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人口眾多? ● 城市環境優美,基礎設施齊全 ????● 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達,機場、港口、火車站等運輸繁忙????● 商業街繁華,商店的商品琳瑯滿目,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檔次的商品????● 食品街能品嘗到世界各地的美味????● 城市中外國人數量多,市民能夠說一些外語????● 市中心區寫字樓林立,有多家世界各國的各大銀行、辦事處等機構????● 常舉辦各種國際會議、大型博覽會等活動……地理位置:上海市,簡稱滬.地處長江三角洲前沿,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浙江兩省,北接長江入???地形、河流特點:地勢坦蕩低平,河湖眾多,與太湖流域相連成片。氣候特點: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濕潤自然環境和交通運輸等因素對上海經濟繁榮所起的作用上海歷史悠久,已有三千多年歷史。早在帝嚳及堯、舜禹時期屬古揚州域。上海,春秋為姬姓諸侯國吳國地,戰國時為楚國春申君封邑,開始建城?!吧瓿恰?是上海地區最早的城市。后來申城城址幾經變遷,地名已經過多次更改。終于在三國時期于佘山附近固定了下來,并更名為“華亭”,唐朝設縣,同時華亭縣北部的青龍鎮也逐漸發展起來。唐朝時,蘇南、上海、浙江屬江南道。1264年左右,市舶分司機構由青龍鎮移駐上海鎮,至元朝至元二十八年七月,朝廷批準上海鎮建獨立縣。此日定為上海建城紀念日,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于是上海和華亭成為雙子城。明代在華亭、上海地區設立松江府。清代設立蘇松太道(中后期依其駐地又俗稱為上海道,為清朝江蘇省下屬的道級行政區劃之一,轄管蘇州府、松江府和太倉直隸州,順治年間駐地為太倉,康熙時期駐地為蘇州,雍正之后駐地為松江府下轄的上海縣。清初順治年間,設立分巡蘇松兵備道,轄蘇州府、松江府,隸屬江南省,道署駐太倉州。1663年(康熙二年),蘇松道改為蘇松常道,增轄常州府,道署隨之移駐蘇州。1667年(康熙六年)江蘇建省后,蘇松常道裁撤。1670年(康熙九年)恢復蘇松常道。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常州府改屬江鎮道,于是蘇松常道改名蘇松道。1724年(雍正二年),原屬蘇州府的太倉州升為直隸州,于是蘇松道改名蘇松太道。 1730年(雍正八年),太倉、通州2直隸州成立太通道,于是蘇松太道再改為蘇松道,應江蘇巡撫尹繼善奏請,道臺衙門也在這時從蘇州遷往松江府下轄的上??h。當時的道臺為徐永佑。1741年(乾隆六年),太倉州還屬蘇松道,于是蘇松道又改為蘇松太道。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蘇州府單獨成立蘇州糧儲道,蘇松太道轄境減少為松江府和太倉直隸州,因而改名為松太道。1808年(嘉慶十三年),蘇松糧儲道和松太道再度合并成立蘇松太道,道臺衙門仍設在上海縣城。)近年,到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中國幾乎所有重要的沿海港口城市都被強辟租界或完全割讓,上海也不例外。1842年,英帝國主義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南京條約》,將上海列為五個通商口岸之一。以后美、法帝國主義也相繼在上海強辟租界,那時的上海作為“冒險家的樂園”慘遭帝國主義的各種掠奪。但同時由于租界提供了市民免于反動政府,軍閥以及歷史戰亂的侵襲打擾的相對自由安全的環境,加之作為自由貿易港的便利,使得上海各項民族產業得以迅猛發展。1、金融業發達70多家外資銀行和60多家外資銀行代表處落戶這里。外資金融機構超過全國一半以上,是外資金融機構和種類最多的城市。2、高科技產業發達該園區以集成電路、軟件、生物醫藥為主導產業,成為蜚聲中外的科技創新基地 3.港口 至2004年底,上海已與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個港口和600多家航運公司建立了航運和貿易聯系。在上海港進出口商品總額占了全國1/4,港口貨物吞量占全國1/10。4、制造業發達上海汽車工業集團上海是中國走向世界的重要門戶,也是世界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