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清明上河圖(第一課時)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本課面向小學四年級學生,他們有一定的美術知識技能的積累,對事物的分析能力范圍較窄,層面較淺,能夠自覺完成對美術作品所表達的喜怒哀樂的情感體驗,但不善于把握景象背后深層含義的理解或領悟。對于較專業的繪畫技能(比例關系、透視關系、線條變化美感及人物、樹木、屋宇畫法等)表現的準確性存在一定的困難。教情分析:獨立的欣賞課在整個美術教學中的比重約為10%,比例雖然不大,但不可或缺,它是提高學生審美眼觀的最好方式。因為納入教材的欣賞作品都是全國乃至世界經典作品,許多畫理、畫風、畫法等美術理論都產自其中。教材還要求學生通過欣賞分析,培養口述評價的能力,讓學生會看會說會想象,從而達到知識內化。只有眼界提高,才能讓手技提高有空間。另外,隨著信息時代日新月異的更新,更為欣賞課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視覺藝術資料,更便于教師收集、學生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目標:·知識技能1 學會有序觀察、一定的欣賞和分析的能力;認識手卷這種中國畫的形式和欣賞方法,了解散點透視構圖法;初步了解中國古代城市的生活面貌。·方法過程通過教師對賞析提出學習方向——風俗(內容和氛圍)、畫法,安排小組既分工又合作,探究討論“首段”“中段”“末段”,學會描述作品的場景和情節,體會畫家表達意圖,嘗試運用線描手法描繪某一局部(1-3個。)·情感態度3、認識《清明上河圖》價值(文物價值、歷史價值和審美價值),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畫家高超的繪畫功力和場景氛圍表達的統一能力。教學重點: 學會描述作品場景、氛圍,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認識。教學難點:對北宋人們生活狀態即風俗的認識與了解,并嘗試運用變化的線條臨摹一二個畫面內容。課前準備:·教師:準備課件(希沃軟件),“賞析 . 評述”作業每人一份·學生:(第一課時)收集《清明上河圖》相關閱讀資料、白紙、水筆(第二課時)A4作業紙,鉛筆、橡皮、黑色粗細記號筆、彩筆。課時:兩課時第一課時 p1幻1 (教學簡介)師:大家好,我是林老師,很高興來到美麗的茶園山中心小學 給同學們上課。課前我們先來做一個“測試小游戲”:林老師畫,同學們要在一秒之內說出線條名稱來。(直線、曲線、粗細變化線)師:(不錯 很好 太棒了 )大家回答又快又準確,看來大家思維敏捷、注意力集中,準備好上課了。好,上課......(設計意圖:借班上課,利用線條認識游戲,進行師生熟悉并了解學生程度,并為后續課堂學習線描臨摹打基礎。)談話導入(2分鐘)師:這節課,林老師帶來了一個有趣的視頻故事,它被分成三段,需要同學們邊看邊思考并回答相關問題中了解故事內容,從而欣賞一幅中國古典名畫。(設計意圖:這是一段生動有趣的動畫片,以一位劫富濟貧的神偷盜畫為線索,然后跟隨其蹤跡欣賞了《清明上河圖》為背景的全貌,激發學習興趣,并自然而然地初步感知全畫內容。)賞析畫卷(25分鐘)幻2 (視頻1 首段)( 5分鐘 )師:第一段,提問開始。幻3 (作品簡介)(分步點擊)師: 故事發生在什么年代?這幅畫叫什么名字?作者是誰?(生:北宋)(生: (板書——清明上河圖) ) p2(生:張擇端)幻4 (圖片首段)(分步點擊)師:請看圖。古人閱讀、書寫方向從哪邊開始的?地點、內容?(生:從右向左)(生:郊外)(生:轎子、運碳、茅舍、樹林......)師:對內容含義的理解有什么疑問 或 說明的?(對生說過的做√標注)(生:人物有貧窮腳夫、有坐轎富人——生活貧富懸殊......)師:說得真好,會思考的人。林老師來做些補充吧——· 題目“清明”的由來(拖出知識鏈接)師:環境特點(生:幽靜的)師:故事在一片清幽的郊外風光中拉開了序幕,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呢?(設計意圖:教師通過問題,了解學生觀看效果,解決此畫的基本常識和首段的內容,為下面繼續賞析做好準備。)幻5 (視頻2 中段)(點擊) (10分 )師:第二段,請看題幻6 (圖片中段)(分步點擊)(1)師:地點?(生:碼頭。)(2)A. 師:這些內容中你感興趣的部分有什么,簡要說說。 p3(生:船過虹橋部分,船上桅桿還沒收下,人們很著急。)師:船能過虹橋嗎,為什么?(生1:不能過,桅桿沒收起)(生2:可以過,因為船夫齊心協力,可以一邊讓船穩住,一邊趕快收下桅桿;岸上和橋上的人們也在幫忙出主意。)師:橋下這一幕已經夠驚心動魄了,與此同時,橋上還發生了一起沖突,請看圖(放大鏡放大局部),這些人在干什么,注意他們動作、想象他們語言?(生:抬轎隊的要穿過擁堵的圍觀人群,用手指指劃劃,嘴里呼喝著“趕快讓開,走走走!”)師:畫中坐轎的 是什么身份的人,會是什么性格?(生:非官即富之人,從仆人表現推測主人是個飛揚跋扈的人,愛欺負平民。)師:是啊,這一幕是畫家通過畫面要告訴觀眾當時社會現狀——貧富懸殊,潛藏著的階級矛盾危機。B. 師:在這里老師要告訴大家兩個北宋時期的世界之最:(拖出知識鏈接)虹橋(最早木拱橋) 造船業(世界盛譽)虹橋——無一根鐵釘,將木條鑿洞,插接而成。可喜的是,這項絕活沒有失傳,今 浙江南部 還沿用這種造橋技術。船—— 貨船長約25米,載重達50噸,又稱“萬擔船”。 客船有簡潔的門窗裝飾。C.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中都有哪些交通工具?( 生:交通——船、轎子、驢、騾、馬車、板車......) p4師:這些滿載貨物的船和各種交通工具帶來了北宋時期繁忙的運輸與貿易,說明當時經濟是富足的。D.師:對內容含義的理解有什么疑問 或 說明的?(生:腳店是進酒賣的,是正店的加盟店。)(......)( 3 ) 師:中段環境有什么特點?( 生:繁忙的。)(4)師:在這里,我們看到了一派繁榮的碼頭景象,神偷的腳步也沒有停下,請繼續第三段。(設計意圖:根據畫卷中段突出的人物關系、交通情況和虹橋、造船知識點進行提問思考,解決部分重點知識的學習,同時也培養如何賞析的方法和口頭表達的能力。)幻7 (視頻3 末段)(點擊) (10分)師:第三段,繼續看題作答幻8 (圖片末段)(點擊)(1)師:地點?( 2 ) 師:畫面內容什么多? 說明什么?(生:店多、人多)(生:說明生意好。)A.師:說得很正確。當時北宋經濟繁榮。大家認真看圖,這有一組駱駝商隊,他們是干什么的,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生:沙漠地區需要駱駝,說明來往于邊塞關外的商隊。) P5師:從唐以來,開辟了陸地絲綢之路,至宋以后,造船業的發達,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與50多個國家有商貿往來,包括日本、印度、阿拉伯、波斯等;陸路的對外貿易雖然減少,但保留有邊塞的遼、夏、金等幾國,主要出口茶葉、絲綢、瓷器等特產,深受喜愛。也成北宋經濟支柱之一。對內對外的貿易看出當時經濟還是繁榮富足的。直至今天,我們還開辟著絲綢之路,叫什么?(生:一帶一路)說得非常棒,掌聲在哪里?B. 師:店多還可以看出這里建筑的特色,(點出圖中標注),其中城樓與其它房子在材料、高度、作用有什么不同?(生:一般建筑 以木料為主,兩層。城樓是當時經濟發展帶來科技進步,采用新材料完成的建筑物,采用磚石+木質材料,比一般建筑高許多。)(生:作用——防御外敵入侵。關閉城門可以保護京城和皇族。)師:北宋建筑總體特點——纖秀,裝飾簡潔。(設計意圖:根據畫卷末段突出的貿易、建筑和服飾特點進行提問思考,對相關重點知識進行學習,同時也培養如何賞析的方法和口頭表達的能力。)(3)師:環境特點?(生:熱鬧的)師:故事說到這,已經結束了。可是神偷去哪呢? (3分鐘)幻9 (問題)(點擊)(生:神偷不知去向。)師:其實根本沒有神偷,是講述人虛構的一個有趣的人物,然后帶領大家欣賞了《清明上河圖》這一鴻篇巨制,還輕松地記住許多內容。神偷的去向大家可以自己設想。) (板書——賞析)師:神偷為什么盜畫呢?p6(生:因為畫卷是稀世珍寶,有價值。)師:(板書——價值)說得真好。當年此畫被皇帝宋徽宗收藏國庫,后北宋滅亡,流落到南宋的金國民間,幾經輾轉,所幸畫卷保存完好,終于在新中國成立后,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館。現在的人們可以在那里一飽眼福。目前它是中國十大名畫之一,它的價值要歸功于以下幾大特色。4. 歸納特色: (3分鐘)幻10 (特色1)(點擊)師:之前的賞析,大家知道這幅畫所記錄的是人們的生活狀態,后人可以通過畫面 穿越到北宋時期,了解當時的(生:建筑、交通、貿易和服飾等)習俗,同學們根據提示可以做個回顧。也就是它是一副風俗畫(板書),這是其特色一。 (板書——特色 風俗畫)幻11(特色2)(點擊)師:在視頻中,我們跟隨神偷走了很久,可見這幅畫的特色二會是?(生齊:很長)對了,我們把這樣篇幅很長的中國畫 稱作“長卷”。(板書—— 長卷)《清明上河圖》長525厘米,寬25.2厘米。師:這幅畫內容多、篇幅長,畫家整整畫了十年。幻12(特色3)(點擊)師:在沒有照相機的年代里,畫家通過一路走一路畫,可以理解為“移步換景”完成作品,這樣的構圖手法被稱作“散點透視法”(板書),是中國畫獨有的,也是此畫特色三。同學們在對每段的欣賞中也感受到在每個角度看,也都能相對完整的特點。(設計意圖:通過追問神偷去向,啟發學生賞析作品時可以進行編故事等有趣的手法來進行,也便于記住畫面內容;對于偷畫的目的引 p7出對畫卷價值的重視并探尋出三大價值,再次宏觀上認識《清明上河圖》 。)5. 總結、拓展延伸:(3分鐘)師:《清明上河圖》充分體現畫家張擇端高超的藝術水平,被世人廣為傳閱并臨摹,現存最著名的兩份摹本有:幻13 (摹本)師:明朝 仇英畫的 現存于遼寧省博物館,清朝 院本 (集體合作)的 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館。幻14 ( 視頻4 劉墉 畫)師:還有許多當代畫家,受啟發,創作出新品,如臺灣 劉墉 的《龍山寺慶元宵》。幻15 ( 結束) (賞析.評述作業) (視頻3 全圖欣賞)師:讓中國傳統藝術得以發揚光大是每個中國人必須肩負的歷史使命。今天的課堂大家也收獲(點擊動態)很多,課后請完成一份“賞析.評述”作業(任選一片段填寫),下節課交,同時我們也將學習“如何運用線描 局部臨摹”這幅畫。師:讓我們再完整地 欣賞一遍 這幅稀世珍寶。 (3分鐘)今天的課就到這,同學們再見。(設計意圖:通過課堂延伸,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藝術傳承與發展的意識,再次感受《清明上河圖》對中國現代繪畫的影響,也為下節課的臨摹名畫做個鋪墊。)板書設計:19. 清明上河圖1. 賞析——郊外、碼頭、都城2. 價值——特色 風俗畫長 卷散點透視法《清明上河圖》賞析.評述作業班級: 姓名:段 小標題:1. 地點 :2. 情節:(請用幾句話對某一場景進行描述,可進行適當想象)風俗:(從交通、建筑、服飾、貿易......任選兩項來寫一寫)環境特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