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基本信息課名 《我們身邊的植物》是否屬于地方課程或校本課程 否學科 美術 學段 2 年級 四 授課時間教材 書名:《美術 》出版社: 人民美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年12 月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本著一切以學生為本,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體現直觀性的美術學科特點,遵循新課標的基本要求,充分利用教材,發揮媒體技術的優勢,制定本課教學設計方案。本課屬于“造型 表現”學習領域,是本套教材線條系列的內容之一。其目的是通過對植物的寫生,培養學生的觀察習慣,引導學生學習精細地觀察物象的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線造型能力。美術是一門視覺藝術,因此培養觀察能力是美術課堂教學中長期的首要任務。《美術課程標準》中也曾指出:“要通過美術教學提高視覺感受能力和發展審美能力等”。在日常的美術教學中,要從激發學生觀察的興趣入手,逐漸的培養學生觀察習慣,教給學生正確的觀察的方法,這對于提高學生的繪畫水平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本課教學設計注重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讓學生學會正確的觀察方法,從而有效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去發現體會日常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教學內容分析教材分析:本課是人民美術出版社的北京版小學美術第八冊第12課的教學內容,屬于“造型 表現”領域,是本套教材中線條系列的內容之一,其目的是通過對植物的寫生,引導學生學習精細地觀察物象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習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線造型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引導觀察、欣賞畫家的作品、教師范作、學生優秀作品和教師的直觀演示等方法,讓學生學會細致觀察身邊的植物,學會利用不同的線條表現出植物的、疏密、遮擋、穿插及朝向變化。感受植物的種類繁多、形態各異、色彩豐富,體驗植物帶給人的美感,感受自然的美。生活中的植物種類繁多、千姿百態,為我們的生活呈現著繽紛的色彩。植物與學生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許多學生家里都栽培植物,因此,這節課也容易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各種植物上面充滿了豐富的線條,便于學生對細部的觀察和刻畫。教學過程中,通過觀察身邊的植物,讓學生感受植物的種類繁多、形態各異、色彩豐富,體驗植物帶給人的美感,感受自然的美。同時,通過查詢有關資料,了解植物的名稱、特點、作用等,自然地滲透科學知識,使美術與科學緊密融合,提高學生綜合學習的能力。教學背景分析學生情況:植物與學生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許多學生家里都養植物,校園里、班級里也是如此。因此,這節課也容易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中各式各樣的植物充滿了豐富的線條,便于學生對細部的觀察和刻畫,但是學生還不太會用線表現復雜的物象,教師應引導學生對植物細致觀察、分析,觀察感悟植物的形態特征。并且通過欣賞優秀學生作品及教師的演示等方法,引導學生學會正確的觀察和用線表現植物的方法,學習用多種不同的線條表現植物的結構特征。教學方式及手段:采用帶著問題欣賞形式進行課程導入,充分利用搜集的文字資料與圖片為學生提供植物的知識和創作臨摹的原型。引導學生通過看、說、對比、分析、創作、賞析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感知,多角度、多層面的體驗由線帶來的線描藝術的美感,體會線描造型植物帶來的獨特的表現形式,了解線描的含義、線的表現手法。新授環節注重教師示范與學生體悟相結合,分五個步驟:欣賞作品 對比分析、觀察分析 初步感知、造型分類 觀察特征、粗細結合 線條分析、回憶過程 總結步驟。由淺入深,從名家作品到生活中的植物作品逐漸貼近學生生活,從而激發他們的表現欲望,解決缺乏生活體驗,而無法表現的困難,豐富學生創作思路, 為線描造型表現植物做好鋪墊。教學方式:交互式白板教學和直觀演示相結合。教學手段: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觀察圖片、實物、現場演示等。教學重點及分析:本課教學重點是了解植物的種類和生長特點,學習用線表現植物的方法。教材編入了法國畫家和中國畫家黃永玉的作品,目的是引導學生感受畫家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學習畫家的表現方法。教學難點及分析: 如何用線表現植物的特征和前后穿插關系,學生對植物結構的造型特點把握不十分準確。用點、線、面進行裝飾,還達不到很好的效果;線的變化不能靈活運用。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習,了解植物的種類和形態特征,學習用線表現植物特點,體會線的疏密、穿插及前后關系。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在小組學習、相互交流探究以及教師示范中,學習用線表現植物的方法,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意識。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學習活動,在觀察、表現植物的過程中,感受植物的美,了解植物與人類的密切關系,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可持續發展的意識。教學流程圖板書設計12.我們身邊的植物教學過程(表格描述)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置意圖導入新課 1.播映課件,設問:這些植物給你怎樣的感覺?它們有什么作用?2.啟發談話畫家通過表現植物,傳遞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3.引出課題,板書:我們身邊的植物 帶著問題進行欣賞,并思考解答問題。了解植物與人類的密切關系。初步體會畫家的的情感,逐步入課。 通過視聽信息,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欣賞,感受植物的美,創建新的問題情境。分析探究 1.欣賞,分析。看課本欣賞畫家黃永玉的作品《非荷》,體會作品中用線的技巧。板書:疏密、朝向、變化、穿插2.觀察,探究。(1)小組探究指導學生根據小組桌面上的盆栽植物分組進行探究。(2)集體探究:教師根據小組研究情況進行課件引導。(外部支持,搭建腳手架。)3.體驗,感受。根據探究結果,圍繞重點和難點布置任務,引導學生進行初步體驗。4.示范。(1)啟發質疑:在嘗試的過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難?發現了哪些問題?根據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示范,引導學生了解寫生步驟,畫出葉片遮擋以及莖的穿插關系等。5.分析,比較。(1)播映課件,提問:哪幅作品疏密關系處理得好?(2)欣賞同齡學生的作品,提問:怎樣運用生動的線條表現植物的特點? 看課本欣賞《非荷》,并從介紹文字中抓住本課重點:疏密、朝向、變化、穿插。根據小組桌面上的盆栽植物,針對不同的問題進行小組探究:一、二組:觀察葉片間的疏密變化及穿插組合。三、四組:觀察葉片不同朝向的變化。五、六組:觀察葉片是如何生長排列在莖上的。交流反饋小組研究情況:疏密、穿插、遮擋、朝向、生長排列。一、二組:嘗試畫兩三片穿插遮擋的葉子。三、四組:嘗試畫兩片不同朝向的葉子。五、六組:嘗試表現兩三片生長排列在莖上的葉子。談一談在嘗試過程中自己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與教師一起分析寫生對象,觀看教師示范,進步掌握寫生方法。欣賞課件,觀察比較作品,體會“適當取舍”和“疏密、虛實變化”在作品中的重要性。欣賞,學習,借鑒。 體驗畫家筆下植物的美感。 探究不同植物的生長特征,解決教學重點。培養小組合作探究及觀察分析能力。將探究結果進行桃理,總結提升。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合作探究,解決教學重點和難點。引導學生質疑。有目的地圍繞重點和難點進行示范,增強實效性。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寫生習慣。進一步體會線的疏密、虛實,感受線造型的美。藝術實踐 布置藝術實踐內容及要求:表現植物的特點。注意所畫植物間的穿插和遮擋。2.輔導要點:(1)是否抓住了植物特點。(2)提示所畫植物的穿插、遮擋關系,以及線條的硫密變化。 聆聽,明確藝術實踐內容及要求。在藝術實踐中感受植物的美。 明確藝術實踐內容及要求。培養學生的造型表現能力,提升線造型能力。欣賞評價 欣賞評價。(1)欣賞:組織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2)評價點:抓住植物特征;線條有美感;畫出遮擋、穿插關系。2.課后拓展。播映課件:在線描的基礎上,還可以運用色彩表現植物的特征。 欣賞同學的作品。自評:我學會了用 的線條表現植物的方法。互評: 的作品表現出了植物的特征,他(她)運用了 的線條表現出植物的特征。欣賞并感受同學們門在線描基礎上用色彩表現的植物之美。 培養學生欣賞與評價的能力,在展評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進一步感受藝術作品與身邊植物的美。學習效果評價設計評價方式本課主要采用學生互評的方法進行評價,適當的自評。對學生回答問題,教師給與教師評價,對精彩,獨到的見解給與特別的表揚和鼓勵。1.提高學生互相介紹自己作業的特點,與眾不同之處,促進學生發展。2.學生自評、自我評價、展示等環節,貫徹教學活動,體會創作過程給自己的成功感。3.觀摩,學習他人的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4.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及時反饋,運用調整,參與學習活動,對學生學習態度、過程及時鼓勵,結果綜合評價;評價量規 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以評價時間線的形式指導相關評價,每個評價都有相關的評價量規。學生經常使用這種評價方式來評定其學習,他們就會逐漸承擔更多產生最終結果的責任,使評價變得有效,真觀。評價與學習環環相扣,學生學習興趣節節增高,感受到了課程學習的魅力,更提到了教育的延展性。本教學設計與以往或其他教學設計相比的特點(300-500字數)教學特色:本課在教學設計中和以往相比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本課教學設計,最突出的特點是加強了學科之間的整合。課程導入,觀看視頻進入課題,以植物圖片激發學生的興奮點。 采用帶著問題欣賞形式進行課程導入,充分利用搜集的文字資料與圖片為學生提供植物的知識和創作臨摹的原型。引導學生通過看、說、對比、分析、創作、賞析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感知,多角度、多層面的體驗由線帶來的線描藝術的美感,體會線描造型植物帶來的獨特的表現形式,了解線描的含義、線的表現手法。新授環節注重教師示范與學生體悟相結合,分五個步驟:欣賞作品 對比分析、觀察分析 初步感知、造型分類 觀察特征、粗細結合 線條分析、回憶過程 總結步驟。由淺入深,從名家作品到生活中的植物作品逐漸貼近學生生活,從而激發他們的表現欲望,解決缺乏生活體驗,而無法表現的困難,豐富學生創作思路, 為線描造型表現植物做好鋪墊。經過幾種植物的對比分析,發現不同植物的整體特征。觀察并表現植物的細節特點,教師通過多媒體資源放大引導學生進行細致觀察,在從植物的照片中剝離出線條,學生更加清晰地發現并感受線條的疏密變化產生的節奏美。欣賞談話導入新課欣賞分析觀察探究體驗感受示范畫法欣賞課件及教材拓展知識藝術實踐展示評價知識拓展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