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嶺南版四年級美術下冊《成群的動物》一、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學習用對折剪、疊剪法一次剪出兩個以上重復的動物形象,并運用疏密排列、色彩對比的方法組織畫面構圖。(二)過程與方法A:在欣賞中,體驗多個重復形象所構成的形式美和情趣美;B:在嘗試中,體驗剪紙藝術技法的巧妙與剪紙紋飾的特點;C:在展示中,體驗合作與創造的樂(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習活動中感受剪紙藝術的美和動物的形態美,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和環保意識的培養。二、教學重點難點分析(一)正確掌握對折剪、疊剪法,剪出多個重復動物形象并進行畫面構圖的藝術處理。(二)抓準動物形體特征,大膽折剪、疊剪出多個造型夸張的動物形象。三、教具準備剪刀、卡紙、膠水四、教學方法講授法、演示法五、教學時數一課時六、教學過程一課時(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1.問題導入:大家去過動物園嗎?(去過)有看過成群的動物奔跑的場景嗎?(看過)2.欣賞圖片,看見這樣的場景,你有什么感受?(浩浩蕩蕩、壯觀)3.師:看見這浩浩蕩蕩的場景,我們的內心一定非常震撼,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成群的動物》。(二)講授新課1.其實用剪紙的方法就能表現這些成群的動物,讓我們來欣賞這些美麗的作品。圖中的動物是如何剪出來的?用了什么方法?(疊剪法、折紙剪)2.分析這兩種方法(出示蝴蝶剪紙),學生分析,教師整理疊剪法折紙剪(三)進行“克隆”動物園主題創作1.觀察動物剪紙資料圖片,分析。(1)畫面是什么內容?(2)美在哪里?(突出動物特征、造型夸張)2.教師示范(1)根據例圖設計一只動物(折紙剪),略講疊剪法。A 折好紙張B 畫出外形C 裝飾細節D剪或刻出細節E沿動物輪廓線剪下動物(2)完成“克隆”,裝飾動物園。(3)看一看其他同學“克隆”動物園,美在哪里?(造型夸張、特征突出、細節豐富、有趣)(4)用所學方法“克隆”成群的動物,并一起小組合作,組織畫面,完成“克隆”動物園。要求A動物的疏密結合B色彩對比C場景設計D調整畫面教師巡堂指導,個別展示(四)自評、互評、展示作品1.“克隆”的動物和裝飾紋樣美不美?2.畫面的內容是否生動,切合主題。(五)小結課堂這節課同學們真棒,希望同學們可以把今天學到的方法運用到我們是生活中去,為我們生活添加更多的精彩作品。(六)布置課后作業思考:怎樣將制作的成群動物動起來?板書設計教學反思在本節課中,我覺得有幾個方面是做得比較好的:能夠充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最大限度提高了學生的興趣。由于學生的基礎深淺不一,鼓勵他們用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完成作品,獲得肯定。當然,在課堂教學中,還有小部分學生不能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能力,這些還要依靠老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慢慢引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