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7課:媽媽的好幫手(想象畫)課時:兩課時(課時一)學習領域:設計*應用審美素養:提高想象能力、培養美發現美、創造美的興趣。課前準備:教具(教學課件、微課視頻、圖片)學具準備:白紙、勾線筆等。教學目的:培養兒童從小熱愛科學,通過學習本課,誘發兒童的想象力與創造性思維,把想象中的形象大膽地用繪畫形式表現出來。學習目標:1.知識與技能:能想象設計獨特、色彩大方、多功能的“廚房好幫手”、2.過程與方法:在設計創作“廚房好幫手”過程中,能異想天開,大膽設計創作。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探究創作過程中,能體會美術與生活的聯系,表達對媽媽的感激之情。教學重點:學習從生活中選取感興 事物,通過大膽合理的想象。設計出有創意的媽媽的好幫手。培養設計意識。教學難點:能找出中心內容,把自己設計的內容繪畫出來。作業要求:能用線描的方法,想象設計為媽媽減輕家務負擔的好幫手。 教學過程:課堂導入教學活動: 創設情境,導入課題1、師生對話,回憶母親在廚房煮飯的場景。師:請同學們回憶媽媽每天都在做什么?你的媽媽每天都在廚房里面做飯,辛苦嗎?并板書課題:媽媽的好幫手。學生活動:學生仔細回憶母親在廚房煮飯的場景并思考教師提出的兩個問題。設計意圖 :通過回憶母親在廚房煮飯的場景,讓學生知道做家務時候所遇到的麻煩和辛苦,從感情上引導學生,激起學生為媽媽解決問題的欲望。課堂發展:教學活動一:1、觀看部分機器人幫助人類的圖片。師:同學們有什么想說的嗎?他們有什么特征呢?學生活動一:通過學生的觀察,引導學生從模糊到清晰。設計意圖一:在教師的引導下,了解機器人的造型、結構、色彩、功能與服務等方面的內容。教學活動二:電腦播放微課,觀看繪畫步驟。學生活動二:學生認真觀察,并解決設計步驟的問題。設計意圖二:通過微課繪畫步驟,讓學生更快地掌握設計步驟,提高課堂效率。教學活動三:課件中出示本課中的優秀學生作品,引導學生從“好幫手”功能進行想象,構思為媽媽減輕家務負擔的“好幫手”。引導學生觀察有趣的、多功能的幫手造型,色彩等。想象畫面中的主體、背景。啟發創作。學生活動三:學生認真觀察學生作品,并回答教師的問題。設計意圖三:通過背景分析,開闊思維、激發聯想、解決構圖等難題。教學活動四:合作探究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怎么去設計這幅作品。學生活動四:分組討論,明確自己想要表達的畫面內容。設計意圖四:小組討論啟發學生的想象力,開闊學生的思路,為創作準備。教學活動五:創作體驗,享受成功作業要求:1、能想象并設計出為媽媽減輕家務負擔的“好幫手”。在繪畫時,要把設計出“好幫手”背景畫出來。2、教師巡回輔導。學生活動五:學生開始設計,遇到問題會向老師請教。設計意圖五:明確作業要求,大膽創作,享受成功的樂趣。展示與評價:教學活動:教師把學生較好的作品進行展示。你的“好幫手”可以為媽媽做些什么?它的創意是什么?同學們你最喜歡哪個“好幫手"?學生活動:1.學生吧自己作品粘到黑板上 。2.學生自己介紹“好幫手”作品的創意。學生相互點評。設計意圖: 到展示板上展示分展示、評價學生作品,圍繞主題進行點評。學生能欣賞到同學不同的創意與自己的作品進行對照,從而得到改善。課后延伸:教師小結:我們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設計了許多有創意的“媽媽的好幫手”我們要養成善于觀察、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習慣。學生活動:通過小結,學生今后能多觀察身邊的事物,多體驗生活。并能想辦法把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解決。設計意圖:學生除了學到技能和知識外,更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