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美術第四冊《面具》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情感目標:在綜合性活動方式中大膽地表現自我,培養學生集體合作的精神。2、能力目標:創作并制作獨特的面具作品,培養學生利用多種材料進行設計制作的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立體構成概念。3、知識目標:通過欣賞各式各樣的面具,了解民間藝術的風情風貌以及面貌一新具的來源、發展及其形式美。教學重點:利用各種材料設計和制作獨特的面具作品。教學難點:巧妙合理地利用材料設計制作和裝飾有新意的面具。課前準備:卡紙、剪刀、膠水等教學過程:(一)導入階段:1、卡通小兔子的話導入,舉辦一個面具晚會,想邀請大家一起來參加,請你們帶上自己的面具來參加我的晚會好么?2、學生分小組討論,前后對比,突出面具的作用,引出課題。(二)發展階段:面具:人類戴面具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最早的面具可能產生于狩獵活動,為了便于接近獵物,獵人用面具把自己裝扮成各種動物,在世界各地的民俗活動中,人們往往用面具把自己裝扮成神鬼及各種奇禽異獸,以表示對自然力的崇拜或在想象中征服自然力,在民間的一些戲曲表演活動中,面具至今仍是主要的化妝手段。1、賞析作品,啟發學生的創作意識。2、教師引導學生了解面具的起源、發展,鼓勵學生描述、解釋作品。3、學生討論,面具有哪些特點?師生總結 (1)、造型夸張(2)、顏色鮮艷漂亮(3)、花紋豐富有趣(4)、和人的基本的面部特征相似(具有五官)(三)強化階段:1、教師出示卡通動物小兔子面具、當堂制作。2、教師啟發、引導學生總結、歸納面具的制作步驟a、用卡紙畫出面具的輪廓,再將它剪下來。b、畫出五官的位置,用卡紙(不同顏色)制作好的細節(鼻子嘴巴等)貼到合適的位置。(也可以畫出來)c、用彩色筆或者剪紙來裝飾,為你的面具增加一些有特色的花紋或者圖樣。d、剪下一張長條形的紙帶,貼在面具后面,用來佩戴到頭上。e、完成。(四)制作階段:1、教師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設想,說說打算做怎樣的面具。學生制作2、教師巡堂指導(五)作業展示:1、學生自評、互評,評選自己心目中的好作品,并談談自己的感受。2、教師總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