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湖南美術出版社二年級下冊第10課民間玩具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欣賞了解民間玩具的材質、造型和色彩特征。2、能用簡短的話表達自己的感受,體現對民間玩具制作的學習欲望。3、熱愛祖國民族傳統藝術,在健康向上的生活中感受樸素的審美趣味。教學重點:了解民間玩具的由來,以及寓意,并滲透相關民間玩具知識。教學難點:用簡單的美術語言描述民間玩具。教學準備:民間玩具若干、涂色卡教學過程:一、說故事,導新課1.師:同學們,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北京,發生了一場嚴重的瘟疫,病死了很多人,和嫦娥一起奔到月宮搗的玉兔知道后心里非常著急,于是它從太白金星哪里就偷了仙丹來到凡間,不辭辛勞跑遍整個兒北京城給人們治病,最后瘟疫被制服了。從此,老北京人把玉兔視為神仙,每到農歷八月十五那天,家家戶戶都供奉“兔兒爺”,有的配上“兔奶奶”。(PPT出示兔爺)師:兔爺是由用泥土塑型再配上鮮艷的顏色手工制作而成,因為它寓意健康幸福直到今天在北京兔爺還是深受很多人喜愛。2.像兔爺這樣由我們先輩遺留下來既好玩又寓意深刻的玩具還有很多很多,今天就由兔爺帶領我們去民間找找他的伙伴們吧!板書:10、民間玩具3. 引導學生觀察兔爺騎著什么?邊引導邊說:大象,想、祥……吉祥,接著出示騎著葫蘆的兔兒爺,并出示三個詞語(幸福、服了你、),請學生來猜二、觀視頻,說由來與寓意1.下面請欣賞這一段視頻,請你們思考:“視頻中是介紹的是什么?它又是用什么做的?你知道它的一些故事嗎?”學生觀看視頻2.師提問,引導學生從風箏材料、制作方法以及寓意方面來說。師小結:風箏,是由紙,竹簽等材料手工制作而成,相傳在春秋戰國時期,墨子就用木頭來制作,稱為木鳥,但飛一天就飛不起來了,僅被用來軍事傳遞消息等,后來到了唐宋時期,造紙業的發達,人們知道用紙糊來制作風箏,慢慢的就變成了我們現在手中的娛樂玩具,有這樣一首古詩“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可以看出對風箏的喜愛!3.出示帶有魚和荷花的風箏請學生來選擇對應的詞語(和氣生財、福壽連連、年年有余)請你們來猜猜,這代表著什么?三、玩玩具,生質疑1.師:老師這樣還來了一位新朋友,瞧!(師用手指套著木偶)你們想知道我是誰嗎?有什么問題要問我嗎?2.生質疑,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概況寫出材料、由來、造型……四、賞一賞,說理由1.師出示泥咕咕實物,并播放錄音“孩子們,別找啦,是我在叫,我叫泥咕咕,別看我是泥做的,我可是一只布谷鳥,通過民間藝人精湛的技藝,夸張的把能飛的我,變成現在色彩鮮艷能拿在手里玩的泥咕咕,我可愛嗎?”2.師:誰來試試吹一吹,喜歡嗎?3.其實不僅布谷鳥可以做成吹的響的泥咕咕,還有……看!十二生肖在民間藝人的手中,也可以用泥來做,而且吹得響!這么多的泥咕咕,你們發現沒有?他們的顏色?4.師小結:泥咕咕的造型簡單、可愛,通過民間藝人的雙手,夸張地把我們身邊的小動物,都穿上黑底彩紋大衣,而且還吹得響!五、說特點,涂顏色1.接下來,請你結合布谷鳥的介紹,用美術語言說說布老虎的造型與色彩。2.下面就請小朋友們從我們看過的布老虎或者其他民間玩具中選出幾種常用顏色,來進行填色,注意顏色要鮮艷!3.學生開始嘗試練習填色,師巡回指導。4.講評、展示作業,師生互評六、玩一玩,談感受1.你們想不想看看桌上襯布下面是什么呢?請你們掀開襯布,玩一玩這些玩具,并且邊玩邊互相介紹下這個民間玩具,可以從造型、材料、色彩方面來分析。因為這些民間玩具來之不易,希望大家能夠輕拿輕放,愛惜他們。2.學生玩玩具,教師巡回指導。3.學生介紹:師:你的知識可真豐富,這是我們湖南最具特色的民間玩具,是用粽葉或其他葉子手工編織而成,在夏老師小時候經常拿來玩,有很多老人會編,現在你們能經常見到嗎?生:不能。不過在旅游景點能看到。4.師小結:是的,像棕編、皮影、木偶等等玩具這些民間藝術都是我們前輩們的智慧結晶,現在很多地方都找不到這些民間玩具,民間藝術也將面臨失傳的結果,在這里,夏老師希望大家能夠愛護他們,保護他們,并將他們發揚和傳承下去!好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