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從不同的角度畫物體》教學設計課時:1課時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通過不同角度學會觀察并進行寫生,正確地畫出物體的形狀和比例,懂得先整體后局部的作畫原則。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寫生對象,把握各組成部分的比例關系,選擇不同角度,用線描寫生的方法表現物體的特征。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發現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一樣的物體,它或許會變得陌生而有趣。學會嘗試從一些新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教學重點:用線條表現不同角度物體的大體形狀、特征及比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教學難點:掌握以透視的形式觀察認識物體并畫出來。興趣點:以設計新穎、結構新奇的卡通小物體激發學生觀察的欲望,讓學生從不常見的角度寫生角度觀察物體的另一面。教具:音樂、卡通拼貼畫、石膏體。教學過程設計:激發導入板書課題,讓學生從音樂中猜出“哆啦a夢”,激發其學習興趣。講授(一)學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通過“哆啦a夢”的多面圖來說明從不同的角度看物體會有不同的形象變化。了解基本的幾何形體,并出示“哆啦a夢”小鬧鐘圖片讓學生用幾何體分析其結構,引出生活中許多物體都是由幾個形體組合而成的,師舉例說明。師出示正方體讓學生觀察,說一說在自己的位置上能看到幾個面,分別是哪幾個。(提及仰視、俯視)突出概念“同一物體,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形狀會發生不同的變化?!?br/>明確作畫步驟讓學生出黑板幫老師拼“哆啦a夢”簡筆畫,讓學生記住先從大的部分開始拼起,再拼細節,學會先整體再細節的作畫過程。欣賞作品,從中明白畫面構圖。課堂練筆讓學生選擇一件自己喜歡的文具或其他隨身物品,從不同角度畫出它的形象。課堂評價1、師把個別學生作品至于投影中,提出評價要點(構圖、畫面線條工整程度)。先讓學生點評,師再歸納。2、教師點評(加強對物體透視的理念),表揚優點并委婉指出缺點。課堂小結1.許多物體都是由幾何體組成的2.不同的角度物體形狀會不一樣3.先整體后局部課后延伸在課后找找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觀察、分析其比例、結構,從不同角度進行寫生練習,加強對物象的分析能力、表現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