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學構圖一.教學目標:1、通過實物拼擺,了解構圖的基本概念。2、通過不同探究活動,掌握三種構圖形式,并體會其不同視覺感受。3、選擇幾種物品,運用所學構圖知識,合理組織畫面。二.教學中那你但教學重點:體驗不同構圖形式帶來的視覺感受。教學難點:選擇一種構圖形式合理組織畫面。三.教學過程:(一)靜物拼擺、了解構圖基本概念。1、出示靜物,請學生拼擺教師:桌子上有一些靜物,如果是你,會怎樣擺放呢?誰來試試?請2位同學前來擺放,教師用iPad錄影直播,并把最終結果傳到屏幕上。2、教師:剛才這兩位同學把這些靜物重新組織在一個畫面中,這個過程就叫做構圖。那么怎樣的構圖能使畫面更美觀、更和諧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出示課題:《學構圖》(二)活動探究活動1.同位合作,體會不同構圖的視覺感受。教師:首先讓我們看看大畫家是如何處理構圖這個問題的。這有四張作品,請仔細觀察,并與你的同位一起說一說:你喜歡哪一幅的作品?它給你怎樣的感受。(1)出示名家作品。(2)論,并總結發言.教師:同學們從色彩、光影和技法等方面分析的非常全面。活動2小組探究,分析不同構圖形式。1、a、教師:剛才同學都提到莫蘭迪的《靜物》給人一種安靜的感受,這呀,跟它的構圖形式有關,你有沒有發現這幅畫中有一條水平線?請你畫出來。請一名同學畫出來b、教師:你還能找到這張畫中的垂直線?找找看!請同學畫一畫c、教師總結學生的答案,并出示正確的線條、教師: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找到了這幅畫暗藏的結構線,它也是這幅畫的構圖形式,我們把這種形式叫做“十字形構圖”。(板書)教師:還有三幅作品,你來試著找到他們都是什么構圖形式嗎?拿起筆來,小組合作,在書上找到并且畫畫看。2、小組探究,發現構圖形式。教師巡回輔導,提示學生:結構線不一定是直線,也可能是曲線或者其他圖形。3、小組總結發言,請發言同學在iPad上找一找。教師同時板書。a、教師:哪一個小組先來匯報?學生:我們小組匯報的是《蘋果與橙子》這幅畫的構圖形式。(在iPad上畫出構圖形式),我們發現,這幅畫是一個三角形構圖。教師:大家同意嗎?學生:同意。教師:那你是怎么找到這個三角形的呢?學生:把這些靜物的最高、最左、最右點連接起來,發現他們組成了一個三角形。教師:也就是說把這樣靜物看做一個整體,你找的非常準確。那三角形的構圖形式給我們怎樣的感受呢?學生:穩定。教師:是的,正是它的這一特點,在靜物寫生中,三角形構圖非常常見。(出示作品欣賞,并板書)。仔細看這些作品除了像我們找到的斜三角形構圖,還有沒有其他的三角形呢?學生:正三角。教師:是的,這兩個三角形構圖有什么不同嗎?學生:正三角形構圖更加的穩定。教師:說的非常對, 我們在攝影中,拍攝像故宮、金字塔這類的建筑,往往會選擇正三角構圖,使得這類建筑物更加的穩定、莊重。但是,還有一種三角形構圖,不但不穩定,還讓然感覺有動感,它就藏在另外兩幅作品中,你找到了嗎?b、生發現《桃》這幅作品中的倒三角構圖,找到并畫出。教師板書構圖形式。c、生發現《桃與壺》作品的圓形構圖,找到并畫出。教師板書構圖形式。圓形與三角形構圖對比,師生共同發現兩者的不同。4、拓展欣賞:s形構圖、斜線構圖5、師生共同發現總結:不用的構圖形式,給人不同的視覺感受。本節板書:三角形:穩定感。倒三角:不安定,有動感。十字形:安靜、平和。圓形:飽滿有張力。活動3構圖游戲,嘗試合理組織畫面。(1)示圖片,教師:現在我們來一個構圖游戲吧,我這里有五個水果,誰想來用我們學過構圖知識來重新安排下畫面?(2)位同學組織畫面,并每張拍照。請學生點評,并對認為不美觀的作品進行修改。3、 教師小結:所以,我們在構圖的時候,除了注意到構圖形式,還要注意到畫面的聚、散、均衡等問題。(四)作業設置:選擇幾種物品,運用所學構圖知識,合理組織畫面。完成勾線即可,主體物著重刻畫。(五)展評:教師拍照學生作品至大屏幕,請學生互評。教師總結。教師:同學們,同樣是這幾件物品,為什么大家的構圖形式都各不相同呢?學生:每個人的感受不同,想法不同。教師:是的,所以說構圖呢,把我們的思想感情與表現形式呢,形成了統一,他是我們創作的第一步,也是我們在藝術水準的直接體現,在美術創作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希望我們能把構圖知識運用到下一課《靜物寫生》中,創作出具有藝術水準、更加精彩的作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