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版地理八下第六章第四節《祖國的首都—北京》第1課時教案教材分析 本節是本章的最后一節,是學習省區地理的具體體現,并且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每一個中國的公民都應該了解首都的基本狀況,課程標準也規定北京為必學區域。北京還是一個特大城市,教材通過對北京的介紹,使學生掌握了解一個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本節是中國區域地理省級區域的開始,通過本節的學習,學生掌握了城市區域學習的方法,學生才能更好地學習后面的內容,并且可以自學其他教材中沒有介紹的區域。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1)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積等及自然環境特征,學會運用地圖簡要評價北京的地理位置。(2)掌握北京的城市職能。2.過程與方法:(1)通過圖片了解北京的位置與范圍,古城與新城的變遷。(2)能夠利用各類地理信息,說出北京具備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城市職能的基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節學習,加深學生對祖國悠久歷史、深刻文化底蘊的認識,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國之情。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描述北京的位置、范圍。(2)說出北京的職能。。教學難點:運用地圖簡要評價北京的地理位置。教學方法 討論法、啟發式講述法、談話法、小組合作探究法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情景導入: 互動交流:出示奧運五環,提問:2022年冬季奧運會在哪里舉辦?請同學們欣賞中國北京冬奧會宣傳片——播放視頻,提出問題:1.你從視頻中觀看到了哪些信息?2.北京作為冬奧會的主辦地與自然環境有什么關系? 回答問題:在中國北京舉行帶著問題觀看視頻,與同學交流觀察到的信息和思考冬奧會的舉辦地選在北京的原因。 設置播放視頻,互動交流環節為探究北京激發學生的欲望活動一.讀圖歸納—定位置 1.互動提問:想一想:我們要了解北京的位置應該從哪幾個方面進行描述呢?補充:經緯度位置:找出主要的經緯線,描述所在的溫度帶。相對位置:相鄰的省級行政單位。海陸位置:所在的地形區,是否瀕臨海洋。2.引導學生自主完成:請根據圖中信息描述北京的地理位置。(教師提供——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和北京地圖)3.互動交流與歸納整理: 經緯位置: (40°N ,116°E),位于北溫帶,屬于暖溫帶。相對位置:東臨天津市,其余三面被河北省包圍海陸位置:位于華北平原的西北角,面臨渤海。 1.說一說:描述北京的位置可以從經緯度位置、相對位置、海陸位置等三個方面進行。2.說一說:看圖描述北京的位置。3.歸納整理:北京位于我國北方地區標畫出北京的經緯度。說出北京的人口和面積。 引導學生調用已有的知識歸納描述位置的方法,既能鍛煉學生對已有方法的應用,也能讓學生更系統的描述北京的位置。活動二.析圖發現—探環境 1.引導學生分析北京的氣候:(教師提供溫度帶圖和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2.引導學生分析地形圖,歸納北京的地形、地勢特征。提出問題:(1)地形特點:以 為主。(2)山脈:西— ,北— 。(3)地勢特點: 高 低。3.探究北京的河流:說出北京的主要河流,并分析地形與河流之間的關系?再次強調:地勢影響河流的流向;河流流向反映這個地區的地勢特征。4.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小組合作:分析北京成為古都的自然條件及城址變遷。出示問題:(1)閱讀教材地圖6.44,認識北京的自然條件和地理位置(注意從地形、緯度、地勢、河流、戰略等)方面討論。(2)閱讀圖6.45,分析北京古城城址的變遷(空間變遷過程、變遷與水源的關系)5.展示交流——分組展示:(1)從地形、地勢、河流待方面,討論北京自然地理條件的優勢。(2)鼓勵學生綜合信息簡要評價北京的地理位置。教師歸納:北京依山傍水,靠近海洋,進能攻,退能守,西面和北面有廣大的腹地,資源豐富,所以地理位置優越。(3)提問:自遼代以來,北京城城址在空間上是怎樣變化的?補充:舊城的空間范圍不斷擴大,空間分布上從遼南京城原址逐漸向北、向東擴展,至明清時又向南縮,至明清時期演變為“凸”字形。追問:分析北京古城城址變遷與水源的關系?拓展:而且不斷向大的河流和湖泊靠近,便于利用河流和湖泊進行生活用水的取用、運輸和防御等。 1.分析歸納: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溫多雨。春秋短,冬夏長。2.讀圖分析與交流整理3.讀圖與交流:(1)主要河流 。(2)大致流向: → 。(3)注入海洋: 。4.合作交流:讀圖分析,小組內交流,積極參與發言,說出自己的發現5.展示交流:(1)氣候:地處暖溫帶,氣候適宜,農業開發歷史悠久;河流:有河流流經,能夠提供水源、航運和防御之利;周圍地區能源、糧食等供應充足。地形:地形平坦開闊,周圍三面環山易守難攻;有對外聯系的通道,距海近,有便利的交通條件(2)說一說(3)讀圖分析變化:舊城的空間范圍不斷擴大觀察發現:無論北京古城城址怎樣變遷,始終靠近河流和湖泊。 認識北京的氣候、地形、河流等自然環境特征要注重方法的引領,以問題填空的形式降低難度開展小組合作,發揮學生自主能動性引導學生學會從圖中提取信息,學會讀圖,用圖活動三.舉例歸納—探職能 1.出示新中國成立的圖片和簡單的資料:1949年10月1日,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北京成為新中國的首都,成為我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2.提問:北京的這些職能主要體現在哪些機構和建筑上呢?3.展示第一組材料:出示中南海:黨中央國務院所在地;人民大會堂:全國人大常委會所在地;天安門:國家舉行重大慶典活動;提問:這些部門體現什么職能呢?4.展示第二組材料:請分析三幅圖分別說明了北京的哪種城市職能?——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國家大劇院拓展材料:展示位于北京的國家圖書館和中央電視臺、國家體育館、水立方、鳥巢等體現文化中心的部門。5.展示第三組材料:分析三幅圖分別說明了北京的哪種城市職能?拓展: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在北京舉行,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其國際交往中心的職能。 1.看圖,讀一讀2.自主說一說:3.展示交流:讀材料回答,這些都體現了北京是全國的政治中心4.析圖與互動交流:這些都體現了北京是全國的文化中心5.讀圖交流:這些都體現了北京是全國的國際交往中心 鼓勵學生“說”在交流中調動學生的生活知識,讓學生在合作中獲得新知課堂總結:課堂達標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于2020年5月22日在北京召開。讀圖,回答1~3題。1.若你是兩會的一名記者,你能夠準確介紹北京的位置嗎( )A.華北平原西北角 B.華北平原東北角C.瀕臨渤海 D.與河南省、天津市相鄰2.關于北京的自然環境,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全年溫和濕潤B.地形以山地為主C.春季多風,夏季多雨D.河流自東南流向西北3.若要給人大代表介紹北京悠久的歷史文化,應選( )A.故宮 B.人民大會堂C.鳥巢 D.中關村科技園4.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于2020年9月4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這也是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在線下舉辦的第一場重大國際經貿活動。吸引了來自148個國家和地區的1.8萬家境內外企業和機構參會。這體現了北京的職能是( )A.全國文化中心 B.全國經濟中心 C.全國政治中心 D.國際交往中心5.2020年5月,我國全國人大會議和全國政協會議(簡稱“兩會”)在北京隆重召開,體現的北京主要城市職能是( )A.政治中心 B.經濟中心 C.文化中心 D.交流中心 隨堂練習,鞏固基礎,課堂達標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8張PPT)第六章 北方地區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4節(1)祖國的首都—北京情境導入中國——北京2022年冬季奧運會在哪里舉辦?情境導入1.你從視頻中觀看到了哪些信息?2.北京作為冬奧會的主辦地與自然環境有什么關系?學習目標通過閱讀教材圖文資料,認識北京作為政治文化和國際交往中心的城市職能。使用地形圖說出北京的位置、范圍。并通過課堂活動能夠對簡要評價北京的位置。講授新課想一想:我們要了解北京的位置應該從哪幾個方面進行描述呢?經緯度位置:找出主要的經緯線,描述所在的溫度帶。相對位置:相鄰的省級行政單位。海陸位置:所在的地形區,是否瀕臨海洋講授新課請根據圖中信息描述北京的地理位置。40°N116°E北京位于我國北方地區講授新課40°N116°E經緯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位于 平原的西北角,面臨 海。東臨 市,其余三面被 省包圍。(40°N ,116°E),位于北溫帶,屬于暖溫帶。華北渤天津河北歸納北京的地理位置:面積:1.68萬平方千米人口:1961.9萬講授新課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溫多雨。春秋短,冬夏長。探氣候講授新課1.地形特點:以 為主。2.山脈:西— ,北— 。3.地勢特點:高 低。說地形燕山軍都山西山華北平原請根據圖中信息歸納北京的地形地勢特征。平原西山軍都山西北東南探河流說出北京的主要河流,并分析地形與河流之間的關系?1.主要河流:。2.大致流向:→ 。3.注入海洋:。永定河、溫榆河、潮白河西北東南渤海地勢——河流流向影響講授新課講授新課小組合作:分析北京成為古都的自然條件及城址變遷。閱讀圖6.45,分析北京古城城址的變遷(空間變遷過程、變遷與水源的關系)閱讀教材地圖6.44,認識北京的自然條件和地理位置(注意從地形、緯度、地勢、河流、戰略等)方面討論。講授新課1.從地形、地勢、河流待方面,討論北京自然地理條件的優勢。氣候:地處暖溫帶,氣候適宜,農業開發歷史悠久;地形:地形平坦開闊,周圍三面環山易守難攻;有對外聯系的通道,距海近,有便利的交通條件。河流:有河流流經,能夠提供水源、航運和防御之利;周圍地區能源、糧食等供應充足。講授新課北京依山傍水,靠近海洋,進能攻,退能守,西面和北面有廣大的腹地,資源豐富,所以地理位置優越。請綜合信息簡要評價北京的地理位置。平原地區山地地區山地地區講授新課2.自遼代以來,北京城城址在空間上是怎樣變化的?舊城的空間范圍不斷擴大,空間分布上從遼南京城原址逐漸向北、向東擴展,至明清時又向南縮,至明清時期演變為“凸”字形。凸講授新課分析北京古城城址變遷與水源的關系?無論北京古城城址怎樣變遷,始終靠近河流和湖泊,而且不斷向大的河流和湖泊靠近,便于利用河流和湖泊進行生活用水的取用、運輸和防御等。講授新課1949年10月1日,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北京成為新中國的首都,成為我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講授新課中南海黨中央國務院所在地人民大會堂:全國人大常委會所在地天安門國家舉行重大慶典活動請分析三幅圖分別說明了北京的哪種城市職能?1.政治中心講授新課北京高等院校120多所,科研院校170多個,各類博物館120多個,另外還包括國家級文藝團體、國家級新聞出版單位等。2.文化中心請分析三幅圖分別說明了北京的哪種城市職能?講授新課全國藏書最多的國家圖書館中國國家圖書館:館藏書籍3119萬冊,其中古籍善本有200余萬冊,是亞洲規模最大的圖書館,居世界國家圖書館第三位。中央電視臺中國重要的新聞輿論機構,是黨、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中國重要的思想文化陣地,具有傳播新聞、社會教育、文化娛樂、信息服務等多種功能。講授新課鳥巢水立方國家博物館講授新課北京有130多個外國大使館北京有17個國際組織和地區代表機構北京有約7000家外國機構、企業和跨國公司代表機構北京有約200個外國新聞駐京紀者站3.國際交往中心請分析三幅圖分別說明了北京的哪種城市職能?講授新課亞太經合組織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該組織為推動區域貿易投資自由化,加強成員間經濟技術合作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亞太區內各地區之間促進經濟成長、合作、貿易、投資的論壇。課堂小結祖國的首都——北京地理位置位于暖溫帶、中緯度位于華北平原的西北部、西、北靠山被河北、天津包圍面積、人口自然環境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河流—西北流向東南職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隨堂訓練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于2020年5月22日在北京召開。讀圖,回答1~3題。1.若你是兩會的一名記者,你能夠準確介紹北京的位置嗎( )A.華北平原西北角B.華北平原東北角C.瀕臨渤海D.與河南省、天津市相鄰A隨堂訓練2.關于北京的自然環境,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全年溫和濕潤B.地形以山地為主C.春季多風,夏季多雨D.河流自東南流向西北3.若要給人大代表介紹北京悠久的歷史文化,應選( )A.故宮 B.人民大會堂C.鳥巢 D.中關村科技園CA隨堂訓練4.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于2020年9月4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這也是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在線下舉辦的第一場重大國際經貿活動。吸引了來自148個國家和地區的1.8萬家境內外企業和機構參會。這體現了北京的職能是( )A.全國文化中心 B.全國經濟中心C.全國政治中心 D.國際交往中心5.2020年5月,我國全國人大會議和全國政協會議(簡稱“兩會”)在北京隆重召開,體現的北京主要城市職能是( )A.政治中心 B.經濟中心 C.文化中心 D.交流中心DA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版地理八下第六章第四節《祖國的首都—北京》第2課時教案教材分析 本節是本章的最后一節,是學習省區地理的具體體現,并且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每一個中國的公民都應該了解首都的基本狀況,課程標準也規定北京為必學區域。北京還是一個特大城市,教材通過對北京的介紹,使學生掌握了解一個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本節是中國區域地理省級區域的開始,通過本節的學習,學生掌握了城市區域學習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學習后面的內容,并且可以自學其他教材中沒有介紹的區域。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1)能利用資料說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條件、歷史文化傳統和城市職能,并舉例說明城市建設的成就。(2)讓學生學會了解一個城市的基本認識方法和思路。 2.過程與方法:(1)通過課堂合作探究結合直觀的圖文資料,了解北京的歷史文化傳統。(2)閱讀教材圖文資料,通過課堂活動、小組討論,認識北京的新變化,能舉例說出北京城市建設成就。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情感;培養學生合理發展區域的意識。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根據城市的歷史條件處理城市建設中“傳統”與“現代”,“發展”與“保護”的現實矛盾。教學難點:學會根據城市的歷史條件處理城市建設中“傳統”與“現代”,“發展”與“保護”的現實矛盾。教學方法 小組討論法、讀圖分析法、講授法、資料分析法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情景導入: 播放視頻《北京著名景點欣賞》提出問題:1.你從視頻中觀看到了哪些景點?2.這些景點反映了北京什么樣的職能呢? 帶著問題觀看視頻,說出所觀所感 學生帶著問題觀看視頻,為探究北京做鋪墊活動一:游名勝談變化—細說古城 1.課件出示北京城的歷史變化,引導學生通過了解北京的發展,從而知道北京市我國著名的古都和歷史文化名城,擁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2. (承接)悠久的歷史為北京留下了無數的名勝古跡。提出問題:同學們,你知道北京有哪些著名的名勝古跡?3.引導學生展示交流: 補充與拓展:(1)前門大街是老北京最繁華的商業街,有許多中華老字號。近年來,經過大規模的修繕政治,前門大街恢復了民國初年的風貌。 (2)南鑼鼓巷是我國現唯一完整地保存著元大都里坊風貌的傳統民居區,是最富有老北京風情的街巷。 (3)天壇: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豐登之場所。(4)明十三陵:是明朝遷都北京后13位皇帝的皇家陵寢的總稱。師生共同總結:長城、明清故宮、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頤和園、天壇、明十三陵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4.提問:北京有哪些有特色傳統文化的建筑呢?出示圖片,進行總結:北京城中體現歷史文化傳統的四合院、胡同、牌樓等令人流連忘返。 5.引導學生利用北京城區的變化討論:北京舊城的城市布局。 追問:思考:北京舊城為什么會這樣布局?6.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以故宮為例了解北京名勝古跡的保護。——近年來,參觀北京故宮的游客數量劇增,給故宮保護帶來了很大壓力。對于下面的建議,說說你的看法。(1)提高門票價格(2)限制每天的門票銷售數量(3)提倡文明、環保的游覽行為(4)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虛擬旅游共同交流:(4)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虛擬旅游可以提前了解名勝古跡,但是不能取代實地的參觀。 1.閱讀北京的發展歷史,總結北京的建城史和建都史。2.發現與交流: 八達嶺長城、明清故宮、頤和園、天壇、明十三陵、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3.展示與交流(1)北京故宮又名紫禁城,是明、清兩朝的黃宮,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筑群。現為故宮博物館,是我國文物收藏最豐富的博物館。(2)頤和園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它集中了中國古典建筑的精華,容納了不同地區的園林風格,堪稱園林建筑博物館。 4.說一說:知道北京四合院、胡同等。5.說一說,結合課本和搜集到的資料進行探討。6.小組合作學習:(1)提高門票價格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效果不會很明顯,也加重了游客的負擔。(2)限制每天的門票銷售數量可以有效保護故宮。(3)游客文明、環保的游覽行為是保護名勝古跡的關鍵 簡單的梳理北京的發展史,為理解北京成為歷史古城做好鋪墊課堂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鍛煉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表達展示的能力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學習,促進學生的交流與學習參與活動二:感悟現代氣息—游歷新城 1.出示圖片:新中國成立以來,發展速度不斷加快,改革開放之后,城市建設日新月異;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一個個新區不斷涌現。(承接)北京的現代化體現在哪些方面?2.引導學生說一說,讀一讀。——認識北京的重點功能區(1)中央商務區是一個城市現代化的象征與標志,一般位于城市的黃金地帶。是北京最富有活力和最具有現代化氣息的地區。(2)金融街是對我國金融業頗具影響力的金融中心區,擁有中國人民銀行等眾多銀行和我國最高金融決策和監管機構。3.北京的現代化還體現在交通上——認識北京現代化立體化交通網絡(1)出示北京的交通線路圖,提問:觀察北京的交通線路圖,你發現了什么?總結:北京市區形成了環形加放射狀的快速道路網,環形公路把主要放射狀交通干線連接起來,放射狀交通干線便捷了中心城區的對外聯系(2)出示北京軌道交通線路圖,引導學生觀察思考。(3)展示北京的鐵路和首都國際機場。4.活動拓展:(一)認識北京的現代化下面是生活在北京的一些中學生對城市現代化的體會。結合你的認識和感受,說說你對城市現代化的理解。(1)從我家去學校路途雖然較遠,但是我乘坐地鐵上學從來沒有遲到(2)我居住的小區已經鋪設了寬帶網,其可以在家里享受極速“沖浪”的網上愉悅。(3)現在,在北京主要的道路兩側、大廈周圍、小區的各個角落都能見到滿眼的綠色,綠地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二)活動二:閱讀下列材料,針對“ 四合院和胡同是拆除還是保護”這一議題,提出你的觀點,并說明理由。(1)我家居住的四合院就是一個大雜院。這里擁擠不堪,衛生條件差,房屋年久失修,交通也不方便。我們希望能盡快改善居住條件和居住環境。(2)我去過世界上許多著名城市,北京吸引我的不是現代化的高樓大廈,而是體現老北京特色的四合院和胡同。(3)過去,我們拆掉了北京的城墻。現在我們要避免犯同樣的錯誤。四合院和胡同承載著北京的傳統文化,是北京特有的城市風貌。5. 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北京——古老與現代交相輝映—發展與問題圖文展示北京的傳統建筑與現代建筑,文化特色與時代風貌相結合6.引導學生思考:想一想:新北京、新定位該怎樣做?為了實現目標,國家和人民做了哪些努力?(1)為改善城市環境質量,北京把大型鋼鐵企業“首鋼”遷出北京。“首鋼”舊址改建成首鋼工業遺址公園,成為北京西部綜合服務中心和后工業文化傳譯產業區。(2)為建造宜居城市,北京在城市中心打造了一批開放的街心公園、綠地和廣場。皇城根遺址公園南北長2.4千米,在紫禁城和王府井商業街之間構筑了一條綠色走廊。 1.圖文結合,感悟北京是一個現代化大都市2.說一說,讀一讀。(1) 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初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我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王府井商業街擁有眾多的大型商場,具有數百年悠久歷史的著名商業區3.觀察與發現:(1)北京市區交通四通八達,形成了網狀的交通網絡,方便人們的出行(2)說一說:城市軌道交通也很發達,并且已初步建設成網。(3)總結:北京是全國最大的鐵路交通樞紐和國際航空港4.閱讀思考與交流評價:(1)材料一體現了北京的交通設施建設的現代化(2)材料二體現了北京的信息化(3)材料一體現了北京的綠地與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活動二探討總結:北京在城市建設發展中,注意在保持舊城基本布局和原有風貌的基礎上,一些重要的四合院、胡同和特色街區得到保護和修繕。同時還興建了一些現代建筑。漫步北京街頭,可以看見傳統建筑和現代建筑交相輝映,既具文化特色,又顯時代風貌。5.圖文結合,感受北京的現代氣息與古文化并存的格局6.認識北京的發展方向:國家首都、世界城市、 文化名城 、宜居城市 圖文結合,了解北京的重點功能區,從而深入感受北京的現代化對學生的觀察與發現,教師要及時評價和補充,使學生獲得科學、有序的地理知識設置活動討論,既能對所學的新知識進行鞏固,也能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北京現代化大都市的體現通過活動和材料的思考探究,建立正確對待傳統文化項目的觀念課堂總結:拓展應用 想一想,為什么說北京四合院與自然環境的天作之合?北京四合院之所以有名,在于它的構成有獨特之處,比如"坐北朝南"、"四圍合一"等。在中國傳統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出示地圖,引導學生思考:線索1:坐北朝南北京地處北半球中緯度,陽光從南面照射過來,這就決定了合院的采光取向,進而形成“面南”意識。此外,受季風影響,這里冬季盛行偏北風,夏季盛行偏南風,四合院建筑也自然而然地以坐北朝南作為它的最佳方位選擇。線索2:四圍合一是北方民居的代表,一般來說平原(地形)地區,地勢平坦開闊,寬敞的院落有利于采光。由于四合院的地勢在總體安排上往往是西北高東南低,水自西北向東南流。這樣一來,東南的排水作用就凸顯出來,四合院的院門就設計在東南方位。 讓學生體會學有所用,鍛煉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究的興趣課堂達標 1、下列屬于北京特色文化的是( )A、四合院、京劇 B、窯洞、腰鼓 C、高腳屋、孔雀舞 D、雕房、鍋莊舞2、北京既是歷史悠久的古城,又是現代化的大都市。關于北京的敘述,正確的是( )A.北京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名勝古跡有長城、頤和園、鳥巢等B.體現歷史文化傳統的四合院應該全部拆除C.中央商務區屬于北京的重點功能區D.市區形成了放射狀的快速道路網3.為朝著“國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標邁進,北京的環境要全面改善,下列措施不恰當的是( )A.北京實現城區綠色覆蓋率達到48%B.北京市投入巨額資金將工業企業遷出中心市區C.對重要旅游景點的古跡全部進行拆建D.大部分場館的建設將考慮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4.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北京市可持續發展的是( )A、利用名勝古跡發展旅游業 B、在城區大量開采地下水C、山區砍伐林木,增加耕地面積D、鼓勵外低人口遷入,擴大城市規模 隨堂練習,鞏固基礎,課堂達標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5張PPT)第六章 北方地區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4節(2)祖國的首都—北京情境導入1.你從視頻中觀看到了哪些景點?2.這些景點反映了北京什么樣的職能呢?學習目標閱讀教材圖文資料,通過課堂活動、小組討論,認識北京的新變化,能舉例說出北京城市建設成就。通過課堂合作探究結合直觀的圖文資料,了解北京的歷史文化傳統。講授新課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約70萬年前)燕、薊都城(3000多年前)秦、漢、隋、唐、宋北方重鎮遼南京 (938年)金中都 (1153年)元大都 (1272年)明北平 (1368年)明、清北京 (1403年)陪都國都全國政治中心看歷史長河中的北京變化北京市我國著名的古都和歷史文化名城,擁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講授新課悠久的歷史為北京留下了無數的名勝古跡。你知道哪些著名的名勝古跡?發現:八達嶺長城、明清故宮、頤和園、天壇、明十三陵、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講授新課北京故宮又名紫禁城,是明、清兩朝的黃宮,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筑群。現為故宮博物館,是我國文物收藏最豐富的博物館。頤和園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它集中了中國古典建筑的精華,容納了不同地區的園林風格,堪稱園林建筑博物館。講授新課前門大街是老北京最繁華的商業街,有許多中華老字號。近年來,經過大規模的修繕政治,前門大街恢復了民國初年的風貌。南鑼鼓巷是我國現唯一完整地保存著元大都里坊風貌的傳統民居區,是最富有老北京風情的街巷。講授新課天壇: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豐登之場所。明十三陵:是明朝遷都北京后13位皇帝的皇家陵寢的總稱。講授新課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長城長城、明清故宮、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頤和園、天壇、明十三陵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講授新課傳統文化建筑郡王府牌樓四合院胡同北京城中體現歷史文化傳統的四合院、胡同、牌樓等令人流連忘返。講授新課北京聚成分內城和外城,其格局形成于元、明兩代。北京舊城是在元朝的大都城基礎上改建完成的。明朝初年縮減了大都城的北城,1553年,又在城南加筑了外城,使舊城呈現獨特的“凸”字形輪廓。一條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的長約8千米的中軸線縱貫舊城南北,紫禁城、皇城、內城和外城的建筑,都沿這條中軸線呈對稱分布。說一說北京舊城的城市布局講授新課作為皇宮的紫禁城居于舊城的中心,體現了“普天之下,唯我獨尊”的帝王思想。面向南方是舊城布局的主導方向,這既有利于居室避寒采光,又體現“面南而王”的傳統觀念。北京舊城方方正正,街道縱橫交錯,全城布局均衡對稱,堪稱我國歷代都城規劃和建設的代表作。思考:北京舊城為什么會這樣布局?講授新課提高門票價格限制每天的門票銷售數量提倡文明、環保的游覽行為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虛擬旅游近年來,參觀北京故宮的游客數量劇增,給故宮保護帶來了很大壓力。對于下面的建議,說說你的看法。以故宮為例了解北京名勝古跡的保護。講授新課游客文明、環保的游覽行為是保護名勝古跡的關鍵限制每天的門票銷售數量可以有效保護故宮提高門票價格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效果不會很明顯,也加重了游客的負擔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虛擬旅游可以提前了解名勝古跡,但是不能取代實地的參觀。講授新課現代化的大都市新中國成立以來,發展速度不斷加快改革開放之后,城市建設日新月異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一個個新區不斷涌現。講授新課1.認識北京的重點功能區是一個城市現代化的象征與標志,一般位于城市的黃金地帶。是北京最富有活力和最具有現代化氣息的地區。中央商務區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初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我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關村講授新課王府井商業街擁有眾多的大型商場,具有數百年悠久歷史的著名商業區。金融街是對我國金融業頗具影響力的金融中心區,擁有中國人民銀行等眾多銀行和我國最高金融決策和監管機構。講授新課2.認識北京現代化立體化交通網絡觀察北京的交通線路圖,你發現了什么?發現:北京市區形成了環形加放射狀的快速道路網,環形公路把主要放射狀交通干線連接起來,放射狀交通干線便捷了中心城區的對外聯系。講授新課城市軌道交通也很發達,并且已初步建設成網。講授新課中國首都國際機場北京是全國最大的鐵路交通樞紐和國際航空港北京高鐵北京的現代化除了體現在現代化的功能區和現代化的立體交通網絡,還體現在哪些方面?講授新課認識北京的現代化下面是生活在北京的一些中學生對城市現代化的體會。結合你的認識和感受,說說你對城市現代化的理解。從我家去學校路途雖然較遠,但是我乘坐地鐵上學從來沒有遲到我居住的小區已經鋪設了寬帶網,其可以在家里享受極速“沖浪”的網上愉悅。現在,在北京主要的道路兩側、大廈周圍、小區的各個角落都能見到滿眼的綠色,綠地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交通設施建設信息化綠地與環境保護講授新課我家居住的四合院就是一個大雜院。這里擁擠不堪,衛生條件差,房屋年久失修,交通也不方便。我們希望能盡快改善居住條件和居住環境。我去過世界上許多著名城市,北京吸引我的不是現代化的高樓大廈,而是體現老北京特色的四合院和胡同。過去,我們拆掉了北京的城墻。現在我們要避免犯同樣的錯誤。四合院和胡同承載著北京的傳統文化,是北京特有的城市風貌。閱讀下列材料,針對“ 四合院和胡同是拆除還是保護”這一議題,提出你的觀點,并說明理由。講授新課北京胡同老舍故居北京在城市建設發展中,注意在保持舊城基本布局和原有風貌的基礎上,一些重要的四合院、胡同和特色街區得到保護和修繕。同時還興建了一些現代建筑。漫步北京街頭,可以看見傳統建筑和現代建筑交相輝映,既具文化特色,又顯時代風貌。清醇王府大門錢市胡同講授新課3.古老與現代交相輝映—發展與問題傳 統 建 筑 與 現 代 建 筑傳統建筑現代建筑講授新課文 化 特 色 與 時 代 風 貌文 化 特 色時 代 風 貌講授新課“國家首都、世界城市、 文化名城 、宜居城市”想一想:新北京、新定位該怎樣做?傳統中軸:歷史文化核心區北中軸:體育文化南中軸:商業文化綜合區長安街:政治文化核心區城市發展,傳統的歷史文化建筑也要保護講授新課為改善城市環境質量,北京把大型鋼鐵企業“首鋼”遷出北京。“首鋼”舊址改建成首鋼工業遺址公園,成為北京西部綜合服務中心和后工業文化創意產業區。為建造宜居城市,北京在城市中心打造了一批開放的街心公園、綠地和廣場。皇城根遺址公園南北長2.4千米,在紫禁城和王府井商業街之間構筑了一條綠色走廊。課堂小結祖國的首都——北京歷史悠久的古城現代化的大都市三千年建成史、八百年建都史名勝古跡長城、故宮、頤和園、明十三陵、周口店猿人遺址傳統文化建筑:胡同、四合院城區建設交通建設重視歷史文化建筑的保護環境質量的改善發展方向:國家首都、世界城市、 文化名城 、宜居城市拓展應用北京四合院之所以有名,在于它的構成有獨特之處,比如"坐北朝南"、"四圍合一"等。在中國傳統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想一想,為什么說北京四合院與自然環境的天作之合?拓展應用結合北京的地理位置及氣候特點北京地處 半球中緯度,陽光從南面照射過來,這就決定了合院的采光取向,進而形成“面南”意識。此外,受季風影響,這里冬季盛行偏 風,夏季盛行偏 風,四合院建筑也自然而然地以坐北朝南作為它的最佳方位選擇。線索1:坐北朝南北北南拓展應用是北方民居的代表,一般來說 (地形)地區,地勢平坦開闊,寬敞的院落有利于采光。由于四合院的地勢在總體安排上往往是高東南低,水自西北向 流。這樣一來,東南的排水作用就凸顯出來,四合院的院門就設計在 方位。線索2:四圍合一平原西北東南東南結合北京的地形地勢及河流特點隨堂訓練1、下列屬于北京特色文化的是( )A、四合院、京劇 B、窯洞、腰鼓C、高腳屋、孔雀舞 D、雕房、鍋莊舞2、北京既是歷史悠久的古城,又是現代化的大都市。關于北京的敘述,正確的是( )A.北京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名勝古跡有長城、頤和園、鳥巢等B.體現歷史文化傳統的四合院應該全部拆除C.中央商務區屬于北京的重點功能區D.市區形成了放射狀的快速道路網AC隨堂訓練3.為朝著“國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標邁進,北京的環境要全面改善,下列措施不恰當的是( )A.北京實現城區綠色覆蓋率達到48%B.北京市投入巨額資金將工業企業遷出中心市區C.對重要旅游景點的古跡全部進行拆建D.大部分場館的建設將考慮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4.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北京市可持續發展的是( )A、利用名勝古跡發展旅游業 B、在城區大量開采地下水C、山區砍伐林木,增加耕地面積D、鼓勵外低人口遷入,擴大城市規模AC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6.4.1北京2022冬奧會申奧宣傳片.mp4 6.4.1祖國的首都—北京 教案.doc 6.4.1祖國的首都—北京.pptx 6.4.2北京景點欣賞.mp4 6.4.2祖國的首都—北京 教案.doc 6.4.2祖國的首都—北京.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