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艱苦歲月》教學設計一、設計思路《艱苦歲月》是湘版美術教材六年級教學內容,是一節泥塑制作課。運用塑泥捏、搓、抹等技法塑造泥人形象。本節課的基本教學內容有以下兩方面:1.引導學生運用捏、搓、抹等技法塑造泥人形象。2.學生能用夸張變形的方法塑造一個有表情的泥人頭像。六年級的學生有了動手能力和強烈的創作欲望,有著獨特的個性,自我意識較強。根據這一特點我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及活動貫穿整個課堂,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長,使他們都能玩得高興,學得愉快。二、教學目標本節課通過有趣的情境及游戲逐步完成以下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看一看、捏一捏讓學生了解泥巴材質,掌握泥塑圓雕的制作方法。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有趣的活動中,學生根據人物的表情特征,創作有表情的人物形象。3、情感與態度目標:在合作學習中學會團結協作,在游戲活動中體驗美術學習的快樂。三、說教學重、難點:本節課教學的重點是如何讓學生掌握泥塑的基本制作方法;難點是能制作出一件有趣表情夸張的人物。四、教學過程(一)欣賞激趣,引入課題1.請同學們欣賞一段長征圖片。 然后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自由回答后教師總結.2.接著教師又出示艱苦歲月的雕塑作品,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感受圓雕的獨特魅力。揭示主題: 板書:艱苦歲月出示《艱苦歲月》與《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讓學生觀察后說出不同之處有什么不同呢?學生自由回答后教師小結.【設計意圖】他們進一步了解了圓雕與繪畫的不同的藝術特點,多媒體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為下面教學環節的展開做鋪墊的作用。(二) 探究方法1、老師引導學生欣賞一組生動有趣的小泥人師問:你喜歡哪一件作品呢?學生自由回答教師小結:夸張、生動、有趣、幽默2、了解生活中的人是怎樣變成泥塑作品中的人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作品中的人和照片中的人有什么不同?在學生自由回答后教師小結:【設計意圖】他們進一步了解了圓雕與繪畫的不同的藝術特點,多媒體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思路起到了引導作用。3、 觸摸表情 感受人物面部表情立體變化(1). “表情大變臉模仿秀”,分析他們的五官特征。教師點一個學生做幾種不同的表情。【設計意圖】通過欣賞分析多媒體播放各種表情圖片,為后面的設計為學生提供了資料,同時也打開了學生的思路。4.尋找制作方法請大家觀察交流,分小組討論一下,學生在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活動。討論內容:你們發現制作小泥人用了那些手法?經過共同觀察、共同討論各組說出討論的結果:揉、刻、捏、挖、黏 教師小結制作方法【設計意圖】通過討論為他們搭建了一個交流與溝通的平臺。培養合作精神,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5、教師示范和老師一起揭開小泥人的制作秘密。學生觀察【設計意圖】通過視頻讓學生觀察小泥人的制作方法和步驟直觀,為他們探究制作小泥人的方法打下基礎從而突破難點6、欣賞學生作品大屏幕播放學生制作小泥人作品教師提問:你打算做什么樣的表情的小泥人?學生自由回答。【設計意圖】通過欣賞其他班級的作品,讓他們受到啟發和激勵。(三)動手實踐學生動手制作心中的小泥人,教師巡回輔導。【設計意圖】大屏幕滾動播放優秀的泥塑作品,為學生在作業中營造氛圍(四)個性展示 多元評價. 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五)結束語要更加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要用我們的雙手去創造更美好的明天!【設計意圖】當自己制作的有表情小泥人展示在大家面前時,當自己的作品得到別人的認可時,樹立了他們的自信心,此時此刻他們是快樂的,老師是幸福的。板書設計10.艱苦歲月(1)和泥 (2)捏基本形 (3)捏出五官(4)塑造五官 (5)修整完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