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印染花布》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①嘗試染紙設計制作過程,感知我國民間傳統的手工印染工藝。②能嘗試不同的折法、染法、印染出來各種色彩對比的圖案。2.過程與方法:①通過欣賞,了解印染藝術與生活應用的關系。②在嘗試與探究中,體驗不同的折疊、印染的技能,感受其圖案形態的千變萬化。③探究“輻射、平行、十字折染”的技巧,感受有目的地折疊、印染、提高設計的能力。④在想象創作中,靈活運用折疊、印染的方法,培養創造力。3.情感:感受歷史悠久的的民間傳統手工印染工藝,產生傳承與嘗試設計的興趣。教學重點: 嘗試“染紙”設計制作過程。教學難點: 能嘗試不同的折法、染法,印染出各種不同色彩對比的圖案。教具準備:染紙,顏料,吸管,毛筆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扎染圍巾、衣服等實物讓學生觀賞,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然后教師概述:這些物品的染色技術叫扎染,其根源便是染紙。扎染是我國民間的一種傳統手工印染工藝,最初是人們不小心將紙的一部分弄上了顏色,開始很懊惱,后來發現被染的紙很好看,便開始了多種多樣的染紙方法的試驗,在試驗中,人們發明了扎染,將這種技術巧妙的運用到衣物等的染制中。 師:大家還熟悉哪些扎染產品?誰能說出自己知道的扎染產品。 生:帽子。 生:手帕。 師:扎染的運用很廣泛,除了剛才同學們說的這些,還有背包、領帶、桌布等都可以運用扎染的技術。 (二)、掌握染紙的過程和方法 1、組織學生欣賞感知,并發表自己對染紙的印象和看法。 (1)欣賞染紙作品(課件展示美麗的染紙) (2)引導學生在欣賞染紙作品的同時思考以下問題: 師:①染紙漂亮嗎? 生:很漂亮。(齊喊) 師:②你最喜歡哪一張,它們哪些地方吸引了你? 生:我喜歡第二張,染紙變化的色彩吸引了我。 生:我喜歡第一張,它奇妙的花紋吸引了我。 2、了解染紙的過程 (1)猜測染紙過程 師:如此精美的染紙作品,究竟是怎么制作而成的呢?誰愿意來猜一猜?可以同桌討論一下。 生:我覺得是畫上去的。 師:還有沒有不同意見的啊? 生:我認為是先折紙,然后放在顏料了染色。 師:結合欣賞的圖片,觀察這些圖案有沒有規律?這些規律讓你想到什么?有沒有捷徑很快形成這么有規律的圖案?(回憶學習剪紙方法時學過的對折)。 生:有規律的,染紙上有四個相同的圖案。 生:如果把這張紙橫對折,再豎對折成時,四個圖案剛好能夠重疊。 師:(小結)染紙過程是先折起來再染。 (2)師生共同操作,驗證猜測 師:到底是不是先折起來再進行染色呢? 讓我們大家做個小實驗驗證一下吧! 過程一:教師請學生跟自己一樣,將紙橫豎對折四次,不要打開。 過程二:請學生將折好的紙隨便哪一個角浸入彩色墨水中,并觀察有何現象發生? (墨水迅速沿紙角往上跑) 過程三:小心將紙打開,觀察是否染出了有規律的圖案(在紙上是出現了有規律的小點圖案) 師(總結):通過實驗的驗證,染紙的方法是什么? 生:先折后染。 3、學習染紙的折紙方法 師:我們以前的手工課上經常用到折紙,學會很多折紙方法。不同的折紙方法會得到不同的染紙效果。(課件展示染紙的折法示意圖)剛才我們將紙反復對折的方法,我們叫它“田字折”,請幾位學生上來示范米字折、輻射折、折扇折、平行折、十字折…… 每種折法會有什么樣的效果呢?等我們到實踐中去探索、發現。 4、學習染紙的方法(課件展示) ⑴、浸染法 師:通過浸的方法給紙染上了顏色,這個方法的名字叫做浸染法。 ⑵、點染法 師:你們思考還有哪些給紙染色的方法(從國畫中受到啟發) 你們可以毛筆涂點,并思考為何有的地方染到了色,有的地方沒有染到色? 生:紙太厚。 生:毛筆里含的彩色墨水少。 師(小結):此法適合染折疊次數較少的紙,染時筆里要蘸滿色和水。不管是哪種染法,必須將紙染透,這樣才能染的好! 5、比較單色染紙和彩色染紙 師:再觀察染紙作品,看色彩上有什么特點? 生:單色染紙,樸素簡潔,具有清新明快之美。 生:彩色染紙,五彩斑斕、色色具全、五彩繽紛。 (三)、學生嘗試練習染色 1、復習染紙的制作過程(課件) 2、制作要點:(板書)印染“花布”折”:1.田字折2. 米字折3. 扇形折4. 輻射折染:1.點染2. 浸染3. 滴染 3、用單色或彩色,嘗試不同的折法和染法做染紙練習。 (學生嘗試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四)、作品展示請學生將作品貼在展覽板上,老師做染紙店老板,學生買染紙。討論:你為什么喜歡這張,說說好在哪兒。 (五)、拓展——染紙作品可以用來干什么? 小組討論:準備用染紙來做什么樣的設計,各組交流,評選最有創意的設想。 (六)、總結-——用靈巧的雙手裝扮我們的生活 師:美就在我們的手中,老師相信同學們一定能設計出更多更美的作品。讓我們用豐富的想象和靈巧的雙手,把我們的生活裝扮地更加美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