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剪團花 巧裝飾》教材版本:嶺南版小學《美術》第6冊學習領域:設計·應用課 時:1課時教具準備:團花范作若干件、手工折紙、固體膠、剪刀。學具準備:鉛筆、固體膠、剪刀。教材分析:本課是嶺南美術出版社小學美術第六冊第11課,這節課是以我國民間傳統美術吉祥圖案為基礎的團花剪紙課程,通過剪紙這種形式,讓學生了解它的形式和題材,了解團花豐富的寓意和美好的祝福。學生分析:本課所講授的內容為剪紙團花,它是由折紙和剪紙相結合的藝術,它簡單易學,裝飾性和藝術性都很強。取一張紙,用一把剪刀,通過巧妙的構思和不同的折疊方法,只需一會兒功夫,便可剪出令人喜出望外的圖案來,給欣賞者以美的感受,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學習團花的制作方法,學會正確的折法,掌握團花剪紙的基本的花紋裝飾。2、過程與方法:學習制作團花的方法,并提高學生動手制作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學重點:加深對剪紙藝術的了解,激發創造能力和思維。教學難點:剪團花的技法。如何剪出造型生動、有趣,吉祥如意的團花。興趣點:通過剪團花,讓學生收獲驚喜,一把小小的剪刀,可以剪出讓人喜出望外的圖案來,讓學生了解我國的傳統美術吉祥圖案。教學活動:一、課堂導入:教師:結合增城十寶使用談話法導入,自然引出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二、教學過程:教師:給每小組準備一張團花作品,讓小組帶著黑板的問題進行探索與發現的討論活動。學生:議一議。教師:哪個小組最先得出答案?學生:每組代表發言。教師:(掌聲表揚)孩子們都太棒了,發現了團花的特點,不一樣的紋樣,折的方法也不一樣,那么你們知道我國早期的團花作品是怎么樣的嗎?學生:想。教師:走進中國剪紙藝術,感受一下中國早期的《對猴團花》作品。學生:說一說:欣賞傳統團花,然后分享感受。教師:展示《連年有余》等剪紙團花,這里有魚有花……誰知道這個圖案的寓意嗎?誰來給大家說一下。學生:想一想。教師:(小結)原來團花有這么吉祥的寓意,我們剛剛了解了團花的折法、紋樣、寓意,我們該怎么創作出一張團花作品呢?請看視頻。學生:認真觀看教學視頻,讓學生嘗試折一折剪一剪。教師:根據要求,小組共同創作,用我們剪出來的團花進行《巧裝飾》,大家來比一比哪個組的創意最好?(教師及時鼓勵學生的創意表現)學生:耐心嘗試并說出創意思路。三、課后延伸與總結:欣賞優秀作品,了解團花這種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剪紙藝術作為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可以裝點生活,美化環境,還能提高我們的審美情趣,發展我們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希望同學們能將這一份技藝傳承與發揚。老師現在看著同學們小組創作出來的作品,感到非常高興,因為你們得像團花那么團結才能創作出這么棒的作品,那也一定有高尚的品格,講文明愛清潔,所以讓我們在下課之前把我們地上的垃圾清理干凈!現在開始清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