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烽火歲月>>教學設計 備注教學目標:通過欣賞革命歷史畫,認識黨的偉大、正確,在黨的文藝方針指引下美術創作的蓬勃發展。教學重點、難點:重點:通過教學,突出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史的偉大,并以〈開國大典〉為欣賞重點。難點:通過欣賞革命歷史畫,培養學生學會欣賞的方法。教育學生在黨的領導下愛護花、樹,保護優美的自然環境。 教學準備:電腦多媒體軟件、投影片、圖片等。學生每人準備有關革命歷史的照片或圖片資料。教學時間: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教師通過講解革命戰爭的故事引入新課,并板書課題。二、指導學生欣賞:〈狼牙山五壯士〉(油畫)它表現的是五位壯士犧牲前屹立在高山巔峰的感人場畫。畫家通過作品再現了抗日戰爭時期,我軍戰士為爭取戰局的勝利,英勇對敵,戰斗到最后五個人,在糧絕彈盡的情況下,寧愿跳崖自盡也不當敵人俘虜的大義凜然的英雄氣概?!度藰颉贰娈? 作者:古元這上畫家在解放戰爭時期創作的重要作品。取材于解放戰爭中人民解放軍的真實的戰斗事跡。描繪了我軍為快速攻下敵占地,在時間緊迫,來不及造橋的關鍵時刻,戰士用肩頭頂著木梯,讓部隊從肩頭上沖過河去的壯烈場面。畫面以黑色為主既表現了黑夜,又突出了戰士們的雄姿。運用橙色暗喻著光明就在前方,充分表現了炮火連天、激烈的戰斗氣氛和人民戰士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戰爭時代的特點?!堕_國大典》——油畫 作者:董希文這創作于五十年代,畫面描繪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的的盛況。作者親身參加過開國大典,他把自已的切身感受傾注于作品之中,力把西洋繪畫的各種表現技法和民族繪畫的長處結合起來。一幅油畫的氣勢,首先決定于構圖和設色。構圖上既要表現黨和國家的領導人物,又要表現開國大典的場面。畫家把主要人物處理在不到畫面一半的左側,另一側的欄桿、地毯、游行隊伍和遼闊的天空平行而舒展地伸向遠方,形成宏偉開闊的氣勢。它不僅真實地再現了這一震撼世界的歷史事件,而且以宏大的氣勢、莊嚴的構圖、燦爛輝煌的色彩,歌頌了新中國的似錦前程和無限生機。此畫曾得到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的好評。三、引導學生自己欣賞以下的革命歷史畫:1、《血衣》素描——作者:王式廓2、《延安火炬》油畫——作者:蔡亮3、《廣州起義》油畫——作者:何孔德、鄭洪流4、《飛奪瀘定橋》油畫——作者:雷坦5、《南昌起義》油畫——作者:黎冰鴻四、教師小結:八幅激動人心的革命歷史畫,是一部具體而概括的革命斗爭史。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革命導師毛澤東等領導者的正確領導下,經過20多年的浴血奮戰,終于推翻了國民黨反動統治,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證明一個真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今天,我們要接過革命的火炬。準備著為建設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祖國,貢獻出全部力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