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的老師》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是小學二年級下冊教學內容,本課是最直接表現自己熟悉的老師的形象。孩子與老師朝夕相處,與老師結下了深厚的感情,怎樣引導學生用畫筆畫出自己最尊敬的老師,是本課教學活動所要表現的內容。教學目標:1. 根據對五官的觀察,了解各種表情,通過一些基本形用夸張、變形的畫法,畫一幅老師的肖像畫。2.學習對五官的夸張、變形手法。3.訓練學生的觀察、記憶能力,發展形象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學重難點:1.觀察、欣賞圖片、使學生了解人的臉形、五官、表情進行夸張變化的表現方法,并用繪畫的形式表達出來。2.通過活動引發學生的美術興趣,同時培養學生的尊敬老師意識。教學準備:彩筆、畫紙。教學過程:一、導入。1、 猜猜他們是誰?出示班級老師的照片(語文、數學、音樂、美術、等老師)。2、 說一說你最喜歡哪位老師,他(她)長的什么樣?4、 小結:老師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是知識與文明的傳播者。老師也是我們人生旅途中引你前進明燈,他既是我們的長輩,又是我們的培養,他教授我們知識,也教會我們怎樣做人。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我的老師。二、講授新課。1、 課件出示人物頭部主要結構:假如我們要畫老師,就必須先了解人物的結構,然后根據不同類型的人物特征來進行描繪,誰來說說人物主要由哪幾部分構成?〔頭(臉型、發型)、上身、下身、手、腳等〕2、 臉型通常可以分為圓臉、國字臉、瓜子臉,除了臉型和發型以外老師的眉眼口鼻耳(五官)也都不一樣,除了這些每位老師的身材也不盡相同(高矮胖瘦),通常人物肖像可以分為頭像、半身像和全身像幾類,我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來表現自己的老師。下面我們再去看看幾位同學畫的畫…,除了小朋友以外,藝術家也為自己的老師畫過像(楊之光《恩師徐悲鴻》),接著我們看一看課本上給我們帶來哪些漂亮的作品。出示三幅構圖過大、過小、適中的圖片。(讓學生自己說說哪個更合理),接著教師范畫,看了這么多漂亮的作品你們想不想親手為老師畫一幅畫呢?先別急,下面我們一起看看今天的作業要求:四、提出作業要求。1、畫一畫自己最喜愛的老師。2、可以適當運用夸張手法突出人物特點。3、構圖飽滿,形式不限,可以是鉛筆畫、線描、兒童畫等形式。五、學生制作,教師巡視并指導。六、欣賞、評價。選幾位有代表性的學生作業上臺展示,學生先自評再互評,教師最后作簡評。七、小結下課。其實古今中外畫肖像的藝術家非常多,他們有畫自己母親的(德國丟勒),有畫妻子兒女的(德國荷爾拜因),有畫自己的(荷蘭梵高),有畫朋友的(佛蘭德斯凡艾克),還有畫偉大領袖的(中國劉文西)。今天我們學習了畫自己的老師,回去以后我們也可以用畫筆給自己最親愛的家人畫一幅肖像畫,讓畫筆成為溝通自己和家人的紐帶。課的最后一首林妙可的《老師》送給同學們,讓我們在美妙的音樂中結束今天的課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