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會動的紙造型》教學設計授課年級:四年級教學基本信息課題 《會動的制造型》學科 美術 學段 第二學段 年級 四年級相關領域 “設計·應用”教材 北京美術出版社 義務教育教科書四年級上冊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一,教材分析 (一)編指導思想 本課是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與我們人美版教材上三年的《爬升玩具》聯系密切。都是巧妙利用紙造型的方法進行設計制作。本節課側重利用彩紙、紙盒、紙筒等紙材,設計制作會動的紙造型,體驗想象與設計制作的樂趣。 玩是孩子的天性,讓他們自己動手收集材料,制作可玩、可動的玩具,這種課是他們最感興趣的,也是最喜歡上的。教師可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興趣點,引導學生注重平日收集可用的材料,養成對日常生活中廢舊材料進行再利用的意識,體現“課標”中“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本科與科學學科相整合,引導學生發現簡單的拉桿原理,并利用原理進行設計應用,以體現新“課標”在該領域中提出的“突出應用性、審美性和趣味性,使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欲望”的要求,有利于學生“關注身邊事物”,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智慧。教學背景分析教材分析 教材中提示教師本課教學可以從玩一玩入手,讓學生在玩中發現紙造型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范作展示的時候,讓學生將探究與思考相結合,引導學生玩一玩、動一動、看一看、想一想的體驗過程中,發現紙造型的把鞋部位動起來了,它們是怎樣與形象巧妙結合的,怎樣設計才能讓紙造型動起來,從細節上進行設計意識和能力的培養。設計時可畫上草圖,草圖不但能開拓思維,展現自己的創意,也能理順設計思路,找到合理的制作方法,更能體驗設計在先,制作在后的設計過程。 學生情況分析 作為四年級的孩子,以前也做過紙造型,所以這一節課學起來并不困難,孩子們的造型能力也有一定的基礎,希望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孩子們能做出既好玩也好看的紙造型。教學目標(含重、難點)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 知識:簡單了解拉桿的活動方式和活動原理。 技能:進一步學習紙造型剪、刻、折、卷、插接、粘接的基本技法和設計制作會動的紙造型的方法。 (2)、過程和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欣賞、小組討論、體驗探究、教師演示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探究設計制作會動的紙造型的方法。在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體驗中,感受設計為生活增添情趣的作用。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增強學生對紙造型設計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設計、創新意識及認真細致的良好習慣。 2、教學重點: 通過對作品的觀察、分析、研究,學習設計制做會動的紙造型的方法。 3、教學難點: 如何使會動的紙造型更美觀,拉桿的設計更為巧妙合理。教學流程圖主要教學環節流程:教學過程情景導入 →激發欣賞興趣 【設計意圖】吸引學生注意力,為引入新課做鋪墊。 1、出示教師范作《大鱷魚》。 同學們,老師給大家帶了了一只兇猛的動物,猜一猜是什么呢? 學生猜:老虎、獅子…… 師:嗯,不錯,有的小朋友猜對了…… 2、出示完整的大鱷魚,請一個勇敢的學生上臺來配合老師來看看我們的鱷魚會咬人嗎? 學生紛紛舉手 師:現場表現鱷魚張開嘴巴 3、呈現完整的鱷魚造型并簡單描述作品內容 4、板書——會動的紙造型 二、問題大風暴 →激發探究欲 A、如何把紙張立起來 【設計意圖】由簡到繁步步深入,逐漸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為制玩具的外形做準備。 引導學生將紙張立起來 同學們有辦法讓老師手上的這一張卡紙立起來嗎? 2、學生思考,并參與其中,舉手上臺來展示如何把紙張立起來。 3、問題歸類,明確學習任務。 4、學生總結怎樣將紙張立起來。 教師針對學生問題簡介亨利·摩爾簡要生平與成就。 B、紙筒大變身→ (創意時刻) 【設計意圖】學生想象、創意造型,回憶已有知識技能,分散教學難點。 展示幾個立起來的紙筒,提出問題,你想要把紙筒變成什么呢? 學生:我想要做一個小白兔、超人、機器人…… 師:同學們的想象力都很豐富,那么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把紙筒變成了什么。 2、學生欣賞不同紙造型。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不同紙造型的美感,發散自己的思維,為后面自己設計紙造型做準備。 C、動起來的紙造型→ (拉桿原理)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范作的展示,學生觀察老師在讓紙造型動起來時哪些起到了關鍵作用,以此來引導學生了解我們的“拉桿原理”,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發現問題,并且解決問題的能力。 1、觀察總結 a、 教師展示兩個個會動的紙造型,也邀請學生上臺來演示如何讓紙造型動起來,提問:老師上面的紙玩具是哪里在動呢?他們動起來的關鍵在哪里? 學生:蝴蝶的翅膀在動,鱷魚的嘴巴在動。好像是老師手拉的那個桿子…… 師:寶貝們非常的棒,我們的紙造型動起來的關鍵就是那根桿子,我們叫它拉桿(板書)——動起來的秘訣 b、拉桿的設計 觀察課件,介紹兩組會動的紙造型分析拉桿的類型 “I”型拉桿 “Y”型拉桿 2、教師示范 了解了拉桿的原理,那么請看老師給同學們現場制作一只會動的蝴蝶吧。 學生:認真觀察 師:現場制作 【設計意圖】老師在制作時,讓學生來發現問題,再提出問題,老師幫忙解決。 證實學生的研究結果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認識到藝術家的創作跟自己的喜好有關并理解亨利·摩爾雕塑手法的創新。 小結(也可由學生來回答):我們在做紙造型的時候,首先應該先設計要做什么樣子的紙造型,造型要配合什么樣的拉桿,最后再把拉桿和紙造型結合在一起,就能做好我們的《會動的紙造型》了。 三、藝術實踐→ 過程體現 【設計意圖】兩個學生一組,分組制作會動的紙造型。 要求:制作時注意安全與衛生。 有疑惑要舉手示意,老師課堂巡視,幫學生解決問題。 四、小小鑒賞家→ 設計展示 【設計意圖】階段性學習效果檢驗,看學生是否已經真正掌握了制作會動的紙造型的方法,也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總結能力。 孩子自己展示自己的作品,一邊展示一遍講述設計理念。 五、課后拓展→ 環保大比拼 【設計意圖】學生利益身邊的廢舊材料,制作一個會動的紙造型。讓學生了解藝術來源于生活,生活處處要環保。 1、活動:分組活動,四人一小組,回家收集廢舊材料,每一組制作一個會動的紙造型。 獎勵:制作較好的組,老師將會帶他們周末去看一場公益電影。 2、播放其他同學利益廢舊物品制作的紙造型。 3、欣賞完師生互動說感受。教學反思《會動的紙造型》本科是一節“設計、應用”領域的內容,所以培養學生的設計意識和能力尤為重要。 通過對科學知識的整合,引導學生通過發現拉桿的原理、提煉拉桿的形式、分析拉桿的巧妙設計、畫出設計草圖、交流設計思路等一系列有趣的設計實踐活動,使學生感受“設計在先、制作在后”的設計過程。同時,在探究的過程中,反復地推敲也是設計中不可或缺的步驟。如:什么造型的拉桿更有支撐力?拉桿怎樣設計更加隱蔽,不破壞紙造型的表現?色彩如何搭配?這些細節的設計,將有效地養成學生勤于觀察、敏于發現、嚴于計劃、精于制作的行為習慣和工作態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