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4 夏日的涼風》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學習了解扇子文化,欣賞扇面畫的美,體會扇子的實用性與藝術性,感受扇子的形狀、結構、種類、材質、對稱和均衡的節奏美感,啟發學生的創作思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扇文化和扇子創作的樂趣。二、學情與教學內容分析:藝術來源于生活,生活與藝術是密不可分的。三年級學生對生活有一定的認識與了解,他們能夠運用簡單的藝術形式表現生活。夏天的時候幾乎每位學生手里都有扇,但大多都是電扇,紙扇較少,而在當今社會中,扇子逐漸在家庭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電風扇及空調,所以學生對扇子的了解比較少,特別對扇子的歷史文化更是不了解。本課教材內容主要分為三個部分:一是欣賞扇面書畫作品,感受扇子的藝術性;二是認識了解扇子的形狀、結構、種類;三是學習設計制作、妙用紙材創作一把即美觀又實用的扇子。三、重點與難點:重點:能妙用紙材料,設計制作一把精致美觀的扇子。難點:能妙用各種材料,設計制作一把具有裝飾美感及對稱(均衡)的實用性扇子。四、課時:1課時五、課前準備:教具準備:相關圖片;卡紙制作的扇子等。學具準備:各種有關的資料、學生自己喜歡的手工、繪畫工具(卡紙、剪刀、鉛筆、橡皮擦、勾線筆、顏色等)六、教學過程:1、課堂導入:視頻故事欣賞《孫悟空三借芭蕉扇》引入主題《14 夏日的涼風》。①根據故事情節,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想一想、猜一猜我們的故事與什么有關?——扇子;課題是什么?——《14 夏日的涼風》。②引導學生翻開課本第34頁——35頁第14課《夏日的涼風》;③播放ppt,展示課題及板書《14 夏日的涼風》(課題用卡紙制作貼到黑板上);課堂發展:(1)師:“鐵扇公主的芭蕉扇和普通的扇子都有一個共同的功能,是什么呢?”——用來扇風取涼,夏日必備。(2)師:“同學們,想不想認識我們中國的漂亮扇子?”欣賞扇子相關圖片,認識中國五大名扇——真絲扇、檀香扇、火畫扇、竹絲扇、綾絹扇,并在欣賞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認知扇子的形狀、制作材料、種類及結構。課堂練習:畫扇子形狀(1)全體學生畫,并請畫得好的學生上講臺展示(投影儀展示)師:“除了剛才看到的扇子形狀外,還能有什么形狀呢?現在把你能想到的形狀畫到卡紙上。限時2分鐘。”(2)展示教師制作的超大芭蕉扇師:“為了獎勵同學們,老師送個大大的驚喜給你們,想要嗎?”教師展示視頻微課制作芭蕉扇:師:“喜歡鐵扇公主的芭蕉扇嗎?想不想學做她的扇子?”先做扇面,再添裝飾,最后做扇柄作品制作、展示與評價:(有背景音樂)師:“鐵扇公主最喜歡的寶貝就是她的芭蕉扇了,她想邀請有扇子的人開一場扇子秀,你們想參加嗎?”作品制作:小組合作(5個同學為一個小組),妙用紙材,設計制作一把既具有均衡對稱,有裝飾美又實用的扇子;制作提示:想一想,討論一下你們的扇子要做成什么形狀?要用什么材料制作?要畫什么圖案做裝飾?要涂什么顏色?分工:畫、涂、剪、貼。展示:選3、4把做得最好的扇子拿到投影儀上展示。評價:同學老師評價,并引導學生在分享自己的作品的同時,欣賞他人的作品。小結:同學們,我們今天學到了什么?課外延伸:做把扇子送給爸爸媽媽。走扇子秀(讓小組派學生代表拿著自己組制作的扇子到臺前走秀展示。)七、板書設計:14 夏日的涼風(課題用卡紙制作貼到黑板上)(圖片)八、評價要點:1、了解扇子文化,體會扇子的實用性。2、妙用紙材,設計制作精美的扇子。3、積極參與“比較--欣賞--評述--設計”的活動。4、對扇子藝術和功能性發生興趣,體會扇子文化中花鳥畫的情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