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題 爺爺奶奶 學習領域 造型.表現 課 時 2教學目標 知識 了解老人的造型特點與美感特征,初步掌握單色粉印版畫的基本技法。能力 通過攝影、繪畫、直觀印刻等觀察、欣賞、實踐活 導動,感受老人臉部造型和美感特征,體驗版畫的獨特韻味,并嘗試運用單色粉印版畫的形式刻畫自己的爺爺奶奶。情感 領會版畫的獨特藝術魅力,激發學生對老人、長輩的敬愛之情。教學重點 感知老人臉部造型特征和神情,用單色粉印版畫刻印進行黑、白、灰表現。刻印進行黑、白、灰表現。教學難點 用點、線、面表現老人的外貌特征。教學準備 (學生)圖畫紙、吹塑紙、洗衣粉(或肥皂及洗潔精)少許、水粉顏料、調色盒、水粉畫筆、砂紙、毛筆、小夾子(兩個)等。(教師)范畫、照片、課件、吹塑紙、水粉顏料等工具。教學活動設計 個性化設計1.欣賞導入,初步感知。(1)出示學生自帶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的照片,說說趣事、難忘的事,描述老人的長相特點。(2)出示書本攝影作品,與自己爺爺奶奶的臉部特點進行對比觀察。談談不同的感受、難忘和感動的地方。(3)教師小結,導入新課。2.深入感知,學習新知識。(1)對比感知不同的線的特點與質感:平滑與褶皺的紙、光滑與粗糙的樹皮、細膩與粗糙的肌膚,感受物體不同的質感與線條特征。小結:人的肌膚也如同樹木、紙張一樣呈現不同的紋理與質感,可以用不同的點、線、面來表現。(2)探討、感知老人臉部的線條特點與質感。觀察同一人在年輕和年老時的肖像照片,對比變化點。如眼角、嘴角的形狀變化,皮膚皺紋、粗糙等感受。教師示范用點、線、面表現相應的質感。(3)教師邊討論邊歸納,可從局部到整體,同時示范刻印老人的臉造型特征,并展示分析黑、白、灰的藝術效果。3.深入學習版畫造型表現方法。根據欣賞角度與重點,歸類欣賞畫家與學生的作品。(1)作品欣賞一:觀察人物肖像不同角度的生動性。教師與學生一起欣賞課本范畫:《老人》與學生作品(教科書第18頁)。讓學生說說它們哪里表現得最生動,人物造型表現語言的特點是什么(線描,黑、白、灰表現);也可從人像構圖正面、側面變化的不同表現,正面的姿態變化的生動性等進行欣賞,談談這樣的版畫效果給了你怎樣獨特的感受。(2)作品欣賞二:觀察人物手的不同姿態,使人物表現更生動性。(3)復習上節課《我們愛勞動》的單色粉印版畫的基本制作方法,可從黑、白、灰技法上,再一次理解欣賞以上作品,并可根據上節課印制等技術問題,復習講解一些難點問題。如教師復習拓印的過程。底版用肥皂去油或在顏料里加點洗衣粉(或洗潔精),以增加水粉色的附著力。把制作好的底版和準備好的印紙用夾子固定一側,然后用畫筆蘸水粉色在版上局部著色,把印紙輕輕地蓋在版上,用小瓶在紙背輕輕滾動,版面上的顏色就會均勻地吸附在紙上。一次著色不要過多,分幾次印完效果較好。4.嘗試實踐。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分不同層次內容完成。(1)作業要求一:觀察自己爺爺奶奶的特點,用單色粉印版畫的形式進行表現。(2)作業要求二:臨摹教科書上的一幅作品。5.評價。(1)舉辦“我的爺爺奶奶”版畫展。學生嘗試用專業語言詞匯(如人物形象特點、構圖、點線面造型、黑白灰處理等)評一評、說一說自己喜歡的作品的優缺點。(2)教師總評。6. 拓展。鼓勵學生繼續探尋版畫的各種形式。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