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6 我的老師》教材分析:《我的老師》屬于“造型 表現”領域,針對二年級學生的特點,本課重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他們知道人物臉型、五官、發型、體型等的不同特征,能抓住人物的特點進行創作,并在繪畫創作的過程中增進師生間的情誼。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分析比較等方法掌握人物的臉型、體型等不同特征,能抓住老師的特征運用線條、色彩進行創作。過程與方法目標:學會描繪老師的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創作活動,加深師生之間的感情。教學重難點初步了解人的臉型、體型等特征,能抓住人物的特點進行繪畫創作。通過觀察和分析,能較好的表現人物特征。教學準備:教師:收集學校老師照片及肖像作品制作課件。學生:彩筆、繪畫紙、記號筆等。五、教學過程:(一)聲音導入,新同學介紹自己的老師。同學們個個都是火眼金睛,今天就請同學們和我一起來描繪《我的老師》(二)新授:1.分析人物的臉型、發型、五官、身材:2,小游戲:連一連你們看,老師們來啦!他們現在就在我們的屏幕上。考驗同學們眼力的時刻來啦,請將老師的畫像與照片連一連,看誰能最快的辨認出畫像上的是哪位老師?并說說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名作欣賞:欣賞課本上兩幅名家作品楊之光的《恩師徐悲鴻》;劉文西的《藝術大師吳作人先生》4.欣賞其他同學的作品:欣賞了兩幅名家大作,我們再來欣賞一下更貼近我們的、其他“小畫家”的作品,出示課本中的學生作品教師示范:我們同齡的小朋友畫的真棒,老師也忍不住想展示一下,同學們能不能協助一下我,共同完成我的肖像畫?”學生作業:相信同學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為你喜歡的老師畫一張畫像了,下面到了大家展示才能的時刻了,請同學們給你喜歡的老師畫張像吧!要求:1.畫一畫你喜歡的老師。 2.注意:構圖飽滿;要抓住老師的臉型、發型、五官等特點;色彩的搭配。比一比,誰最能抓住老師的外貌特點。展示評價:師挑選幾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到黑板上,舉辦“我的老師”畫展。通過“猜猜他畫的是誰”的方式評價誰將老師的特征表現得最為突出。他評:你喜歡那幅作品?為什么喜歡?哪幅作品有可以改進的地方么?教師評價:“同學們畫的都非常棒!點評的也很好!”并在色彩、構圖、人物特點上做點評。(五)課后拓展:師:老師愛是拂面的春風,老師和你們朝夕相處,老師對你們的愛是無私的,你們一定特別愛自己的老師吧 就讓我們課下把這些畫像制作成精美的小卡片,寫上對老師的愛與祝福,送給你的老師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