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設計與生活》教學教案教材分析新課程標準就是為讓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多欣賞優秀作品,多給學生感受美術作品的機會,在中外優秀美術作品的欣賞中開展美術學習活動。本課突出介紹了泥塑的含義、類別、特點、制作方法等。還主要是為了加深學生尋民間泥塑和現代泥塑的了解,擴大他們的藝術視野,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學情分析1.本節內容除了讓學生了解泥塑的基本概況以外,還更加讓學生能貼近生活、學生能更好增進對雕塑的興趣。2.學生能在近似于玩的學習過程中充分體驗自由創造的無窮樂趣,在愉快的玩耍中得到美的享受。教學目標1.使學生了解泥塑的特點和方法,并初步掌握泥板浮雕的制作方法。2.通過對民間彩塑和現代泥塑作品的欣賞,增進學生對雕塑藝術的認識和興趣。3.通過不同藝術類別的比較,使學生拓寬藝術視野,提高審美能力。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使學生能更好地對民間彩塑和現代泥塑作品的欣賞。難點:使學生了解泥塑的特點和方法,并初步掌握泥板浮雕的制作方法。教學過程(1).由圖片導入新課。由泥塑圖片《大阿福》引入。(2).講解新課(教師活動)1. 什么是泥塑 2. 我國五大雕塑主要由哪些部分組成?3. 泥塑的特點和制作方法應是怎樣的 4. 欣賞并講解民間彩塑《漁家女》、《三只騎羊猴》、《魯迅像》等的制作過程.5. 欣賞并講解現代泥塑《漁家女》、《三只騎羊猴》、《魯迅像》等作品。6. 讓學生自己學會動手制作泥塑?7. 選出學生中較優秀的作品展示給大家一起欣賞。 學生注意力集中。(預設學生行為)1. 學生通過看書從課方中找出泥塑的含義、類別、特點、制作方法等。2. 學生分為幾個小組一起欣賞泥塑作品,說說作品美的妙處。3. 能學生區分民間泥塑和現代泥塑作品。4. 在欣賞過程中要讓學生自已歸納、概括、合作。5. 學生本人動手制作泥塑。6. 學生興趣高(設計意圖)1.通過對本課的理解更加能清楚地知道泥塑的含義、類別、特點、制作方法等。2.欣賞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做到學生為主,老師為輔的教學目標。3.在欣賞民間彩塑的過程中既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4.使學生在愉快中學習更加增強對其它藝術的學習興趣。5.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已的看法6.提高作品效率。板書設計1. 泥塑的含義、分布、特點、制作方法。2. 我國五大傳統雕塑:陶、木、石、銅、泥。3. 欣賞民間彩塑作品。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1.學生展示自己的泥塑作品。2.分組對這些作品進行點評:選出你認為最好的作品,說說理由。3.請學生本人介紹自己在制作泥塑過程和感受。4.針對學生的作品做一個等級評定并給學生提出好的建議。教學反思我的教學設計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理念。密切關注學生的身心特點,通過圖片展示、現場示范等形式,讓學生通過直觀欣賞民間泥塑和現代泥塑作品及泥塑的制作過程,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得出一般性規律,進而提高作業效率。并且我對本課講解較為詳細,學生都能掌握泥塑的基本知識,也都能在欣賞民間泥塑和現代泥塑作品過程中做到認真并積極地參與討論,學生學習了本節后能夠用文字形式表達出自己對雕塑藝術的了解和感受。本課沒有使用多媒體課件,但我精心準備了大量的圖片和實物并進行現場演示,有利于重難點的突破。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