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奇異的“海怪”》教學設計版本:嶺南美術出版社(2011版) 年級:一年級下冊 課時: 1課時教學目標 1.學會用自己喜歡的工具畫出具有想象力的外形組合。2. 能夠為自己想象畫出的海怪添加裝飾與色彩。3. 在表現作品中體現環保與科技的意識,在體驗與分享中感受快樂。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大海怪構想合成游戲激發出學生的創新思維。難點:能夠綜合選擇出頭腦中各形象中的部分特征并進行組合表現。教 學 過 程 修改與補充環節一(課堂導入):撕紙猜形狀+被封印海洋生物的故事。通過撕紙小游戲與被封印的小故事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通過學生的聯想與想象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說出撕出紙片的形狀“奇異”并出示板書:奇異的。環節二(課程新授):(1)通過“被封印的海洋生物”的語音與學生進行互動,學生扮演“小勇士”上臺,根據“被封印的海洋生物”的“解除封印咒語”為它畫出身體的各個部分。(2)教師根據同學們的臺上展示進行點評與修改,指導學生大膽表現奇異的外形特征,并進一步指導學生學會使用裝飾與色彩來豐富畫面,隨后出示一張教師根據“解除封印咒語”畫出的范畫。此時教師設問:封印解除了,請問這是什么海洋生物呢?引導學生說出:海怪,教師出示板書:海怪。(3)教師設問:請同學們回顧一下剛剛我們是如何“解除海怪的封印”的?“解除封印的魔咒”實際上是告訴了我們關于海怪的什么信息呢?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一步引導并總結表現海怪奇異的方法,并逐一出示板書:外形 組合 裝飾 顏色環節三(大膽組合):(1)教師出示一頁有著許多不同類型(動物植物非生物)的PPT,鼓勵學生進行頭腦風暴,說說自己打算如何進行“組合”,請同學們進行小組討論,隨后請同學分享自己的想法。請學生代表說說自己的“組合”想法。教師出示“解除封印咒語”練習,進一步引導學生思維與表達上的流暢性,通過開放性的提示詞句來使學生能夠有個性化的探索。環節四(作業布置):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現一只奇異的海怪,要注意外形、裝飾和色彩。環節五(欣賞評價):(1)你最喜歡的海怪是哪一只,為什么?(2)你用了什么方法來表現海怪?(3)你畫的海怪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奇異之處?拓展延伸:在我們國家有一部非常奇異的古代書籍,它叫《山海經》,里面記錄了很多遠古時代、中古時代的地理環境以及生物的樣子。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環境的變化古籍上的一些生物已經再也看不見了,這是為什么呢?但是我們的地球還存在著很多奇特的生物等待我們發現。就讓我們帶上好奇的心情、發現的雙眼、靈巧的雙手,從心出發。教 學 反 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