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剪紙中的故事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民間剪紙藝術的特點和方法,增加對民間美術的認知,學會運用剪紙的基本技法表現作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過程和方法:通過欣賞、體驗、總結的方法引導學生掌握團花剪紙的技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學習,喚起學生對民間剪紙藝術的熱愛,培養學生繼承、發揚民族藝術的情感。學情分析學生情況分析:學生由于對美術教育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習主動性高,但美術基礎相對有些薄弱,在對剪紙的形象設計上略顯簡單,創意不足。重點難點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團花剪紙造型的表現方法,培養學生創造性地設計剪紙作品能力。教學難點:能夠正確把握紋樣的連接與完整性來表現自己的創作。教學設計的創新點通過作品展示,讓學生了解團花剪紙的造型和藝術特點,通過教師示范讓學生知道團花剪紙的制作步驟,通過學生課堂實踐,增強學生對團花剪紙的深入學習和探索,本課中,教師起到引領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氛圍輕松愉快。教學過程組織教學,檢查學具導入環節:ppt問題導入:想一想,這部美術片使用什么技術手段制作完成的?出示剪紙作品,引導學生對剪紙有簡單的了解和印象。二、展開環節:剪紙的流派和樣式:結合作品,教師講授1.剪紙是我國傳統的民間藝術,歷史悠久。大體上分為南北兩大流派:北方剪紙粗獷樸拙,天真渾厚;江南剪紙精巧秀麗、玲瓏剔透。剪紙的表現方法很多,對稱式剪紙,團花剪紙,獨幅剪紙,角花,邊花等。表現題材大多是對吉祥、幸福、美好的祝福。2.本課學習團花剪紙:團花是中國剪紙歷史最悠久、運用率最廣泛的一種形式。制作方法簡便易學,在正方形的紙上多次折疊、可剪出重復造型的圖案。結合團花剪紙作品,介紹團花剪紙特點:單純、簡潔、明快、樸實、富有裝飾性造型手法:簡化、夸張、添加。表現方式:陽刻:將圖案中的裝飾花紋留下,花紋以外的部分剪(刻)去,要求線線相連。陰刻:圖案上的裝飾紋樣被刻(剪)去,形成鏤空效果,一般要求線線相斷。分別展示陰刻、陽刻方法剪出來的剪紙作品,陰刻、陽刻效果相結合的剪紙作品。讓學生學生認真觀察,指出陽刻時應“剪剪相連”,陰刻時要“剪剪相斷”。經過比較議論得出畫紋樣時必須注意紙的連斷的結論。突破難點。3.團花剪紙的制作步驟(教師示范) 折——畫——剪即:“折”(紙的多種折法)、“畫”(在折好的紙上畫圖案)、“剪”(把圖形之外部分剪掉)、組成各部位的線條要互相連接不能斷開。折的基本方法:(常見的幾種折法)三瓣花折法四瓣花折法五瓣花折法三、課堂實踐:同學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設計圖案,剪出自己喜歡的團花剪紙作品要求:1.構圖飽滿,勻稱造型夸張,簡練裝飾味足,美觀課堂作業點評:以表揚鼓勵為主,肯定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力,激發學生對剪紙的更多興趣,鼓勵學生再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