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海螺和海星》-----教學設計【教學內容】嶺南版第二冊第9課《海螺和海星》小學美術教育不同于專業美術教育,它為發展學生整體素質服務,以學生發展為本,注重培養發展學生審美能力、感知能力、想象力、表現力,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因此在教學上我注重學生內心感受,貼近生活,采用探討式教學,尊重學生的意見。【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欣賞美麗的海螺和海星,讓學生學會美化海螺和海星。2、學習點、線、面的組織運用,能用它們表現海螺和海星的美麗外形和花紋。3、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增強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及保護自然的責任感,激發學生對人類生態保護的意識。【教學重點】 通過引導學生欣賞各種各樣的海螺和海星圖片及實物,感知它們的外形、色彩、花紋,感受它們的美,并能以線條為主要形式表現海螺和海星。【教學難點】1、畫出海螺和海星獨特的外形特點和美麗的裝飾花紋2、興趣點:海螺海星家族聚會;作品評比的活動形式【工具準備】教師:畫紙、教師畫的海螺海星作品,不同的海螺海星實物。學生:彩色筆、圈線筆、畫紙。【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播放海水幻燈片,師介紹,并提問:孩子們,這里是神秘的海底世界,生活著很多神秘的海洋生物,今天老師想帶你們一起潛水去看看,想不想?那等下你們把看到的告訴老師哦?(生回答)同學們真厲害,認識那么多海洋生物,剛才有同學說看到海螺和海星,那我們今天就來認識認識它們吧!2、幻燈出示課題,生齊讀,師板書。(設計意圖:通過觀看視頻,調動學生認識海螺海星的強烈興趣。激發進一步了解它們的欲望。)二、新授1、大家都喜歡海星和海螺么?為什么?(引導學生從美麗的形狀,鮮艷的色彩和花紋三方面回答)2、觀察海螺的形狀:(1)幻燈播放海螺的圖片,邊播放邊講解:海螺是軟體動物,堅硬而厚重的殼是它的防護殼,海里大約有十萬多種海螺。師提問:找一找海螺都有哪些形狀?(2)生回答后師總結3、認識了形狀各異的海螺,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穿著華麗衣服的海星。(1)認識海星的造型,播放海星的圖片。邊播放邊講解:海星是棘皮動物,一般長著五個腕,但也有長四個六個的,甚至多達四十個的,每條腕下面長著四列密密麻麻的管足,這些管足既可以捕抓獵物,又可以攀爬巖礁,海洋里大約有2000千多種,海星的再生能力特別厲害,身體任何一部分切掉都能再生,甚至切出來的那塊也能生成一個海星。(2)生回答后師總結(設計意圖:欣賞精美的海螺海星圖片,牢牢吸引學生,引導學生對海螺海星的形狀做出總體觀察和總結。)4、我們欣賞了精美的海螺海星圖片后,現在老師要同學們來觀察討論了,你們面前有一個黑匣子,里面有好多寶貝,請小組長把它們拿出來放在展示板上,同學仔細觀察后來告訴老師,它們有什么形狀,像什么?有什么特征、有什么花紋?5、生1:我看到的這個海螺像支棒棒糖;生2:我看它像帶刺的棒棒糖。生3:我看這海螺好像海里的礁石;生4:海螺身上有一條條的弧線,還有擦、長長短短的折線;生5: 我拿的這海星有五個腕,摸起來刺刺的,身上有好多疙瘩,好多密密的點;生6:海星的腕越長越細;......6、師總結(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實物觀察與觸摸,讓學生更直接、更直觀的對海螺海星加深影響,對學生的作畫有更大的幫助。)7、師引導:欣賞了各種奇特的海螺,了解了美麗的海星之后,我們發現他們都有獨特的外形,美麗的花紋和豐富的色彩,我們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樣美化他們的。(1)學生欣賞(2)師提問:他們是如何美化的?引導學生回答并總結:點、線、面、色(3)總結:點的種類:圓點、短點、雨點、正放心點、三角形點、空心點、十字點等線的種類:橫線、豎線、斜線、交叉線、波浪線、折線、卷曲線、弧線等面的種類:正方形、圓形、半圓形、三角形、長方形等。那我們如何利用點線面表現、裝飾海螺或海星呢?(設計意圖:通過欣賞同齡人的作品,讓學生有不服輸、敢比拼、有信心超越他們的精神,更高的調動作畫的積極性。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也對點、線、面加深認識。)3、師示范,邊畫邊講線描畫應注意的一些地方。師:如畫海螺,我們可以先將海螺分成幾部分,比如按它殼的螺旋分,然后再展開想象,在每個小部分上進行裝飾。當然,你也可以把整個螺殼看成一個整體來設計。畫的時候除了線的種類要考慮,線的疏密、粗細也要考慮,以避免簡單化。該加黑的塊面我們要大膽涂上,這樣表現出來的黑白關系會更明顯。聰明的小朋友,今天是海洋家族的聚會的時間,來了很多海螺和海星,可它們少了件出席宴會的衣服,你們能不能幫它們設計設計?好!看誰能又快又設計得漂亮新穎。畫好把它拿上來貼在上面的海洋王國里。(設計意圖:通過老師的示范,能讓學生更快領悟線描畫中點、線、面的運用。)4、出示作業要求:用線描的形式5、鼓勵學生自由作畫,學生畫畫,教師巡視指導。(設計意圖:創設海洋家族聚會的情景,鼓勵學生自由創作的形式,發揮兒童的想象力,保護兒童的個性。)六、評價展示作品。引導學生從形狀、花紋進行評述。(設計意圖:讓學生大膽說出來,積極主動評價同學的作品,學會欣賞。)七、拓展海螺和海星非常美麗,這是大自然賦予的,我們在感受它美的同時更有責任去保護它,那怎么去保護呢?請小朋友下課后去收集這方面的資料。(設計意圖:課外延伸,滲透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德育教育。) 板書設計: 海螺和海星 外 形 花紋《海螺和海星》教學反思---鄭秋麗《海螺和海星》是美術老師都熟悉的課題,也是一年級孩子既熟悉又陌生的內容。因為熟悉,我們往往在傳授知識是以偏概全,停留在以往經驗上,很難有所創新。因此在上這節課時,我在教學方法和授課上做了一點調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現如下:1、巧設情境,導入自然。導入時,我打破了開門見山直入主題的方式,而是考慮低部孩子好奇心大的特點,播放了一段海底世界的視頻,引人入勝的海底世界立馬吸引著他們,也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來,既生動又自然地把學生帶到本課的課業教學情境中。二、由淺入深,重、難點突破自然。在分析本課的重點:海螺海星的外形、花紋和顏色時,我一改以往把幾個知識點混在一起講的習慣,而是把一些形狀奇特、花紋生動、色彩豐富的海螺海星,按對應的特征做成PPT,按小孩子的認知習慣,讓他們充分感知其外形和花紋。在突破本節課的難點:畫出海螺和海星獨特的外形特點和美麗的裝飾花紋。我用實物先讓學生直觀、直接的進行觀察,讓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更激發其繪畫的積極性。同時通過欣賞同齡人的作品,更有種躍躍欲試、不服輸、敢比拼的沖勁。也為短時間內完成作品起到幫助作用。3、德育滲透,不忘初心教育不僅僅是在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會做人。 結束部分,我先讓學生自己去評價同學作品與歸納本節課所學到的知識點,再盡心設計一段結束語:同學們,海螺和海星非常美麗,是大自然賦予的,我們在感受它美麗的同時,更有責任去保護它,那怎么去保護呢?請同學們課后去收集這方面的資料,咱們下節課在一起來分享。目的讓孩子在收集的過程從小學會愛護、保護大自然的資源。當然,本節課也有稍微遺憾及不足:在引導學生作畫時沒提醒主次的處理,結果在短短的20分鐘里,有幾個孩子作業完成得不夠理想;作品展示時,沒事先強調上來貼要貼細心,有幾個孩子為了作品能盡早貼上,貼得有點歪,展示時不是很完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