眼光來欣賞大師作品,進一步提高學生鑒賞能力。)《明暗的造型》教學反思 我在教學中比較注重“情境導入”, 因為八年級的學生還停留物體表面造型的認識上,缺乏對于物體在光影照射下,“光”與“影”變化規律和原理的理解。先以多媒體的3D動態,全方位展示立體房屋在光影變化下的節奏和韻律美導入新課,讓學生更形象、直觀地感受光影的變化,通過引導學生欣賞大師們在色彩和素描方面對光影的表現,以提高學生對光影藝術的鑒賞能力,這兩個環節都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通過視頻講解,讓學生更具象地了解石膏球體的明暗及五大調子的專業知識,并以身示范,引領學生對石膏球體進行寫生訓練,以提高學生對光影的實踐、表現和理解能力。 課堂教學本就是屬于一門總是“遺憾的藝術”。由于本課新授知識較多,學生又需要課堂寫生練筆,因此,很多內容無法細化,如預設的“點評”環節中“生生互評”省略了,老師對學生的點評也過于簡略,時間有限無法引導學生深度探索,只好拓寬認知的廣度,在課尾設置教學拓展——讓學生通過對本課的學習,用理論的眼光來再次欣賞大師作品,進一步提高學生鑒賞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