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變形的魅力教學內容:湘美版小學四年級美術下冊第二課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發展想象與個性化創造能力。2、技能目標:學習人物變形畫的表現方法。3、情感目標:養成關注學習,勤動腦的學習習慣。教學重點: 人物變形畫的表現方法。 教學難點: 通過對事物整體外形變化的關注,創造獨特的新形象。 教具準備: 彩色卡紙、畫好變形后臉部線條的作業紙、相框。 學具準備: 彩色作業紙、2B鉛筆、 教學過程: 一、猜圖激趣導出課題1、大屏幕上滾動的這些圖片你們都熟悉嗎?孫悟空、超級飛俠、千手觀音、變形金剛《吶喊》同學們都不太了解,后面介紹2、這些圖片上的人物形象都分別有什么共同的本領和不同點呢?共同點是:會變形。不同點是:形象不同3、猜圖:提問:瞧,這里發生了什么?引導學生將圖片倒置后再觀察,原來是水中的倒影。2.揭題:這些變化的視覺形象給予我們許多想象和創造的啟示。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大膽進行創造,來體味變化的魅力吧! 課件出示:教材主圖(水中倒影圖)二、體驗感受探究變形1.尋找變形形象:提問:你還知道我們生活當中有哪些變形現象呢?學生交流,了解哈哈鏡中、金屬杯上、玻璃幕墻里的物像等變形現象。2.體驗變形過程:教師吹氣球,引導學生觀察氣球吹大后表面圖案發生了什么的變形。再將氣球拉長、壓扁,展示圖案變長、變扁等變形效果。師(總結):孩子們,通過觀察,我們認識了彼此;通過觀察,我們認識了世界,增長了知識。由此可見,觀察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能力,同學們都要注意培養自己用心觀察的能力。 今天我們的學習就與觀察密不可分。 三、課堂探究 介紹蒙克的《吶喊》同學們,在生活中還見到過哪些產生變形的現象呢?生:哈哈鏡前人的形象發生了變化。 生:汽車后視鏡里人的形象發生了變化。 生:透過盛水的杯子,發現杯子里的筷子像折斷了一樣。 生:透過魚缸看見魚好像變大了。 …… 學生回答后,課件出示生活中常見的變形現象。 四、大膽創作畫一幅變形的人物畫拿出準備好的彩色卡紙和鉛筆,先用剪刀剪出哈哈鏡的形狀,用鉛筆大膽的創作,夸張人物形象,制作出變形的效果。 師:選擇畫的效果好的同學的作品,讓孩子說一下自己抓住哪些特點來畫的。 生:我的眼睛變得特別大,所以,我突出了這個特點。 …… 師: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變化時我們要把握的要點是什么? 生: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進行夸張。 師:對,變形時,我們就是要抓住人物臉上或者是體型上最突出的那一點,進行夸張。(完成板書) 5、鞏固訓練:提出作業要求,完成作業。 師:現在我們就用這些表現方法,抓住你好朋友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完成今天的作業。 作業要求:觀察小組內好朋友的臉,捕捉他的特征,用變形的方法畫出他的臉。 6、展示作業,多元評價。 學生完成作業后,貼在黑板上預先制作好的相框內,效果很好,評價時抓住以下兩點:先讓學生猜猜畫的是誰?從哪兒看出來的? 讓被畫的同學提意見,做哪些改正會更好。 7、教師小結,拓展延伸。 板書設計變形的魅力剪刀、彩色卡紙、鉛筆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