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美術學科教案年級 二年級 課題 第十一課 面具課 型 設計 應用 課時 一課時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眼鏡的相關知識,掌握眼鏡的制作方法。)一、知識目的: (了解卡通形象的特點,提高卡通審美能力。)通過對面具藝術的欣賞及文化的學習,了解民間藝術的風情風貌以及面具的來源、發展及其形式美。 二、能力目的:設計并制作面具作品,培養學生大膽設計制作的能力。 三、情感目的: (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家鄉,熱愛美術的意識)在制作面具的過程中,大膽地表現自我,培養學生集體合作的精神。教學內容 認識面具所具有的形式美,啟發學生運用多種表現形式設計獨特的面具。教學重點 難點 重點:讓學生設計制作出有個性、藝術效果獨特的面具。 難點:制作面具模型教學準備 1.教具準備:PPT課件 示范作品 2. 學具準備:彩色卡紙、剪刀、彩色筆、多種材料教 學 過 程 設 計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或 即時反饋一、導入課題、師生探討 1、教師戴著面具走進教室,引起興趣。 2、觀看圖片,回答提問: (1)、你知道面具是什么時候就有的嗎? (2)、你見過原始社會的面具嗎? (3)、你看了這些面具感覺怎么樣? (4)、知道它為什么那么可怕嗎? (5)、原來,古時候,人們認為疾病、災難都是妖魔鬼怪帶來的,于是就他們就戴上恐怖的面具,跳著激烈的舞蹈,向妖魔鬼怪發起反擊,他們認為鬼怪的樣子是丑陋的、恐怖的,于是將面具制作得比鬼怪更兇殘、更可怕,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起到威嚇阻退鬼怪的作用。 3、在中國,面具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儺戲面具和藏戲面具。看圖片,這兩種面具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嗎?(圖案多,色彩豐富,表情夸張、) 4、 欣賞現代生活中的面具。 面具發展到今天具有更多的裝飾作用。 二、學一學,動動手。 1、邀請學生參加化妝舞會。 2、制作面具。 (1)觀察臉部特點,學習口訣。 (2)老師展示用彩色卡紙制作的面具,觀察和分析面具的造型和制作方法。 (3)將教師做的面具發給學生,讓學生猜一猜面具是怎么做的,并將步驟貼出來。(折、剪、畫、貼)。 3、教師視頻演示拼貼面具的制作過程,學生觀看并修改正確的步驟。 制作步驟: 第一步,卡紙對折,畫出橢圓的臉型和眼睛位置。 第二步,剪下。 第三步,設計并畫出裝飾材料,剪下。 第四步,貼上裝飾 4、教師小結制作面具的要點。 5、學生討論并選代表說一說,自己想制作怎樣的面具。 三、布置要求,學生實踐 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設計并制作一個有趣的面具。 四、小小舞臺秀 1、展示學生作品 2、組織學生走T臺 3、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欣賞 思考回答問題 思考并回答問題 思考、演示 分組作業 自我評價板書設計教后記或教學札記(教學札記是每單元一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