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壺趣》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讓學生學會運用壺的造型特點以壺為主體物創作一副中國畫,提高立體造型能力和實踐能力,感受了解中國畫的繪畫技法。2、寫生分工合作,讓學生學會交流,培養同他人合作的意識和能力。3、使學生了解壺的歷史文化及造型特點,感受中國傳統壺文化和中國畫藝術的美,培養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會欣賞感受中國畫的藝術魅力。教學重、難點:重點:分析壺造型,體會中國壺文化,感受中國繪畫藝術魅力。難點:對壺造型的描繪和學生對作品的整體把握。課前準備:教師:各種造型的壺;學生:宣紙、毛筆、顏料、水、調色盤、抹布、墨汁。教學過程:1、激趣導入:同學們喜歡喝茶嗎,想看看黛玉、寶玉、寶釵是怎樣喝茶的嗎?俗話說的好:“好茶要用好壺沏”同學們這一節課將和老師學習壺文化——課題“壺趣”(教師現場毛筆書寫課題)2、賞析分析壺形我國的茶具經歷代勞動人們精心制造,式樣品種繁多精美,為歷代的茶愛好者青睞,壺也是是茶文化的一部分,其中以陶都宜興產地的紫砂壺最為珍貴。不同年代的壺在造型上和紋飾上有不同的審美趣味,來看看博物館里收藏了那些壺吧。出示圖片:1、 《紅陶獸形壺》2、 《東晉 青釉首頭壺》3、 《唐三彩貼龍手持壺》4、 《琺瑯花卉紋壺 清代》5、 《提梁紫砂壺 清代》 :師問:通過對壺的欣賞誰能總結一下壺是有哪幾部分組成的?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壺“紫砂壺”,其實壺不僅有壺蓋、壺身、壺嘴、壺把四部分組成。每部分可長可短、可方可圓、可曲可直、可以是規則幾何形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實物造型,但嘴、把、蓋一般是高度位置持平的。(喝水用的茶壺相當于一個連通器,因為靜止在連通器中的同一種液體,各部分直接與大氣接觸的液面總在同一水平面上,如果壺嘴的高度大于壺蓋,則倒不出水來,如果壺嘴的高度低于壺蓋的高度,則盛水量減少,所以在制作茶壺時壺嘴的高度要與壺蓋相平)都具備“雅”、“樸”、“簡”的特點。其實它是集壺泥、壺色、壺款、壺章(最容易鑒賞出這個陶器的年代及作者的標志)、書畫等多種造型與一身。壺是具有鑒賞價值的藝術品,是中國陶瓷藝術的一朵奇葩。3、欣賞作品掌握繪畫技巧從古到今就有很多的畫家把壺創作在自己的作品中,畫家們筆下的壺又是如何?---出示圖片問題一:墨色有什么變化?(展示四副作品學生感受墨色變化)墨分五色:焦 濃 重 淡 清(教師示范學生動手練習)學生活動:請學生上黑白嘗試畫出不同的墨色。問題二:同學們這幅畫有一個明顯的特點你們能看出來嗎?教師總結:“詩書畫印”結合是中國畫獨有的形式,詩書畫的結合讓整個畫面更具文人氣息,這就是古代說的文人畫。問題三:你能從這幅畫上找出主體物嗎?教師總結:主體物并不意味著非要在畫面的中心,它應該起著凝聚視線的集合點,強調主次分明。四、創作活動(教師示范)1、小組討論:確定畫面布局。(注意畫面美觀大方)2、分工合作:創作一副獨具匠心的以壺為主體的中國畫。(能用所學的筆墨技法和壺的有關知識創作)(注意,“詩 書 畫 印” 結合)(注意字畫與壺身造型的搭配要協調,可略施淡彩)五、觀摩交流,互相評析學生觀摩學生評價教師評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