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年級 主備人學習內容 盤泥條 授課時間學 習目 標 1.掌握泥條盤筑的方法并進行陶藝創作。2.在學習活動中,提高泥塑技能和簡單的立體造型能力,發展形象思維、創新意識。3.體會玩陶的樂趣,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衛生習慣。學 習重 點難 點 1.學習、運用泥條盤筑的方法制作手形或足形器皿。2.大膽想象,敢于表現和創造,作品有個性。學習用具準 備 教具:范品,示范用的彩泥、工具,作品展示臺。學具:彩泥,墊布,墊板,刻畫工具等。學習過程 二次備課一、欣賞入手,導出課題:1.欣賞盤泥條的陶藝作品,感受盤泥條的獨特魅力。先看課件中的圖片,再看盤泥條的作品,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泥條盤筑的陶藝作品與以往做的陶藝作品有什么不同感覺 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2.教師小結:這些樸質、有趣的陶藝作品都是以泥條成型的方法制作而成的。3.呈現課題。二、方法探究,掌握技法1.搓泥條。比賽激趣:(1)教師提問:哪位同學會搓泥條 誰能搓出粗細均勻、長長的泥條 (2)請五位同學上講臺來嘗試,一分鐘內看誰按要求搓的泥條又長又均勻。(3)集體評議。(4)泥條搓得好的同學在集體中介紹自己的經驗。(5)教師小結方法,并演示搓泥條的要領:先用雙手手掌來回搓泥團,使其搓成柱狀,再向左右方向搓成粗細均勻的泥條。搓泥條的過程中注意力度適當,以防泥條斷裂。可先用力搓,搓到一定程度后,就要慢慢地搓、輕輕地搓,哪里較粗,就把手掌放在哪里輕搓。邊搓邊觀察泥條的粗細是否均勻,并及時調整。2.盤泥條。先做一塊圓形泥底板,在泥底板邊緣涂一圈泥漿,將第一根泥條黏合在底板上;第二根泥條的前端與第一根尾端黏合后,繼續盤筑,每盤筑一圈后,可用手指壓合已盤筑的泥條,使之粘連牢固,達到一定高度后拍打整形。如果制作的作品形體較大,或準備的泥料較濕,在制作過程中會容易引起塌陷,因此在作品制作到一定高度后要稍作停頓,在口部需蓋上薄膜保濕,以保證后續盤筑中泥條能黏合,等下部已盤筑的泥條稍干后,再繼續盤筑造型。3.學生嘗試體驗。(1)嘗試用泥條盤出方形或圓形或三角形簡單器型。(2)反饋指導,解決出現的問題。4.裝飾美化可用泥條或泥片粘貼的方式對作品進行裝飾美化,也可以用牙簽等工具直接刻畫或幾種手法綜合運用。三、學生制作,教師指導1.提出作業要求:用泥條盤筑一個自己喜歡的生活器皿。要求作品制作得結實,造型新奇有趣。2.泥條盤筑作品欣賞,啟發思路。3.學生構思并制作。學生可以先構思,再制作,也可以依據制作實踐過程中的頓生靈感來創作。四、作品展示交流評價1.學生個體自由交流,互說感受。2.交流評析作品集中展示,師生互評。評價指標:(1)是否用泥條盤筑的方法制作了一件生活器皿。(2)泥條之間及器皿的部件黏合是否牢固、結實。(3)盤筑排列是否合理,裝飾物是否恰到好處。3.教師小結。板 書設 計 盤泥條搓泥條2.盤筑3.裝飾教學回顧/反思、教后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