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母親節的禮物》美術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嘗試運用不同的表現形式設計和制作完整的小手工。 2、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母親的愛,學會關心和感恩母親,形成回報母親的價值和情感。 3、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并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教學重點能夠在團結協作中制作出母親節的禮物。教學難點如何制作康乃馨。教具準備彩色卡紙,手工剪刀,膠水或雙面膠、吸管或小木棍、廢瓶子或紙盒。教學過程 (師生問好) 1、導入師:今天在上課的一開始,我想請同學聽一段歌曲,請同學們認真觀賞。(播放《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歌曲》歌曲結束后,師提問:剛才播放的耳熟能詳的歌曲名叫什么呢?大家一起說。那么這首歌曲表現出什么情感呢?(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表達了對媽媽的愛),和同學一起觀看父母陪伴我們成長的點點滴滴,體會父母培養自己的艱辛。師:我想,每位同學的媽媽一定很愛各位,每位同學也一定很愛自己的媽媽,老師也是一樣,所以呀,老師想在母親節送給媽媽一份禮物。同學們,你們想嗎?學生齊聲回答。師:今天這一課,我們就來做一做母親節的禮物。(出示標題) 2、授課(1) 師提出問題:母親是哪一天,你們知道嗎? (2) 通過多媒體的運用,讓同學們了解了母親節的由來。 母親節是1907年美國費城婦女安娜·查維斯提議的。安娜在她母親去世時,決心實現母親的遺愿。于是,在1907年5月9日她母親去世二周年紀念會上,安娜提議每年都規定一天來紀念母親偉大的愛。為此,她到處演講宣傳,并寫信給美國國會地方州長和婦女組織等,得到人們廣泛的支持。1915年5月7日,美國政府正式宣布,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變成為國際母親節。 (3)準備制作禮物 師:現在我們了解了母親節的知識,就應該知道母親節是多么有意義的節日啊!花是最能傳情達意的,你們知道母親節這一天送媽媽什么花嗎?(學生舉手回答:玫瑰,百合、康乃馨) 聽完學生的回答后,老師出示圖片,告訴學生應該是康乃馨,因為康乃馨層層疊疊的花瓣代表孩子對母親的愛,了解康乃馨的花語。自己親手制作的花要更有意義的多。拿出做好的康乃馨讓同學們看,你們想不想知道這是怎么做的呢? (4)師示范(請同學們觀看老師錄制的微視頻) 運用到折、剪、畫、粘的方法制作花。讓學生仔細觀察制作過程,提問:我運用了一些什么方法來制作這些東西呢?(學生舉手回答。并把答案公布在黑板上,依次將運用折、剪、畫、粘的方法制成,讓同學們了解制作過程)。3、學生動手制作 師:你可以選擇和身邊的同學合作,也可以選擇獨立來完成,現在你們就來做做看吧! 在學生制作期間,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做的快的同學進行再創作,制作帶有康乃馨花朵的禮物,注意色彩搭配,提示可以做成花束、賀卡。鼓勵同學廢物再利用(在制作過程中,可播放歌曲《魯冰花》等歌曲,營造氣氛)。 4、學生制作完成的作品,讓學生先自己點評,并表達一下對媽媽的情感。 5、師總結 今天這堂課,同學們制作的東西可不一般,可以算是一件非常偉大的作品!因為這是你們付出辛勤的勞動親手為媽媽們制作的禮物,我相信,媽媽看到了,一定會非常高興的!(表達出學生通過自己的勞動努力做出來的東西,會得到認可。)最后,全體起立,拿起自制康乃馨,向媽媽道一句:“媽媽我愛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