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站立的折紙動物》教案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對站立的折紙動物的研究與制作,使學生初步掌握動物立體造型的一般規律,提高動手能力。過程與方法目標:對動物的造型表現進行適當的夸張與裝飾,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對動物的了解與制作,培養學生對動物的喜愛之情。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基本的折、剪、畫、貼等方法制作能站立的動畫。難點:啟發學生思維,舉一反三,根據多種不同的構思進行設計和制作。教學方法 引導法、游戲法、示范法課時 1課時教學準備 課件、各種折紙動物實物若干、各種質地較厚的彩色紙、剪刀、膠水等教具準備 各種質地較厚的彩色紙、剪刀、、雙面膠、膠水等教學過程謎語導入1.猜謎【PPT】耳朵長,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飯(打一動物名)【兔子】粽子臉,梅花腳,見人就叫,愛看家門(打一動物名)【狗】頭胖腳掌大,像個大傻瓜,四肢短又粗,愛穿白大褂(打一動物名)【熊貓】介紹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名稱、外形、色彩)欣賞感知欣賞動物雕像《家園》等作品。師:觀察動物雕塑作品,你有什么感受?比較賞析師:折紙動物和雕塑作品相比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自主探究探究制作方法讓紙片站立起來的方法制作過程【視屏賞析】教師在側講解制作過程。分析“大象”外形的變化和表現方法。取其精華,納為己用欣賞同齡人的作品,分析比較。師:說一說,他們是怎么制作的? 你自己最想做的“站立的折紙動物”是怎么樣的?創作表現(一)作業要求:1.通過折、剪、畫、貼等方法制作能站立的動物 2.與同學們合作完成一個“動物樂園”學生自我創造,教師巡視輔導。教師示范不同的制作方法。展示評價師:說一說,誰制作的站立的折紙動物有新意?(好的作品,放到教師的“動物樂園”里)總結與拓展師:今天我們通過折、剪、畫、貼等方法制作能站立的動物。為了將我們喜愛的小動物分享給別的小朋友,所以每年的10月04日是世界動物日。我們要愛護小動物!板書設計: 站立的折紙動物 制作方法:折 展示區: 剪 畫 貼教學反思:美術課《站立的折紙動物》——在延小的第一次公開課這是“設計·應用”領域的美術課,主要培養學生形成設計意識和提高動手能力。本課教學內容是孩子們所熟悉和喜愛的動物,畫出各種小動物的形象,對學生來說難度不大。難的是本課是學生由平面制作過渡到立體制作的一個練習。我在教學中利用這個難點作為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能力培養的突破口。課上出示范作,吸引學生好奇心,利用提問,引導學生自己動腦解決“動物為什么能站起來”的問題,并通過講解演示教會學生運用剪、折、畫的方法制作一個會站立的動物。將畫在紙上的動物經過設計制作變成能站立的折紙動物。這一階段學生要解決畫、剪、裝飾三個問題,其中畫與剪的難度大,一些粗心或能力弱的學生往往在繪畫時會忽視折紙的開口邊與封口邊的區別,不注意將動物身體的連接處畫在折線邊,這樣的后果是剪下來動物是獨立的兩半,無法成為立體的折紙動物。“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雖然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不都是一帆風順的,難免會讓學生走一些彎路,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得以實現,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培養,課堂上鼓勵學生創新,因為如果學生過分依賴教師,會造成思維方式的單一性、封閉性。但時間的調控還存在著不足,拓展時間不足,會讓孩子不能合理的發散思維。這點需要改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