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站立的折紙動物教學目標:1、學習立體紙造型的一般規(guī)律,提高紙立體造型的能力。2、運用概括、擬人、夸張與裝飾等手法,對動物進行造型。3、提高對紙立體造型的興趣,培養(yǎng)對小動物的愛心。重點:用基本的折、剪、畫、貼等方法制作能站立的動物。難點:舉一反三,設計和創(chuàng)作有特色的、站立的折紙動物。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1、魔術導入,引出站立的卡紙【設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以魔術的形式提高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2、折紙游戲:你能用什么方法,讓手中的這張紙“站立”起來。【設計意圖:學習讓紙站立的多種方法,為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3、教師講解并示范制作步驟:①決定要制作的動物②如何讓動物站起來?(折)③畫出動物的樣子,注意上面連接的部分不要畫。(畫)④剪下來【設計意圖:教師的直觀示范,有利于學生輕松地掌握制作方法。】4、揭示課題:《站立的折紙動物》二、欣賞感知,自主探究1、學生初步展開想象,站立的卡紙可以變成什么動物?2、展示能站立的折紙動物范作,引導學生觀察,尋找制作方法。【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積極討論研究,大膽探索 ,啟發(fā)學生了解制作方法,選用多種表現(xiàn)手法。】3、欣賞同齡人作品,分析比較,拓展創(chuàng)作思路。【設計意圖:美術課是用視覺形象來進行創(chuàng)造的,向學生提供大量豐富生動的資料,讓學生嘗試多種表現(xiàn)手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幫助學生分析問題,引導學生在討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展開想象。】三、設計創(chuàng)作1、作業(yè)要求:用折、剪、畫、貼等方法制作能站立的動物,抓住動物的主要特征。2、學生創(chuàng)作,教師輔導。四、展示評價以“動物選美”的形式,展示學生作品,相互評價交流。【設計意圖: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通過師生、學生之間的多向評價,最大限度地肯定學生的表現(xiàn)。在師生互動中感受紙立體造型的有趣,豐富美術語言,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工藝美術的興趣。】五、課后拓展欣賞動物雕塑,嘗試用其他材料制作一個站立的小動物。【設計意圖: 知識延伸,培養(yǎng)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反思:在設計、教學的過程中,我有很多思考,也有很多收獲。本課是浙美版小學美術第二冊第18節(jié)的內容,屬于造型表現(xiàn)的領域,適當?shù)募尤朐O計以及應用。本節(jié)課主要讓學生個人通過折、剪、畫、貼等方法獨立制作完成站立的折紙動物,要求學生要把對動物的平面認識轉化成表現(xiàn)立體的動物,一開始我通過變魔術讓卡紙站立的小游戲,再讓學生自己動手嘗試折讓卡紙站立起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接下來教師示范,讓學生初步掌握制作方法,然后對站立的卡紙和站立的折紙動物進行想象分析,尋找制作方法,并解決本課的難點,如何舉一反三,設計和創(chuàng)作有特色的站立的折紙動物,學生的作業(yè)對于動物特征表現(xiàn)較好,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如動物的形象動態(tài)單一,變化不多,由于時間關系,學生對動物也來不及裝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