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巨人和小矮人歷險記教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 小學美術嶺南版 第五冊對象:三年級學生教學分析:本課由畫家作品和學生作品兩個部分組成。呈現方式是以巨人和小矮人兩個對比強烈的對象,來表達夸張的視覺效果,學生從中學會運用對比的手法來達到夸張的效果。從作品中尋找規律,激發學生想象、思考的樂趣。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能感知巨人與小矮人的視覺形象對比與角色變化的想象力。2、能用夸張對比與組合的手法表現童話故事。3、能分別從巨人與小矮人的角度去觀察身邊事物的形象特征,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待事物。重點難點 重點:擴大想象的空間,增大奇思妙想的力度。。難點:如何以周圍環境襯托出自己的變大或變小。教學準備 教師:學生照片、photoshop、ppt。學生:油畫棒、油性筆、畫紙。教 學 過 程步驟 學習內容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多媒體技術手段 設計意圖組 織 教 學 創 設 情 境 以一個巨人和小矮人的故事作為課堂的導入 講述巨人和小矮人的故事:森林里生活著一個大巨人和一個小矮人,一天,大巨人和小矮人相遇了,他們互相邀請了對方到自己的家做客,結果…… 聽故事,思考巨人和小矮人各自遇到了什么問題 播放巨人和小矮人的故事情節圖片 激發創作興致,營造課堂氛圍探 索 與 發 現 以問題啟發學生的想象。 設問1:假如我們也變成了巨人或者小矮人,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同桌之間討論后進行分享 學生分組,巨人組和小矮人組。巨人手環或者小矮人手環的區分 播放PPT 給予孩子思考的空間感 受 與 體 驗 以直觀的圖片給予學生觀察、發現,思考、分享。 設問2:如何在畫面中體現出巨人和小矮人的區別。 1、分享看到了自己“變成”巨人或者小矮人的感受。2、分析對比的手法和夸張的手法。 運用photoshop展示學生在不同場景的效果。 讓學生可以很直觀的看到,自己變成了巨人和小矮人的場景。欣 賞 與 想 象 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巨人、小矮人的繪本作品,繼而欣賞由學生創作的作品。 與學生一同欣賞作品,引導學生觀察作品,指出作品的奇妙之處以及如何能達到這種繪畫效果。 學生創作期間拍攝作品,展示指導,及時糾正需要改進的問題,同時也鼓勵值得學習的創作技法。 想像是無處不在的,想象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樂趣和創作的靈感。今天的美術課上同學們都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畫出了五彩斑斕、生動有趣的畫。學生創作展 示 與 評 價 1、作業展示2、課堂點評 將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對小組及個人作品進行優缺點評價。 個別學生將自己的設計想法表述出來。 手機出示作品,屏幕顯示 鼓勵學生的自信心,及時糾正學生在作品中出現的問題。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