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紙品樂陶陶》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掌握紙繩、紙團粘貼畫的方法技能,能制作一幅裝飾畫。2、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分析、討論、評述等方式,讓學生了解單個物體組拼成圖案的形式美法則及淺顯的藝術規律。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開拓學生的藝術視野,豐富學生的藝術表現手法,培養學生細致耐心的習慣。教學重點:用不同的方法搓紙繩,揉紙團,并創作出構圖精美,色彩鮮艷的裝飾畫。教學難點:合理、巧妙的運用紙繩、紙團。教學用具:范作、皺紋紙。教學過程:一、感知材料,欣賞導入。1、師:同學們,今天呢我們學習第四課制品樂陶陶請欣賞這幾幅畫(PPT展示)看過這些畫你覺得有哪些特點呢?(簡潔大方,顏色鮮艷,裝飾感強)老師今天將這幾幅畫帶到了現場,你們摸摸再觀察一下它們有什么特點(教師展示作品,學生欣賞)。生從顏色的搭配,制作的材料,以及紙的形態入手說一說裝飾畫的構成。設計意圖:讓孩子們通過摸一摸,說一說開動腦筋了解紙在畫面中的變化以及藝術的表現形態,初步了解裝飾畫的構成。二、欣賞探究制作思路1. 教師范畫(葫蘆),學生觀察并說出葫蘆由幾個部分組成(葉片,葫蘆,樹干,藤蔓)并說一說這些都用什么形態的紙表現更好?探究紙繩、紙團拼貼成畫的方法。三、示范制作,講解步驟。1、教師出示制作步驟,學生思考并制作。(1)構思畫草圖:圖案要飽滿居中。(以葫蘆為依據演示構圖的合理)(2)搓紙條:紙條要粗細均勻,不易松散。(教師和學生合作演示紙繩的搓法)(3)揉紙團:紙團要大小一致。(紙條大小一樣,揉的紙團也就一樣大。)(4)涂膠:用膠水或膠棒均勻地涂在所畫圖形的線上。(要均勻,可用雙面膠帶貼)(5)粘貼:將紙繩或紙團牯貼在所涂膠的部位,并將其輕壓粘牢,示范時結合采用單線貼和團線貼法。2、強調:膠水應涂在卡紙上;紙繩盤繞方法。3、出示兩幅作品,對比評析,了解構圖方法。四、創作表現1、談談自己的創作設想2、學生自主表現3、教師巡視指導五、展示評價1、將學生作品展示在展板上,學生自評、互評。2、教師總結,收集作品。六、作品欣賞,生活中的點,線,面。1.法國點彩派的創始人修拉的作品。2.生活中點線的應用。設計意圖:提供點彩派大師的繪畫作品用于欣賞,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然后在生活中發現這些點線的構成形式。板書設計:紙品樂陶陶制作過程:起稿搓紙條揉紙團涂膠粘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