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版地理八下第六章第三節《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第2課時教案教材分析 黃土高原是中國重要的地形單元之一,作為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以黃土廣袤、水土流失嚴重著稱。學習本節課,學生可以知道黃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圍、地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認識黃土高原水土流失與自然條件和人類活動間的關系以及給人們生產、生活造成的危害;探索黃土高原生態環境的治理,樹立可持續的生態發展觀念。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1)運用圖文資料,分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及危害。(2)閱讀圖文資料,分析和歸納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 。2.過程與方法:閱讀圖文資料,積極參加探究活動,嘗試分析、歸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提升其讀圖、分析和歸納整理能力以及自主合作學習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后果及治理措施的探討,初步梳理人地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及危害。2.黃土高原生態環境的治理措施。教學難點: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及危害。教學方法 多媒體演示法、講授法、邏輯推理法、小組合作探究法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情景導入: 播放黃土高原視頻,回答問題:(1)視頻中老百姓反映了什么問題?(2)這種問題帶來什么樣的后果?(3)他們最大的愿望是做什么? 觀視頻回答問題 帶著問題觀視頻,感知問題,為探究做好鋪墊活動一:探究嚴重的水土流失 1.出示黃土高原的景觀圖片,提問互動:看到這樣的景觀,你會怎樣形容它的特征呢?這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追問:是什么原因導致水土流失的呢?2.播視頻——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演示實驗引導學生思考:你從這個實驗中發現了什么問題?水土流失會和哪些因素有關呢?補充: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還與人類不合理的活動有關。3.開展實驗探究——水土流失與植被、坡度、土壤、降水的關系。(1)說說水土流失與植被的關系。(2)討論不同的土質、不同的坡度、不同降水強度對水土流失的影響。4.師生共同總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總結人為原因:(1)人多地少,開發歷史悠久,長期過墾過牧導致生態環境惡化;(2)修路、采礦等活動破壞地表5. 說一說:生活在黃土高原的人們真的會面臨這樣的威脅嗎?(展示圖片,聯系最初看到的視頻)借助資料探究:三門峽位于黃河中游末段,黃河攜帶的從黃土高原流失的泥沙,幾乎全部經過這里。據三門峽水文站實測,黃河最高含沙量達746千克/米3,年平均輸沙量達16億噸。聯系生活中:“跳進黃河洗不清”,知道原來與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有關。提示:黃河之害在于黃河泥沙。因此,治黃的關鍵是控制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6.探究嚴重的水土流失有帶來哪些后果?①嚴重的水土流失,帶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壞了農田和村莊,使得自然災害加劇,生態環境惡化。②泥沙下泄導致河流含沙量劇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庫,給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難。 1.互動交流:黃土高原的景觀可以描述為:千溝萬壑,支離破碎。學生回答:水土流失2.觀視頻談啟示學生討論:和土壤、坡度、降水、植被等有關3.實驗探討——參與與交流、總結。(1)植被覆蓋率越高,涵養水源的能力就越強(燒杯里的水越少),水土流失的狀況相對不會特別嚴重(杯子里的沙土越少)。(2)發現與交流:①沙土土質比黏土土質的水土流失嚴重。②陡坡比緩坡的水土流失嚴重。③降水強度大水土流失嚴重。4.歸納總結:(1)土壤:黃土土質疏松,多孔隙許多物質易溶于水。(2)地形:地表千溝萬壑、支離破碎,地面坡度大;(3)氣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4)植被: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護5.說一說讀一讀專家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檢測:黃土高原每年流失的土壤養分相當于上千萬噸化肥6.合作探究:根據圖文資料說出自己的見解。 步步追問,引出水土流失的探究通過簡單的實驗引導學生認識與水土流失有關的因素,真實而有效在逐步推理中理解黃土高原嚴重的水土流失從實驗到探究影響水土流失的因素再到總結原因,層層遞進,易于學生接受培養學生善于總結,善于歸納的學習習慣活動二:探究水土保持 1. 生活在黃土高原的人們已經認識到,要使社會、經濟得到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生態建設,改善環境。2.交流:人們做了哪些措施改善了黃土高原的自然環境,讓這里的社會、經濟得到可持續發展?總結:(1)采取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與建梯田、修擋土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2)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如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過度放牧的地方減少放牧的牲畜數量等。3.展示資料——黃土高原地區某縣生態建設4.深入探究:(1)閱讀圖6.37和圖6.38,說說打壩淤地和林草護坡對水土保持的作用。在溝谷中修筑攔土壩——攔截坡地流失的表土——堆積形成肥沃的田地總結:兩者的作用是通過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減少水土流失。(2)開展角色扮演:退耕還林、還草是國家保護生態環境的一項大舉措。請你參加關于黃土高原退耕的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溫馨提示:退耕還林、還草要因地制宜,還要解決好還林、還草后土地的管理和利用問題,還有當地人民的生活和發展問題。提示話題:退耕是一項綜合舉措黃土高原的生態建設和水土保持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 1.讀一讀,說一說,展示人們生活變好了——借助農民之口2.談一談:黃土高原地區的人們是怎么做的?3.從圖中認識黃土高原地區人們在工程方面做的努力。4.思考與交流(1)黃土高原千溝萬壑,溝谷和坡地的水土流失尤為嚴重。讀圖,說說打壩淤地和林草護坡對水土保持的作用。(2)角色扮演:(1)陡坡地應全部退耕保留的緩坡耕地應修建梯田耕作;(2)退耕結合植樹種草,發展林、牧等多種經營,解決好農民的生活出路(3)退耕的同時要控制人口的增長,減輕人口增長過快對土地的壓力。(4) 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認知,加深對黃土高原治理措施的認識讓學生在“做”中學,在“說”中獲得更深入的認知課堂總結:課堂達標 1.造成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嚴重的自然原因有 ( )①地表破碎,坡度大 ②土質疏松,易受流水侵蝕 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④修路采礦⑤缺乏植被保護 ⑥過墾過牧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⑤⑥ D. ①②③④⑥2.下列不屬于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帶來的主要危害的是( )A. 土壤肥力下降 B. 泥沙下泄,淤塞河道C. 經常導致大風暴雨天氣,容易發生洪澇災害D. 使河流下游形成“地上河”,增加發生洪澇災害的頻率3.下列農業生產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續發展的是( )A. 內蒙古高原退耕還林還草B. 青藏高原地區增加放牧牲畜的數量C. 山東丘陵地區大面積種植柑橘D. 長江中下游平原大力發展林業生產4.右圖所示兩省,改善環境的措施中不包括 ( )A. 在兩省大力退耕還林還草B. 甲省a山脈東側降水多,可以開發梯田C. 乙省b山脈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可以發展生態旅游業D. 在兩省生態惡劣的地方,可以實施生態移民5.下列關于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措施的敘述,正確的是( )A.只要用工程措施就可以標本兼治B.可以在河流干流上修建水庫蓄水,在陡坡上修水平梯田C.使黃土高原地區全部退耕還林,使土不下坡D.因地制宜調整農林牧的用地結構,使農林牧相結合6.黃土高原地區最突出的環境問題是( )A.風沙危害 B.水土流失 C.植被破壞 D.土質疏松7.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人為因素有( )A.降水集中,且多為暴雨 B.黃土結構疏松,多孔隙C.黃土中許多物質溶于水 D.亂砍濫伐,過度開墾和放牧 隨堂練習,鞏固基礎,課堂達標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8張PPT)第六章 北方地區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3節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情境導入1.視頻中老百姓反映了什么問題?2.這種問題帶來什么樣的后果?3.他們最大的愿望是做什么?學習目標結合圖文資料,通過課堂探究,了解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能闡述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及經驗。通過實驗及教材圖文資料分析,了解水土流失,能列舉出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及后果。講授新課千溝萬壑,支離破碎是什么原因導致水土流失的呢?水土流失你從這個實驗中發現了什么問題?水土流失會和哪些因素有關呢?講授新課講授新課降水土的疏松植被坡度大小人類的不當行為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哪些因素有關呢?講授新課1.說說水土流失與植被的關系。植被覆蓋率越高,涵養水源的能力就越強(燒杯里的水越少),水土流失的狀況相對不會特別嚴重(杯子里的沙土越少)。講授新課2.討論不同的土質、不同的坡度、不同降水強度對水土流失的影響。緩坡陡坡黏土沙土小雨暴雨①沙土土質比黏土土質的水土流失嚴重。②陡坡比緩坡的水土流失嚴重。③降水強度大水土流失嚴重。講授新課水土流失的原因1.土壤:黃土土質疏松,多孔隙許多物質易溶于水。2.地形:地表千溝萬壑、支離破碎,地面坡度大——自然原因講授新課③氣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④植被: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護講授新課水土流失的原因——人為原因①人多地少,開發歷史悠久,長期過墾過牧導致生態環境惡化②修路、采礦等活動破壞地表講授新課說一說:生活在黃土高原的人們真的會面臨這樣的威脅嗎?講授新課C組展示噢!“跳進黃河洗不清”,原來與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有關。三門峽位于黃河中游末段,黃河攜帶的從黃土高原流失的泥沙,幾乎全部經過這里。據三門峽水文站實測,黃河最高含沙量達746千克/米3,年平均輸沙量達16億噸。黃河之害在于黃河泥沙。因此,治黃的關鍵是控制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黃土高原每年流失的土壤養分相當于上千萬噸化肥。講授新課①嚴重的水土流失,帶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壞了農田和村莊,使得自然災害加劇,生態環境惡化。嚴重的水土流失有帶來哪些后果?講授新課②泥沙下泄導致河流含沙量劇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庫,給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難。講授新課生活在黃土高原的人們已經認識到,要使社會、經濟得到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生態建設,改善環境。環境農民收入生活優美了提高了富裕了講授新課人們做了哪些措施改善了黃土高原的自然環境,讓這里的社會、經濟得到可持續發展?采取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與建梯田、修擋土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如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過度放牧的地方減少放牧的牲畜數量等。講授新課坡腳建擋土壩、護坡等陡坡地種草、灌木和山杏緩坡地建梯田,種山杏和優質牧草黃土高原某縣生態建設講授新課2.退耕還林、還草是國家保護生態環境的一項大舉措。請你參加關于黃土高原退耕的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1.閱讀圖6.37和圖6.38,說說打壩淤地和林草護坡對水土保持的作用。講授新課黃土高原千溝萬壑,溝谷和坡地的水土流失尤為嚴重。讀圖,說說打壩淤地和林草護坡對水土保持的作用。打壩淤地示意在溝谷中修筑攔土壩打壩攔截坡地流失的表土淤地堆積形成肥沃的田地種田林草護坡示意少量清水林草帶渾濁泥流兩者的作用是通過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減少水土流失。講授新課退耕還林、還草是國家保護生態環境的一項大舉措。請你參加關于黃土高原退耕的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退耕還林、還草要因地制宜,還要解決好還林、還草后土地的管理和利用問題,還有當地人民的生活和發展問題。保護生態環境研討會陡坡地應全部退耕保留的緩坡耕地應修建梯田耕作。退耕結合植樹種草,發展林、牧等多種經營,解決好農民的生活出路。退耕的同時要控制人口的增長,減輕人口增長過快對土地的壓力。退耕是一項綜合舉措黃土高原的生態建設和水土保持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講授新課課堂小結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嚴重的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原因:后果:自然原因:土壤、植被覆蓋、降水、坡度人為原因:濫砍濫伐、過度放牧、不合理活動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等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合理安排生產活動隨堂訓練1.造成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嚴重的自然原因有 ( )①地表破碎,坡度大 ②土質疏松,易受流水侵蝕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④修路采礦⑤缺乏植被保護 ⑥過墾過牧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⑤⑥ D. ①②③④⑥2.下列不屬于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帶來的主要危害的是( )A. 土壤肥力下降B. 泥沙下泄,淤塞河道C. 經常導致大風暴雨天氣,容易發生洪澇災害D. 使河流下游形成“地上河”,增加發生洪澇災害的頻率BC隨堂訓練3.下列農業生產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續發展的是( )A. 內蒙古高原退耕還林還草B. 青藏高原地區增加放牧牲畜的數量C. 山東丘陵地區大面積種植柑橘D. 長江中下游平原大力發展林業生產4.右圖所示兩省,改善環境的措施中不包括 ( )A. 在兩省大力退耕還林還草B. 甲省a山脈東側降水多,可以開發梯田C. 乙省b山脈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可以發展生態旅游業D. 在兩省生態惡劣的地方,可以實施生態移民AB隨堂訓練5.下列關于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措施的敘述,正確的是( )A.只要用工程措施就可以標本兼治B.可以在河流干流上修建水庫蓄水,在陡坡上修水平梯田C.使黃土高原地區全部退耕還林,使土不下坡D.因地制宜調整農林牧的用地結構,使農林牧相結合6.黃土高原地區最突出的環境問題是( )A.風沙危害 B.水土流失 C.植被破壞 D.土質疏松7.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人為因素有( )A.降水集中,且多為暴雨 B.黃土結構疏松,多孔隙C.黃土中許多物質溶于水 D.亂砍濫伐,過度開墾和放牧DBD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6.3.2.1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實驗.mp4 6.3.2.2水土流失(黃土高原版).mp4 6.3.2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 教案.doc 6.3.2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