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星光燦爛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簡單了解紙浮雕的成型原理。2、能運用折疊、剪切、壓折等方法、技能,制作出紙浮雕作品。3、養成精心制作的良好習慣,增強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教學重點:小組合作完成3~5個不同形狀浮雕星星的制作。教學難點:創造出具有個性的作品。教學準備:學生:彩色卡紙、剪刀、尺子等。教學過程:一 欣賞導入新課。(出示兩個星星造型,一個是平面的,一個是立體的。)師:同學們,黑板上的兩個星星有什么不同之處?生:一個是平面的,一個是凸起的,感覺很立體。師:對,這個星星非常有立體感,好象從這個底板上浮起來一樣,我們把這種效果叫做浮雕,這個星星是用紙做的,所以叫紙浮雕。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一起去星星的世界,領略夜空星光燦爛的美。(教師板書課題:《星光燦爛》)二 學習新課。1、引導發現師:這么美麗的星星,你們知道老師是運用了什么方法,使這柔軟而平整的紙,產生立體感的嗎?你們瞧瞧這紙面凹凸不平產生的浮雕效果(反復撫平浮雕星恢復成平面)生:是用折疊的方法制作的。師:對,運用了折疊的方法,折疊是制作紙浮雕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你們可以拿出抽屜里的浮雕星對照示意圖,小組觀察下告訴我。想一想:折疊方法分幾種?上面的紅、藍色的虛線與黑色的線分別代表什么?方法有兩種向上折叫凸折,向下折叫凹折。生:紅色的虛線代表凸折線,藍色的虛線代表凹折線,黑色的實線代表裁切線。2學生試做了解了示意圖,你們想不想動手試做一個浮雕星,按照老師給的示意圖制作,制作之前老師提個要求,等會把你的制作過程和在制作過程中碰到的問題或者好的辦法記錄下來,等下老師請一個小組上來和大家一起討論和分享。(可自己獨立試做也可按組合做。)3、生總結制作方法步驟:(1)剪裁正方形的紙片。(2)設計圖樣:用畫筆、三角尺畫上凹折線、凸折線和剪切線。(3)剪切:先用剪刀沿剪切線剪開。(4)折疊:沿凹折線、凸折線折疊。(5)用橡皮擦去折線。(6)整形:沿折線整理,變成小星星。三、拓展1經過剛才的試做和總結,我們都掌握了這個浮雕星的制作,但能不能讓你的星星更加與眾不同呢,說說你的想法。四個角中間可以有一個或更多光芒。4、制作創新看了這幾種不同造型的星星后,是不是又想試一試呢? 趕快動手吧,看看哪一組動起手來,把這夜空點綴的更加美麗。(鼓勵制作快的多做幾種四角星)五 展示學生作品 制作好的星星粘貼到展板上。(通過剛才同學們的精心制作,這片天空有了繁星的點綴,更加美麗了。)六 課堂小結及延伸1.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不規則星等。2.課件欣賞其它浮雕作品!七 課堂小結1、 出示幾張環境污染的圖片,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如果我們的環境受到污染,我們還能見到美麗的星空嗎?2、 星空是美麗的,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一起保護環境,使我們的星光更加燦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