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有趣的圖形》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了解甲骨文等象形文字的由來,以及它們與線條繪畫的關聯。 2、嘗試運用線條描繪事物的外形,在此基礎上進行概括和簡化,并裝飾成一幅有趣的畫。 3、感受象形文字的變化之美,體會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用線條描繪事物的外形,并裝飾成一幅有趣的畫。 教學難點:用簡潔的線條概括事物的特征。教學方法:觀察、示范、練習、指導等。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范畫、工具材料等。 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1、同學們,老師今天再帶你們去文字博物館,這里有很多奇特的文字,猜猜看,這兩個字是什么字?2、這就是我們最早的甲骨文,也是一個有趣的圖形,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有趣的圖形》。二、新授:1、課件出示甲骨文,以“馬”字為例,初步了解漢字與圖形的關系。2、播放動畫:漢字的演變。小結:多有趣的變化,聰明的老祖先們將復雜事物的樣子演變成了簡潔的線條,于是就有了今天的文字的模樣。(板書:簡潔的線條)3、小活動:給大象、鹿添畫典型特征。(板書:典型的特征)4、試一試:看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里畫出這頭牛?(教師示范)5、出示畢加索的牛,與老師畫作比較。總結強調:它最開始畫的都是寫實的,后來只畫肌肉,再后來只畫結構。6、播放《字的動畫》,讓學生明白用簡練的線條不僅可以表現一種或幾種事物,還可以表現有趣的故事。7、學生范作欣賞。三、學習活動:1、作業要求:試著用簡潔的線條描繪一件你喜歡的事物,并裝飾成一幅有趣的圖畫。2、強調:⑴線條概括圖形 ⑵ 抓住主要特征3、學生作業,教師巡回指導。四、作業展評:自評、他評、師評,獎勵。五、總結與拓展:1、有趣的手工作品欣賞。2、總結: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古人,用簡潔的線條創造了有趣的圖形,我們還可以從生活中去尋找更多的靈感,瞧,這些精美的手工藝品,它不僅有趣,還裝飾了我們的生活。六、板書設計: 7、有趣的圖形 (示范) (范作) 簡潔的線條 典型的特征(學生作品) (學生作品)七、教學反思:《有趣的圖形》這一課屬于“造型表現”的學習領域,它將古老的中國漢字放入美術課堂,它采用最簡潔的線條來表現事物最典型的特征,使人一看就能知道它代表的某個具體事物,重點采用簡潔概括的方法表現事物的特征,讓學生感受象形文字的變化之美,體會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值得反思:⑴怎樣將“有趣”貫穿整個課堂,本堂課的課題為“有趣的圖形”,既要讓學生了解中國的古文字,又要通過線條的變化來體現有趣,因此我在導入環節,設置情境導入,帶學生去博物館,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⑵教學重難點是否突破?這一節課的重點和難點都在于運用線條描繪事物的外形,并不斷的概括和簡化,我用馬字的外形特點及古人如何概括簡化為指導的重點,給大象和鹿添加典型特征,用簡潔的線條來畫牛,并且通過示范,讓學生回憶線條的不同類別,長的、短的、直線、曲線等,不足處是學生在練習后,教師沒有適當的引導和指正他們的錯誤,導致后面學生在繪畫創作的時候,還有很多同學沒有抓住事物的典型特征。總之,這次的教研活動讓我得到了很大的進步,不僅學習到了其他優秀老師的風采和優點,也對自己的教學課堂組織教學設計都有了全新的認識和提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