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圖形印章》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印章是我國的傳統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詩書畫印又被稱為中國的四大藝術,它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占有不可估量的一席之位。學生欣賞印章,感受印章的美能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傳統文化,深入領悟篆刻藝術所蘊涵的傳統文化元素,潛移默化地培育學生的人文素養。本課根據三年級小學生的特點,重點介紹了形象生動的圖形印章。通過欣賞不同時期的圖形印章使學生對其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和了解,并在欣賞和簡單動手實踐中感受傳統文化藝術的特殊魅力。二、學情分析三年級學生創造力和想象力都非常活躍,而且逐漸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理解能力逐漸增強。而且通過三年的美術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經驗和知識儲備,但篆刻這門傳統藝術學生很少接觸,有的學生甚至從沒見過。因此,在教學中我設計了5個欣賞環節,逐層加深欣賞內容,并在欣賞中讓學生對這門藝術有了更多的了解。在教學環節中創造條件和活動,讓學生發表個人見解,從而培養學生圖像識讀、審美判斷、文化理解等核心素養,培養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美術綜合能力。三、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初步感受圖形印章,了解肖形印的藝術特點,并嘗試設計一個圖形印章。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觀察、分析,幫助學生了解肖形印的分類,掌握基本的設計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受肖形印的藝術美和美好寓意,感受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增強對中國傳統藝術的熱愛。四、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通過欣賞、觀察、分析了解肖形印的藝術特點及發展。教學難點:肖形印的分類及嘗試設計一個圖形印章。教學過程(一)導入欣賞齊白石作品《蝦趣》。在這張作品中,你都看到了什么?介紹印章在中國畫中的作用。老師為每個小組準備了一方印章。請同學摸一摸,看一看,看看它是什么樣子的,什么材質的,刻的什么內容。印章中有刻有名字的文字印,也有這種刻有圖案的圖案印章(出示課題)【設計意圖:感受經典國畫作品的構成要素,“詩書畫印”相結合的。通過觸覺、視覺多方面觀察印章。課標指出:學習要多角度欣賞和認識作品的材質、形式和內容,了解美術發展概況。】(二)新授1.請同學將課前搜集的有關圖形印章的知識與同學分享。2.第一次欣賞——古代時期的圖形印(1)教師播放視頻:古代時期的圖形印了解這一時期圖形印的藝術特點及分類。在視頻中你們都收獲了哪些知識?都看到了哪些內容的印章?【設計意圖:第一次初步欣賞,由老師引導學生學會欣賞肖形印。課標指出:培養學生掌握美術欣賞最基本的方法】出示兩方印章,對比觀察——學習區分白文印、朱文印3.第二次欣賞明清時期的肖形印在這些肖形印中你們又體會到了什么?【設計意圖:第二次欣賞,了解清代時期印章的特點及發展。課標指出: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3.第三次欣賞——現代代時期圖形印章這些肖形印在內容上與古印有什么不同?這些印又給你什么感受?【設計意圖:第三次欣賞,通過欣賞讓學生發現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對印章內容的表現也發生了變化,感受藝術也會發展和進步。課標指出:使學生通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加深對藝術的社會作用的認識。涵養人文精神。】4.第四次欣賞——學生的圖形印章(1)欣賞學生作品,感受學生圖形印章的趣味與美感。對比2方印章,哪一方更好看一些?為什么?【設計意圖:第四次同齡欣賞,欣賞學生肖形印作品,感受同齡人作品的趣味與美感。激發學習興趣。課標指出: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學習,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5.初步嘗試,設計一方肖形印。(三)總結拓展同學們設計了圖形印有什么感受?你們都收獲了什么?(展示圖形印章作品)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設計和刻制肖形印。【設計意圖:對下節課要學習的知識進行滲透,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與興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