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復習專題:07 新文化運動一、單選題1.(2020九上·溫州期中)陳獨秀說:“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即德先生和賽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边@表明新文化運動的旗幟是( )A.民主和科學 B.新道德和新文學C.尊孔和復古 D.馬克思主義2.(2020九上·鄞州期中)下圖是一份在歷史上很有影響力的雜志,下列對該雜志的解讀正確的是( )①陳獨秀最早在該雜志發表白話文②它的出版標志著新文化運動開始③該雜志高舉起民主和科學的大旗④使青年學生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2020九上·浙江月考)毛澤東說:“我在師范學校學習的時候,就開始讀這個雜志了。我非常欽佩胡適和陳獨秀的文章。他們代替了已經被我拋棄的梁啟超和康有為,一時成了我的楷模。”毛澤東所說的雜志當時主要宣傳( )A.傳統儒家思想 B.維新變法思想C.民主革命思想 D.民主和科學4.(2020九上·柯橋月考)徐中約在《中國近代史:1600-2000,中國的奮斗》中寫道:“盡管中國告別了過時的政治體制,往昔的陰影卻繼續沉重的支配著社會習俗和思想生活。政府改頭換面了,但它的精神實質與過去一樣?!边@意在說明A.洋務運動的局限性 B.戊戌變法的進步性C.辛亥革命的意義 D.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5.(2020九上·柯橋月考)下列對新文化運動的描述正確的是( ?。?br/>①學術思想自由的北京大學是新文化運動的主陣地②運動中胡適系統地提出了文學革命的主張,倡導用白話文寫作③魯迅在此期間發表的《狂人日記》大力鞭笞封建禮數④這場運動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2020九上·柯橋月考)“燈閃著,風吹著,蟋蟀叫著,我坐在床上看書,月亮出來了,風息了,我坐在椅子上唱歌”,這是末代皇帝溥儀(1906-1967)在17歲時寫的一首新詩。和文言文相比,這種平易通俗的文風受益于( ?。?br/>A.洋務運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運動 D.五四運動7.(2020九上·柯橋月考)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辦學理念,使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的紹興鄉賢是( ?。?br/>A.蔡元培 B.魯迅 C.周恩來 D.秋瑾8.(2020九上·諸暨月考)“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這是魯迅《狂人日記》中的一段話。從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A.首倡民主與科學 B.掲開了文學革命的序幕C.宣傳馬克思主義 D.用白話文抨擊封建禮教9.(2020九上·諸暨月考)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學”“平等”“民主”等詞出現頻次大體相當;1919—1922年,“民主”出現次數不到“科學”的1/10,不及“革命”的l/20。這說明( ?。?br/>A.新文化運動主流思想發生轉變 B.國民革命運動興起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轉變 D.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10.(2020九上·浙江月考)1921年胡適的詩歌《希望》“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因其平易、通俗而廣為傳唱。這首詩與新文化運動內容有直接聯系的是( ?。?br/>A.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B.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C.提倡科學,反對迷信 D.提倡民主,反對專制11.(2020九上·浙江月考)一位學者對發生在近代某一重大事件的評價是:“愛國”卻不“不愛”中國舊文化,“反帝”卻崇拜帝國主義的“文化”。這一重大事件是( )A.新文化運動 B.戊戌變法 C.五四運動 D.洋務運動12.(2020九上·義烏月考)保守派、維新派和激進派都有機會爭一日之短長。背后拖著長辮,心里眷戀帝制的老先生與思想激進的新人物并坐討論,同席笑謔。這一場景最可能出現于( )A.洋務運動時期 B.戊戌變法時期C.辛亥革命前夕 D.新文化運動時期13.(2020九上·金華月考)小說《妖夢》中有一對聯:“白話通神,紅樓夢、水滸真不可思議;古文討厭,歐陽修、韓愈是什么東西。”這樣的對聯最有可能出自( ?。?br/>A.洋務運動時期 B.辛亥革命時期C.戊戌變法時期 D.新文化運動時期14.(2020九上·秀洲月考)“新”相較于“舊”而存在,歷史總是在新舊交替中前行。距今100多前,一批知識分子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伐舊倡新的運動。據此回答下面小題。(1)胡適認為文言文死氣沉沉,這種死的語言并不能產生有活力的文學。為此,他在新文化運動中( ?。?br/>A.反對專制 B.反對愚昧C.提倡新道德. D.提倡白話文(2)與此前泱泱幾千年的傳統文化相比,這場以反傳統為旗幟的文化運動主要“新”在( ?。?br/>A.追求民族獨立 B.宣傳民主共和C.提倡民主科學 D.主張暴力革命15.(2020九上·浙江月考)1936年,毛澤東回憶說:“我在師范學校學習時,就開始讀這個雜志(指《青年雜志》)了,我非常欽佩胡適和陳獨秀的文章,他們代替了已經被我拋棄的梁啟超和康有為,一時成了我的楷模?!薄肚嗄觌s志》對青年毛澤東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主要是因為它宣揚( )A. 三民主義 B.自強求富C.變法圖強 D.民主科學16.(2020九上·浙江月考)下圖為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偉大人物,以下簡短說明與圖片人物相吻合的是( ?。?br/>A.創辦《新青年》雜志,率先舉起“民主”、“科學”大旗B.率先提出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C.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宣傳馬克思主義D.創作《狂人日記》,批判封建禮教17.(2020九上·浙江月考)“《狂人日記》這一本書,是在民國初年時,由魯迅先生所寫,這一本書以文言文寫成外,它可以說是中國新文化運動時期重要的書籍之一。”以上這段敘述中,以黑體、斜字標注起來的部分有一個錯誤,請問應該修改哪一個,這段敘述才完全正確( ?。?br/>A.民國初年改成清朝末年 B.魯迅改成胡適C.文言文改成白話文 D.新文化運動改成洋務運動18.(2020九上·紹興月考)魯迅的《狂人日記》這樣寫道:“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下列關于該書及這段文字的解讀,最恰當的是( ?。?。A.描繪了一個精神不健康的狂人B.作者喜歡看歷史書,并且看書比較仔細C.估計成書于五四運動以后D.作者借狂人之口,抨擊了封建儒學的虛偽19.(2020九上·余姚月考)下列關于新文化運動的敘述錯誤的是( )A.以《新青年》為主陣地 B.高舉民主和科學的旗幟C.為傳播馬克思主義創造了條件 D.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20.(2020九上·余姚月考)胡適在1923年給友人信中寫道:“25年來,只有三個雜志可代表三個時代,可以說創 造了三個新時代:一是《時務報》,一是《新民叢報》,一是《新青年》?!逼渲小缎虑嗄辍匪鶆撛斓摹靶聲r代”是( ?。?br/>A.君主立憲時代 B.民主共和時代C.民主科學時代 D.尊孔復古時代21.(2020九上·余姚月考)“燈閃著,風吹著,蟋蟀叫著,我坐在床上看書。月亮出了,風息了,我應在院中唱歌?!边@是溥儀在17歲時寫的一首新詩。這種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寫作的現象,與下列哪一人物的大力提倡分不開( ?。?br/>A.魏源 B.嚴復 C.胡適 D.孫中山22.(2020九上·浙江月考)在中國大地上,最早在中國宣傳馬列主義思想,第一次用馬克思主義為精神武器,將革命推向一個新時期的人物是( )A.魯迅 B.陳獨秀 C.李大釗 D.胡適23.(2020九上·浙江月考)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中說:“國人而欲脫蒙昧時代,羞為淺化之民也,則急起直追,當以科學與人權并重?!睘榇岁惇毿阍谛挛幕\動中大力( ?。?br/>A.提倡民主科學,反對專制愚昧 B.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C.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D.宣傳馬克思主義24.(2020九上·溫州月考)1917年1月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出:“文章……不用典……不講對仗……不避白話”等觀點的是( )A.陳獨秀 B.李大釗 C.胡適 D.魯迅25.(2020九上·溫州月考)“民國的創立并未帶來人們期望的和平與秩序,于是中國的知識分子逐漸相信,如果不進行一場徹底的思想變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會”.在此背景下( )A.辛亥革命興起 B.五四運動興起C.新文化運動興起 D.國民革命興起26.(2020九上·溫州月考)在中國最早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人是( )A.陳獨秀 B.李大釗 C.胡適 D.魯迅27.(2020九上·諸暨月考)二十世紀初的《新青年》雜志上,文學革命派與守舊派唇槍舌劍,爭論不已。這種唇槍舌劍的爭論,主要圍繞著( ?。?br/>A.民主與專制 B.白話文與文言文C.民主與科學 D.舊道德與新道德28.(2020九上·浙江月考)貝貝同學在一宣傳欄里看到下列四位歷史人物的畫像,她想擬一主題來表達對他們的懷念,這一主題可以是( )A.洋務運動的主要代表 B.維新變法運動的領導者C.新文化運動的干將 D.開眼看世界的先行者29.(2019九上·鄞州期末)右圖是20世紀20年代中國一份具有影響力的革命雜志,在五四運動期間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對該雜志理解正確的是( ?。?br/>①它的出版標志著新文化運動開始②陳獨秀最早在該雜志發表白話文③該雜志高舉起民主和科學的大旗④使青年學生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0.(2019九上·慈溪月考)“新”相較于“舊”而存在,歷史總是在新舊交替中前行。距今100多前,一批知識分子就曾經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伐舊倡新的運動。據此回答下面小題。(1)胡適認為文言文死氣沉沉,這種死的語言并不能產生有活力的文學。為此,他認為新文化運動要( ?。?br/>A.反對專制 B.反對愚昧 C.提倡白話文 D.提倡新道德(2)如果在較長的歷史視域中審視這場思想文化界的劇烈變革,那么與此前泱泱幾千年的傳統文化相比,這場以反傳統為旗幟的文化運動主要“新”在( )A.追求民族獨立 B.宣傳民主共和C.提倡民主科學 D.主張暴力革命31.(2019九上·浦江月考)“我對于各家學說,依各國大學通例……無論何種學派,茍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達自然淘汰之命運,即使彼此相反,也聽他們自由發展?!泵鞔_闡述這一思想的是( ?。?br/>A.陳獨秀 B.胡適 C.李大釗 D.蔡元培32.(2019九上·蕭山月考)錢玄同,中國現代思想家、文學家,民國六年加入中華民國國語研究會。他提出“文學之文,用典(典故)已為下乘;若普通應用之文,尤須老老實實講話,務期老嫗能解?!闭埢卮鹣旅嫘☆}。(1)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以判斷出錢玄同加入中華民國國語研究會的時間是( )A.1911年 B.1917年 C.1919年 D.1921年(2)錢玄同提出的主張與當時社會正在興起的主張一致的是( ?。?br/>A.提倡民主,反對專制 B.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C.提倡科學,反對愚昧 D.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33.(2019九上·吳興期中)陳獨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人物、語言學家,他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之一,也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建者。下列對其功績敘述不正確的有( ?。?br/>①在北京創辦《青年雜志》②任北大校長,提倡“學術思想自由”③在上海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④發表《新紀元》,宣傳馬克思主義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34.(2019九上·平湖期中)某小組確定學習主題是“新文化運動”。下列所選圖片與該學習主題直接相關的有( ?。?br/>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二、材料分析題35.(2020九上·諸暨月考)回眸百年中國承前啟后的歷史節點,立足“轉型”,積蓄前行的力量。材料一:1920年,來華訪問的美國哲學家杜威在演講中指出:“(如果)沒有一場基于理念轉變的社會轉型,中國是不可能改變的?!币l中國青年學生的強烈共鳴。同年,英國哲學家羅素也來到中國,他高度贊揚了儒家思想的孝親觀念,并稱社會改造問題求之古人,中國老子的思想最有價值。他的演講并未在中國知識分子中引起太大反響。——摘編自徐中約《中國近代史:1600-2000中國的奮斗》等材料二:中國近代社會是一個動態的、新陳代謝迅速的社會,表現為一個又一個變革的浪頭,迂回曲折地推陳出新。1920年的中國,前承五四新文化運動,后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與國民革命,折射出中國近代社會新陳代謝這一總體特征。部分大事記如下:時間 大事記1月 中華民國教育部通令全國中小學陸續使用白話文教材。5月 ①陳獨秀在上海成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 ②孫中山發表演講,強調國民黨“今后應再有一番革命,才能做成一個真中華民國”。8月 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出版;此后,大量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經典著作被翻譯出版。8月至次年春 上海、北京、武漢等地共產黨早期組織先后建立;《勞動界》《勞動者》《勞動音》《工人周刊》等通俗讀物紛紛創刊。11月 在共產黨早期組織的領導下,上海機器工會、上海印刷工會相繼成立。(1)聯系所學知識,分析兩位哲學家的演講在中國知識界反響不同的原因。(2)為什么說1920年折射出中國近代社會新陳代謝的總體特征?結合材料一、二,聯系相關史實予以闡釋。(要求:邏輯嚴密,表述簡潔)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學為主要陣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A項民主和科學是新文化運動的旗幟,符合題意;B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新文化運動,要求識記基礎史實。2.【答案】D【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918年,魯迅在《新青年》上發表白話短篇小說《狂人日記》,借“狂人”之口控訴幾千年封建專制統治的罪惡,號召人們打倒人吃人的封建舊禮教。 魯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內容,同新文學形式結合起來,是魯迅的第一篇白話小說,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樹立了新文學的典范。①陳獨秀最早在該雜志發表白話文說法錯誤,排除含①的選項。D項②③④解讀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理解并識記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3.【答案】D【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936年,毛澤東回憶說我在師范學校學習時,就開始讀這個雜志。《新青年》雜志對毛澤東產生巨大的吸引力,主要是因為它宣揚民主、科學。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胡適和魯迅等,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高舉“民主”“科學”兩面大旗,掀起新文化運動,向尊孔復古的封建逆流展開猛烈的進攻,從而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生氣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ABC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D項民主和科學是毛澤東所說的雜志當時主要宣傳的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知識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新文化運動的情況、內容以及意義。4.【答案】D【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題干信息表明:民國的創立并未帶來人們期望的和平與秩序。結合所學可知,袁世凱竊取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但是袁世凱倒行逆施,妄圖恢復帝制,新生的中華民國很快陷入政治混亂的局面之中,以陳獨秀為首的先進的知識分子認識到: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國,必須啟發國民新的倫理道德意識,從而掀起了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即新文化運動。ABC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D項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的背景,要求具備對題干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5.【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和學術思想自由的北京大學為主要陣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中胡適系統地提出了文學革命的主張,倡導用白話文寫作。魯迅在此期間發表的《狂人日記》,大力鞭笞封建禮數。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①②③符合題意。④這場運動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是辛亥革命。④對新文化運動的描述不正確。A項①②③描述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識記與靈活掌握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6.【答案】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新文化運動中,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寫文章“不作無病之呻吟”“須言之有物”等主張,題干與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的大力提倡分不開。AB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新文化運動是題干出現平易通俗的文風的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要求具備知識的識記能力。7.【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新文化運動時期,蔡元培主持之下的北京大學,倡導“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使各種社會思潮在學生中間流傳,各種思想的代表人物匯集一處,激烈爭論,各不相讓。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為辦學理念,從而使北大迅速成為新文化運動大本營的是蔡元培。A項蔡元培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辦學理念,使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蔡元培任北大校長后,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旗幟下,延聘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魯迅等新派學人為北大教員,使新文化運動的力量匯聚到北大,為壯大新文化運動陣容做出了貢獻。8.【答案】D【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根據題干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8年,魯迅在《新青年》上發表白話短片小說《狂人日記》,借“狂人”之口,控訴幾千年封建專制統治的罪惡,號召人們打倒人吃人的封建舊禮教?!犊袢巳沼洝肥囚斞傅牡谝黄自捫≌f,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魯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內容,同新文學形式結合起來,樹立了新文學的典范。題干魯迅的這段話批判了封建禮教。ABC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用白話文抨擊封建禮教是從材料中可以得出的信息,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 新文化運動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題干分析與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9.【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919-1922年,“革命”出現的次數較多,是由于新文化運動后期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A項新文化運動主流思想發生轉變理解正確,符合題意;B項國民革命運動興起于1924年,與題干時間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轉變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項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是在1919年五四運動中,與題干時間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1919-1922年,“民主”出現次數不到“科學”的1/10,不及“革命”的1/20”。10.【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據“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好……”、“這種詩像小孩寫的!”及所學知識可知,這個故事與新文化運動內容聯系最緊密的是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新文化運動也是一場文學革命。1917年,胡適在《新青年》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主張以白話文作為新文學的語言,強調寫文章“須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無病之呻吟”。陳獨秀緊接著發表《文學革命論》一文,主張推倒陳腐、雕琢、艱澀的舊文學,建設新鮮、平易、通俗的新文學。經過新文化運動的倡導,白話文逐漸普及開來。A項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與題干詩歌有直接聯系,符合題意;BCD三項與題干詩歌沒有直接聯系,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及學生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11.【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據“愛國卻不愛中國舊文化,反帝卻崇拜帝國主義文化”可知,這一事件是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但它有對東西方文化絕對否定絕對肯定的偏向。A項新文化運動是題干描述的重大事件,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以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12.【答案】D【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新文化運動時期,蔡元培主持之下的北京大學,倡導“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使各種社會思潮學生中間流傳,各種思想的代表人物匯集一處,激烈爭論,各不相讓,與材料現象吻合。ABC三項都沒有激進派,不符合題意;D項新文化運動時期最可能出現題干現象,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時期的現象及學生準確解讀題干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重點掌握新文化運動的時間、口號、陣地、代表人物、內容、性質和影響等。13.【答案】D【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根據題干給出的“白話通神”與“古文討厭”等信息,聯系所學知識,題干對聯最可能出自新文化運動時期。1917年,胡適在《新青年》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主張以白話文作為新文學的語言,強調寫文章“須言之有物”。陳獨秀緊接著發表《文學革命論》,主張推倒舊文學,建設新文學。ABC三項和題干對聯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新文化運動時期最有可能出現題干對聯,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要求具備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分析能力。14.【答案】(1)D(2)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1917年,胡適在《新青年》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主張以白話文作為新文學的語言,強調寫文章“須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無病之呻吟”。ABC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項提倡白話文是胡適的主張,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新文化運動以民主與科學為指導思想,動搖了封建思想的正統地位,使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提倡民主科學是新文化運動主要“新”的表現,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理解與識記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15.【答案】D【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依據題干“我在師范學校學習時,就開始讀這個雜志(指《青年雜志》)了。我非常欽佩胡適和陳獨秀的文章。他們代替了已經被我拋棄的梁啟超和康有為,一時成了我的楷模?!笨芍菍π挛幕\動的描述。新文化運動是由胡適、陳獨秀等人發起的一次“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提倡民主與科學。ABC三項都不是《青年雜志》對青年毛澤東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的原因,不符合題意;D項民主科學是《青年雜志》對青年毛澤東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的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內容。建議學生重點識記新文化運動的背景、內容與影響。16.【答案】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中人物是李大釗。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李大釗相繼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講演和論文,闡述十月革命的重大意義,歌頌十月革命的偉大勝利,熱情宣揚馬克思主義,成為最早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偉大先驅。題干簡短說明與圖片人物相吻合的是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傳播馬克思主義。A項創辦《新青年》雜志,率先舉起“民主”、“科學”大旗的是陳獨秀,不符合題意;B項率先提出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的是胡適,不符合題意;C項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宣傳馬克思主義與圖片人物相吻合,符合題意;D項創作《狂人日記》,批判封建禮教的是魯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李大釗的識記能力及對圖片的解讀能力。識記并掌握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17.【答案】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8年,魯迅發表了新文化運動中的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揭示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ABD三項修改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文言文改成白話文修改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能力。解題關鍵是對知識的識記。18.【答案】D【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918年,魯迅在《新青年》第4卷第5號上發表白話短片小說《狂人日記》,借“狂人”之口,控訴幾千年封建專制統治的罪惡,號召人們打倒人吃人的封建舊禮教?!犊袢巳沼洝肥囚斞傅牡谝黄自捫≌f,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魯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內容,同新文學形式結合起來,樹立了新文學的典范。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里是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吃人’”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對該書和這段文字解讀最恰當的是作者借狂人之口抨擊封建禮教。ABC三項解讀不恰當,不符合題意;D項作者借狂人之口,抨擊了封建儒學的虛偽解讀最恰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魯迅《狂人日記》為依托,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知識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狂人日記》以及意義。19.【答案】D【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雜志,在陳獨秀的率先倡導下,李大釗、胡適、魯迅等一批知識分子,以《新青年》雜志和北京大學為主要陣地,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發起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ABC三項敘述正確,不符合題意;D項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敘述錯誤,五四運動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20.【答案】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改名為《新青年》),并在創刊號上發表《敬告青年》一文,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提倡民主與科學,反對封建文化,揭開了新文化運動的序幕,由此開辟了“民主科學的時代”。ABD三項都不是《新青年》所創造的“新時代”,不符合題意;C項民主科學時代是《新青年》所創造的“新時代”,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要求具備題干分析與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21.【答案】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新文化運動中,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寫文章“不作無病之呻吟”“須言之有物”等主張,題干與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的大力提倡分不開。AB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胡適大力提倡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要求具備知識的識記能力。22.【答案】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看到了“新世紀的曙光”。1918年,李大釗在《新青年》上連續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論文,頌揚十月革命,為了擴大宣傳馬克思主義,李大釗等在北京創辦了《每周評論》。李大釗是最早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人物。AB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李大釗在中國大地上,最早在中國宣傳馬列主義思想,第一次用馬克思主義為精神武器,將革命推向一個新時期,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最早在中國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人及學生的識記能力。熟練掌握李大釗在《新青年》上連續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論文,頌揚十月革命,是最早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人物。23.【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依據題干關鍵詞“欲脫夢寐時代”、“當以科學與人權并重”,意思是中國人要擺脫愚昧無知的狀態,就應該以科學、民主權利為指導思想。A項提倡民主科學,反對專制愚昧屬于學習西方民主科學,反對中國封建專制迷信的內容,符合題意;B項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屬于道德方面改革的內容,不符合題意;C項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屬于文學方面改革的內容,不符合題意;D項宣傳馬克思主義屬于新文化運動后期,宣傳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的內容,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史上新文化運動的內容延伸,應在分析題干的基礎上,找準關鍵詞扣緊新文化運動前期的主要內容。帶有材料的選擇題作答時,要分析材料文字找到關鍵詞,結合新文化運動的內容作答,有助于培養歷史材料解析的分析歸納能力。24.【答案】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917年,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在該文章中他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提出 “文章……不用典……不講對仗……不避白話”等觀點等主張。AB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胡適1917年1月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出:“文章……不用典……不講對仗……不避白話”等觀點,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掌握相關基礎知識。25.【答案】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可知,在此背景下新文化運動興起。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掀起了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AB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新文化運動興起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要求具備題干分析與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26.【答案】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看到了“新世紀的曙光”。1918年,為了擴大宣傳馬克思主義,李大釗等在北京創辦了《每周評論》,李大釗在《新青年》上連續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論文,頌揚十月革命,是最早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人物。ACD三項都不是在中國最早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人,不符合題意;B項李大釗在中國最早宣傳馬克思主義,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最早在中國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人及學生的識記能力。熟練掌握李大釗在《新青年》上連續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論文,頌揚十月革命,是最早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人物。27.【答案】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文學革命派與守舊派”這一關鍵信息,聯系所學知識,新文化運動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主張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AC兩項屬于政治發明,不符合題意;B項白話文與文言文屬于文學方面,符合題意;D項舊道德與新道德屬于道德方面,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識記并理解新文化運動的內容。28.【答案】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進步的知識分子,從1915年起,通過對辛亥革命的思考,認定要建立共和國,必須從根本是改造國民。他們高舉民主、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掀起了新文化運動。ABD三項和題干四位歷史人物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新文化運動的干將是題干表達的主題,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新文化運動的史實。29.【答案】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率先舉起了“民主”和“科學”的大旗,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新文化運動解放了思想,促進了青年學生走上救國救民的道路。①③④理解正確。魯迅發表的《狂人日記》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②理解錯誤。C項①③④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30.【答案】(1)C(2)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 胡適提出文學革命的概念,主張新文學,提倡使用白話文。ABD三項不是胡適的主張,不符合題意;C項提倡白話文是胡適的主張,符合題意;(2) 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科學,追求民族獨立、民主共和和主張暴力革命的都是辛亥革命ABD三項不是新文化運動“新”的表現,不符合題意;C項提倡民主科學是新文化運動“新”的表現,符合題意;故答案為:(1)C。(2)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準確識記新文化運動的史實是解題的關鍵。31.【答案】D【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新文化運動時期,蔡元培主張“無論何種學派,茍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達自然淘汰之命運,即使彼此相反,也聽它們自由發展?!辈淘嗟倪@一方針,鼓勵了新思想新文化的發展。ABC三項和題干思想無關,不符合題意;D項蔡元培明確闡述題干思想,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蔡元培在新文化運動中的貢獻。注意新文化運動的背景、主要內容、影響。32.【答案】(1)B(2)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依據所學知識,民國年份加上1911就是公元年份,民國六年即公元1911加6等于1917年。A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項1917年錢玄同加入中華民國國語研究會,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依據題干“文學之文,用典(典故)己為下乘”說明錢玄同反對舊文學;“若普通應用之文,尤須老老實實講話,務期老嫗能解”說明錢玄同提倡新文學。ACD三項在題干中均未體現,不符合題意;B項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與錢玄同提出的主張一致,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1)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對歷史時間換算,要求具備知識的識記和運用能力。(2)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要求具備題干分析與知識運用的能力。33.【答案】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①在北京創辦《青年雜志》敘述不正確,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掀起新文化運動,符合題意;②任北大校長,提倡“學術思想自由”敘述不正確,蔡元培于1916——192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提倡“學術思想自由”,使得北大成為了新文化運動的中心,符合題意;③在上海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敘述不正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組織是由陳獨秀等發起,在上海首先建立的符合題意;④發表《新紀元》,宣傳馬克思主義敘述不正確,李大釗1919年發表了《新紀元》和《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文章,頌揚十月革命,指出它是“世界人類全體的新曙光”,不符合題意;C項①②④敘述不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陳獨秀的功績。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34.【答案】D【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①反映的是新文化運動時期,魯迅打倒“孔家店”的主張;③是魯迅的代表作《狂人日記》,是魯迅創作的第一個短篇白話日記體小說,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④新文化運動時期蔡元培先生倡導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辦學方針,對北京大學優良學風的形成與發展,影響至為深遠。故①③④符合題意。②《民報》是中國同盟會的機關報,1905年11月26日創刊于東京,與“新文化運動”的主題不符合,故排除②。D項①③④與“新文化運動”學習主題直接相關,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要求具備題干信息提取與知識識記的能力。準確識記新文化運動的史實。35.【答案】(1)杜威提倡社會轉型需理念轉變,符合當時中國知識分子愛國、救國,積極改造社會的需求;羅素強調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不符合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對舊道德、舊禮制的社會思潮。(2)單角度闡述:以“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例: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越來越多的進步知識分子接受馬克思主義。1920年,隨著馬克思主義的進一步傳播,馬克思主義研究團體和共產黨早期組織紛紛成立。他們積極到工人中宣傳馬克思主義,領導工人成立工會組織。這為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奠定了基礎。由此可見,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是一個持續發展、不斷深化的過程。多角度闡述:1920年的中國,歷經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洗禮,多種變革力量持續發力。有人堅持思想啟蒙,提倡思想領域的社會轉型;有人逐漸認同馬克思主義,并開展研究、宣傳和實踐等活動;政府支持白話文運動,白話文教材和出版物的流行,使民眾接受新知識、新思想的能力大大提升。以上變化都折射出近代中國新陳代謝的總體特征。【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據所學知識可知,杜威提倡社會轉型需理念轉變,符合當時中國知識分子愛國、救國,積極改造社會的需求:羅素強調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不符合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對舊道德、舊札制的社會思潮。(2)據材料一、二及所學知識可知,如果單角度闡述,可以“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例。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越來越多的進步知識分子接受馬克思主義。1920年,隨著馬克思主義的進一步傳播,馬克思主義研究團體和共產黨早期組織紛紛成立。他們積極到工人中宣傳馬克思主義,領導工人成立工會組織,這為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奠定了基礎。由此可見,近代中國的斷陳代謝是一個持續發展、不斷深化的過程。如果多角度闡述,1920年的中國,歷經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洗禮,多種變革力量持續發力。有人堅持思想啟蒙,提倡思想領域的社會轉型:有人逐漸認同馬克思主義,并開展研究、宣傳和實踐等活動;政府支持白話文運動,白話文教材和出版物的流行,使民眾接受新知識、新思想的能力大大提升。以上變化都折射出近代中國新陳代謝的總體特征。故答案為:(1)杜威提倡社會轉型需理念轉變,符合當時中國知識分子愛國、救國,積極改造社會的需求;羅素強調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不符合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對舊道德、舊禮制的社會思潮。(2)單角度闡述:以“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例: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越來越多的進步知識分子接受馬克思主義。1920年,隨著馬克思主義的進一步傳播,馬克思主義研究團體和共產黨早期組織紛紛成立。他們積極到工人中宣傳馬克思主義,領導工人成立工會組織。這為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奠定了基礎。由此可見,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是一個持續發展、不斷深化的過程。多角度闡述:1920年的中國,歷經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洗禮,多種變革力量持續發力。有人堅持思想啟蒙,提倡思想領域的社會轉型;有人逐漸認同馬克思主義,并開展研究、宣傳和實踐等活動;政府支持白話文運動,白話文教材和出版物的流行,使民眾接受新知識、新思想的能力大大提升。以上變化都折射出近代中國新陳代謝的總體特征。【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考查杜威、羅素的演講在中國知識界反響不同的原因、中國近代社會新陳代謝的總體特征及影響的相關史實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杜威、羅素的演講在中國知識界反響不同的原因、中國近代社會新陳代謝的總體特征及影響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近代中國新陳代謝的總體特征。1 / 1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復習專題:07 新文化運動一、單選題1.(2020九上·溫州期中)陳獨秀說:“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即德先生和賽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這表明新文化運動的旗幟是( )A.民主和科學 B.新道德和新文學C.尊孔和復古 D.馬克思主義【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學為主要陣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A項民主和科學是新文化運動的旗幟,符合題意;B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新文化運動,要求識記基礎史實。2.(2020九上·鄞州期中)下圖是一份在歷史上很有影響力的雜志,下列對該雜志的解讀正確的是( ?。?br/>①陳獨秀最早在該雜志發表白話文②它的出版標志著新文化運動開始③該雜志高舉起民主和科學的大旗④使青年學生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918年,魯迅在《新青年》上發表白話短篇小說《狂人日記》,借“狂人”之口控訴幾千年封建專制統治的罪惡,號召人們打倒人吃人的封建舊禮教。 魯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內容,同新文學形式結合起來,是魯迅的第一篇白話小說,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樹立了新文學的典范。①陳獨秀最早在該雜志發表白話文說法錯誤,排除含①的選項。D項②③④解讀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理解并識記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3.(2020九上·浙江月考)毛澤東說:“我在師范學校學習的時候,就開始讀這個雜志了。我非常欽佩胡適和陳獨秀的文章。他們代替了已經被我拋棄的梁啟超和康有為,一時成了我的楷模?!泵珴蓶|所說的雜志當時主要宣傳( )A.傳統儒家思想 B.維新變法思想C.民主革命思想 D.民主和科學【答案】D【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936年,毛澤東回憶說我在師范學校學習時,就開始讀這個雜志?!缎虑嗄辍冯s志對毛澤東產生巨大的吸引力,主要是因為它宣揚民主、科學。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胡適和魯迅等,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高舉“民主”“科學”兩面大旗,掀起新文化運動,向尊孔復古的封建逆流展開猛烈的進攻,從而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生氣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ABC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D項民主和科學是毛澤東所說的雜志當時主要宣傳的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知識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新文化運動的情況、內容以及意義。4.(2020九上·柯橋月考)徐中約在《中國近代史:1600-2000,中國的奮斗》中寫道:“盡管中國告別了過時的政治體制,往昔的陰影卻繼續沉重的支配著社會習俗和思想生活。政府改頭換面了,但它的精神實質與過去一樣?!边@意在說明A.洋務運動的局限性 B.戊戌變法的進步性C.辛亥革命的意義 D.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答案】D【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題干信息表明:民國的創立并未帶來人們期望的和平與秩序。結合所學可知,袁世凱竊取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但是袁世凱倒行逆施,妄圖恢復帝制,新生的中華民國很快陷入政治混亂的局面之中,以陳獨秀為首的先進的知識分子認識到: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國,必須啟發國民新的倫理道德意識,從而掀起了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即新文化運動。ABC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D項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的背景,要求具備對題干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5.(2020九上·柯橋月考)下列對新文化運動的描述正確的是( ?。?br/>①學術思想自由的北京大學是新文化運動的主陣地②運動中胡適系統地提出了文學革命的主張,倡導用白話文寫作③魯迅在此期間發表的《狂人日記》大力鞭笞封建禮數④這場運動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和學術思想自由的北京大學為主要陣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中胡適系統地提出了文學革命的主張,倡導用白話文寫作。魯迅在此期間發表的《狂人日記》,大力鞭笞封建禮數。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①②③符合題意。④這場運動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是辛亥革命。④對新文化運動的描述不正確。A項①②③描述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識記與靈活掌握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6.(2020九上·柯橋月考)“燈閃著,風吹著,蟋蟀叫著,我坐在床上看書,月亮出來了,風息了,我坐在椅子上唱歌”,這是末代皇帝溥儀(1906-1967)在17歲時寫的一首新詩。和文言文相比,這種平易通俗的文風受益于( ?。?br/>A.洋務運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運動 D.五四運動【答案】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新文化運動中,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寫文章“不作無病之呻吟”“須言之有物”等主張,題干與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的大力提倡分不開。AB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新文化運動是題干出現平易通俗的文風的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要求具備知識的識記能力。7.(2020九上·柯橋月考)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辦學理念,使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的紹興鄉賢是( )A.蔡元培 B.魯迅 C.周恩來 D.秋瑾【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新文化運動時期,蔡元培主持之下的北京大學,倡導“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使各種社會思潮在學生中間流傳,各種思想的代表人物匯集一處,激烈爭論,各不相讓。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為辦學理念,從而使北大迅速成為新文化運動大本營的是蔡元培。A項蔡元培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辦學理念,使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蔡元培任北大校長后,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旗幟下,延聘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魯迅等新派學人為北大教員,使新文化運動的力量匯聚到北大,為壯大新文化運動陣容做出了貢獻。8.(2020九上·諸暨月考)“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這是魯迅《狂人日記》中的一段話。從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br/>A.首倡民主與科學 B.掲開了文學革命的序幕C.宣傳馬克思主義 D.用白話文抨擊封建禮教【答案】D【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根據題干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8年,魯迅在《新青年》上發表白話短片小說《狂人日記》,借“狂人”之口,控訴幾千年封建專制統治的罪惡,號召人們打倒人吃人的封建舊禮教。《狂人日記》是魯迅的第一篇白話小說,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魯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內容,同新文學形式結合起來,樹立了新文學的典范。題干魯迅的這段話批判了封建禮教。ABC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用白話文抨擊封建禮教是從材料中可以得出的信息,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 新文化運動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題干分析與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9.(2020九上·諸暨月考)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學”“平等”“民主”等詞出現頻次大體相當;1919—1922年,“民主”出現次數不到“科學”的1/10,不及“革命”的l/20。這說明( )A.新文化運動主流思想發生轉變 B.國民革命運動興起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轉變 D.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919-1922年,“革命”出現的次數較多,是由于新文化運動后期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A項新文化運動主流思想發生轉變理解正確,符合題意;B項國民革命運動興起于1924年,與題干時間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轉變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項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是在1919年五四運動中,與題干時間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1919-1922年,“民主”出現次數不到“科學”的1/10,不及“革命”的1/20”。10.(2020九上·浙江月考)1921年胡適的詩歌《希望》“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因其平易、通俗而廣為傳唱。這首詩與新文化運動內容有直接聯系的是( ?。?br/>A.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B.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C.提倡科學,反對迷信 D.提倡民主,反對專制【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據“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好……”、“這種詩像小孩寫的!”及所學知識可知,這個故事與新文化運動內容聯系最緊密的是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新文化運動也是一場文學革命。1917年,胡適在《新青年》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主張以白話文作為新文學的語言,強調寫文章“須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無病之呻吟”。陳獨秀緊接著發表《文學革命論》一文,主張推倒陳腐、雕琢、艱澀的舊文學,建設新鮮、平易、通俗的新文學。經過新文化運動的倡導,白話文逐漸普及開來。A項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與題干詩歌有直接聯系,符合題意;BCD三項與題干詩歌沒有直接聯系,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及學生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11.(2020九上·浙江月考)一位學者對發生在近代某一重大事件的評價是:“愛國”卻不“不愛”中國舊文化,“反帝”卻崇拜帝國主義的“文化”。這一重大事件是( )A.新文化運動 B.戊戌變法 C.五四運動 D.洋務運動【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據“愛國卻不愛中國舊文化,反帝卻崇拜帝國主義文化”可知,這一事件是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但它有對東西方文化絕對否定絕對肯定的偏向。A項新文化運動是題干描述的重大事件,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以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12.(2020九上·義烏月考)保守派、維新派和激進派都有機會爭一日之短長。背后拖著長辮,心里眷戀帝制的老先生與思想激進的新人物并坐討論,同席笑謔。這一場景最可能出現于( )A.洋務運動時期 B.戊戌變法時期C.辛亥革命前夕 D.新文化運動時期【答案】D【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新文化運動時期,蔡元培主持之下的北京大學,倡導“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使各種社會思潮學生中間流傳,各種思想的代表人物匯集一處,激烈爭論,各不相讓,與材料現象吻合。ABC三項都沒有激進派,不符合題意;D項新文化運動時期最可能出現題干現象,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時期的現象及學生準確解讀題干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重點掌握新文化運動的時間、口號、陣地、代表人物、內容、性質和影響等。13.(2020九上·金華月考)小說《妖夢》中有一對聯:“白話通神,紅樓夢、水滸真不可思議;古文討厭,歐陽修、韓愈是什么東西?!边@樣的對聯最有可能出自( )A.洋務運動時期 B.辛亥革命時期C.戊戌變法時期 D.新文化運動時期【答案】D【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根據題干給出的“白話通神”與“古文討厭”等信息,聯系所學知識,題干對聯最可能出自新文化運動時期。1917年,胡適在《新青年》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主張以白話文作為新文學的語言,強調寫文章“須言之有物”。陳獨秀緊接著發表《文學革命論》,主張推倒舊文學,建設新文學。ABC三項和題干對聯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新文化運動時期最有可能出現題干對聯,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要求具備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分析能力。14.(2020九上·秀洲月考)“新”相較于“舊”而存在,歷史總是在新舊交替中前行。距今100多前,一批知識分子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伐舊倡新的運動。據此回答下面小題。(1)胡適認為文言文死氣沉沉,這種死的語言并不能產生有活力的文學。為此,他在新文化運動中( ?。?br/>A.反對專制 B.反對愚昧C.提倡新道德. D.提倡白話文(2)與此前泱泱幾千年的傳統文化相比,這場以反傳統為旗幟的文化運動主要“新”在( ?。?br/>A.追求民族獨立 B.宣傳民主共和C.提倡民主科學 D.主張暴力革命【答案】(1)D(2)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1917年,胡適在《新青年》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主張以白話文作為新文學的語言,強調寫文章“須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無病之呻吟”。ABC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項提倡白話文是胡適的主張,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新文化運動以民主與科學為指導思想,動搖了封建思想的正統地位,使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提倡民主科學是新文化運動主要“新”的表現,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的理解能力。理解與識記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15.(2020九上·浙江月考)1936年,毛澤東回憶說:“我在師范學校學習時,就開始讀這個雜志(指《青年雜志》)了,我非常欽佩胡適和陳獨秀的文章,他們代替了已經被我拋棄的梁啟超和康有為,一時成了我的楷模?!薄肚嗄觌s志》對青年毛澤東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主要是因為它宣揚( )A. 三民主義 B.自強求富C.變法圖強 D.民主科學【答案】D【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依據題干“我在師范學校學習時,就開始讀這個雜志(指《青年雜志》)了。我非常欽佩胡適和陳獨秀的文章。他們代替了已經被我拋棄的梁啟超和康有為,一時成了我的楷模?!笨芍菍π挛幕\動的描述。新文化運動是由胡適、陳獨秀等人發起的一次“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提倡民主與科學。ABC三項都不是《青年雜志》對青年毛澤東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的原因,不符合題意;D項民主科學是《青年雜志》對青年毛澤東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的原因,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內容。建議學生重點識記新文化運動的背景、內容與影響。16.(2020九上·浙江月考)下圖為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偉大人物,以下簡短說明與圖片人物相吻合的是( ?。?br/>A.創辦《新青年》雜志,率先舉起“民主”、“科學”大旗B.率先提出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C.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宣傳馬克思主義D.創作《狂人日記》,批判封建禮教【答案】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中人物是李大釗。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李大釗相繼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講演和論文,闡述十月革命的重大意義,歌頌十月革命的偉大勝利,熱情宣揚馬克思主義,成為最早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偉大先驅。題干簡短說明與圖片人物相吻合的是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傳播馬克思主義。A項創辦《新青年》雜志,率先舉起“民主”、“科學”大旗的是陳獨秀,不符合題意;B項率先提出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的是胡適,不符合題意;C項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宣傳馬克思主義與圖片人物相吻合,符合題意;D項創作《狂人日記》,批判封建禮教的是魯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李大釗的識記能力及對圖片的解讀能力。識記并掌握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17.(2020九上·浙江月考)“《狂人日記》這一本書,是在民國初年時,由魯迅先生所寫,這一本書以文言文寫成外,它可以說是中國新文化運動時期重要的書籍之一?!币陨线@段敘述中,以黑體、斜字標注起來的部分有一個錯誤,請問應該修改哪一個,這段敘述才完全正確( )A.民國初年改成清朝末年 B.魯迅改成胡適C.文言文改成白話文 D.新文化運動改成洋務運動【答案】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8年,魯迅發表了新文化運動中的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揭示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ABD三項修改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文言文改成白話文修改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能力。解題關鍵是對知識的識記。18.(2020九上·紹興月考)魯迅的《狂人日記》這樣寫道:“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下列關于該書及這段文字的解讀,最恰當的是( )。A.描繪了一個精神不健康的狂人B.作者喜歡看歷史書,并且看書比較仔細C.估計成書于五四運動以后D.作者借狂人之口,抨擊了封建儒學的虛偽【答案】D【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918年,魯迅在《新青年》第4卷第5號上發表白話短片小說《狂人日記》,借“狂人”之口,控訴幾千年封建專制統治的罪惡,號召人們打倒人吃人的封建舊禮教?!犊袢巳沼洝肥囚斞傅牡谝黄自捫≌f,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魯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內容,同新文學形式結合起來,樹立了新文學的典范。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里是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吃人’”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對該書和這段文字解讀最恰當的是作者借狂人之口抨擊封建禮教。ABC三項解讀不恰當,不符合題意;D項作者借狂人之口,抨擊了封建儒學的虛偽解讀最恰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魯迅《狂人日記》為依托,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知識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狂人日記》以及意義。19.(2020九上·余姚月考)下列關于新文化運動的敘述錯誤的是( ?。?br/>A.以《新青年》為主陣地 B.高舉民主和科學的旗幟C.為傳播馬克思主義創造了條件 D.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答案】D【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雜志,在陳獨秀的率先倡導下,李大釗、胡適、魯迅等一批知識分子,以《新青年》雜志和北京大學為主要陣地,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發起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ABC三項敘述正確,不符合題意;D項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敘述錯誤,五四運動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20.(2020九上·余姚月考)胡適在1923年給友人信中寫道:“25年來,只有三個雜志可代表三個時代,可以說創 造了三個新時代:一是《時務報》,一是《新民叢報》,一是《新青年》?!逼渲小缎虑嗄辍匪鶆撛斓摹靶聲r代”是( ?。?br/>A.君主立憲時代 B.民主共和時代C.民主科學時代 D.尊孔復古時代【答案】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改名為《新青年》),并在創刊號上發表《敬告青年》一文,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提倡民主與科學,反對封建文化,揭開了新文化運動的序幕,由此開辟了“民主科學的時代”。ABD三項都不是《新青年》所創造的“新時代”,不符合題意;C項民主科學時代是《新青年》所創造的“新時代”,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要求具備題干分析與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21.(2020九上·余姚月考)“燈閃著,風吹著,蟋蟀叫著,我坐在床上看書。月亮出了,風息了,我應在院中唱歌?!边@是溥儀在17歲時寫的一首新詩。這種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寫作的現象,與下列哪一人物的大力提倡分不開( ?。?br/>A.魏源 B.嚴復 C.胡適 D.孫中山【答案】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新文化運動中,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寫文章“不作無病之呻吟”“須言之有物”等主張,題干與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的大力提倡分不開。AB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胡適大力提倡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要求具備知識的識記能力。22.(2020九上·浙江月考)在中國大地上,最早在中國宣傳馬列主義思想,第一次用馬克思主義為精神武器,將革命推向一個新時期的人物是( ?。?br/>A.魯迅 B.陳獨秀 C.李大釗 D.胡適【答案】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看到了“新世紀的曙光”。1918年,李大釗在《新青年》上連續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論文,頌揚十月革命,為了擴大宣傳馬克思主義,李大釗等在北京創辦了《每周評論》。李大釗是最早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人物。AB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李大釗在中國大地上,最早在中國宣傳馬列主義思想,第一次用馬克思主義為精神武器,將革命推向一個新時期,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最早在中國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人及學生的識記能力。熟練掌握李大釗在《新青年》上連續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論文,頌揚十月革命,是最早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人物。23.(2020九上·浙江月考)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中說:“國人而欲脫蒙昧時代,羞為淺化之民也,則急起直追,當以科學與人權并重?!睘榇岁惇毿阍谛挛幕\動中大力( ?。?br/>A.提倡民主科學,反對專制愚昧 B.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C.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D.宣傳馬克思主義【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依據題干關鍵詞“欲脫夢寐時代”、“當以科學與人權并重”,意思是中國人要擺脫愚昧無知的狀態,就應該以科學、民主權利為指導思想。A項提倡民主科學,反對專制愚昧屬于學習西方民主科學,反對中國封建專制迷信的內容,符合題意;B項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屬于道德方面改革的內容,不符合題意;C項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屬于文學方面改革的內容,不符合題意;D項宣傳馬克思主義屬于新文化運動后期,宣傳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的內容,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史上新文化運動的內容延伸,應在分析題干的基礎上,找準關鍵詞扣緊新文化運動前期的主要內容。帶有材料的選擇題作答時,要分析材料文字找到關鍵詞,結合新文化運動的內容作答,有助于培養歷史材料解析的分析歸納能力。24.(2020九上·溫州月考)1917年1月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出:“文章……不用典……不講對仗……不避白話”等觀點的是( )A.陳獨秀 B.李大釗 C.胡適 D.魯迅【答案】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917年,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在該文章中他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提出 “文章……不用典……不講對仗……不避白話”等觀點等主張。ABD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胡適1917年1月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出:“文章……不用典……不講對仗……不避白話”等觀點,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掌握相關基礎知識。25.(2020九上·溫州月考)“民國的創立并未帶來人們期望的和平與秩序,于是中國的知識分子逐漸相信,如果不進行一場徹底的思想變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會”.在此背景下( ?。?br/>A.辛亥革命興起 B.五四運動興起C.新文化運動興起 D.國民革命興起【答案】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可知,在此背景下新文化運動興起。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掀起了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AB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項新文化運動興起說法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要求具備題干分析與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26.(2020九上·溫州月考)在中國最早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人是( ?。?br/>A.陳獨秀 B.李大釗 C.胡適 D.魯迅【答案】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看到了“新世紀的曙光”。1918年,為了擴大宣傳馬克思主義,李大釗等在北京創辦了《每周評論》,李大釗在《新青年》上連續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論文,頌揚十月革命,是最早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人物。ACD三項都不是在中國最早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人,不符合題意;B項李大釗在中國最早宣傳馬克思主義,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最早在中國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人及學生的識記能力。熟練掌握李大釗在《新青年》上連續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論文,頌揚十月革命,是最早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人物。27.(2020九上·諸暨月考)二十世紀初的《新青年》雜志上,文學革命派與守舊派唇槍舌劍,爭論不已。這種唇槍舌劍的爭論,主要圍繞著( )A.民主與專制 B.白話文與文言文C.民主與科學 D.舊道德與新道德【答案】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文學革命派與守舊派”這一關鍵信息,聯系所學知識,新文化運動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主張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AC兩項屬于政治發明,不符合題意;B項白話文與文言文屬于文學方面,符合題意;D項舊道德與新道德屬于道德方面,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識記并理解新文化運動的內容。28.(2020九上·浙江月考)貝貝同學在一宣傳欄里看到下列四位歷史人物的畫像,她想擬一主題來表達對他們的懷念,這一主題可以是( ?。?br/>A.洋務運動的主要代表 B.維新變法運動的領導者C.新文化運動的干將 D.開眼看世界的先行者【答案】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進步的知識分子,從1915年起,通過對辛亥革命的思考,認定要建立共和國,必須從根本是改造國民。他們高舉民主、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掀起了新文化運動。ABD三項和題干四位歷史人物不符,不符合題意;C項新文化運動的干將是題干表達的主題,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新文化運動的史實。29.(2019九上·鄞州期末)右圖是20世紀20年代中國一份具有影響力的革命雜志,在五四運動期間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對該雜志理解正確的是( )①它的出版標志著新文化運動開始②陳獨秀最早在該雜志發表白話文③該雜志高舉起民主和科學的大旗④使青年學生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率先舉起了“民主”和“科學”的大旗,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新文化運動解放了思想,促進了青年學生走上救國救民的道路。①③④理解正確。魯迅發表的《狂人日記》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②理解錯誤。C項①③④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30.(2019九上·慈溪月考)“新”相較于“舊”而存在,歷史總是在新舊交替中前行。距今100多前,一批知識分子就曾經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伐舊倡新的運動。據此回答下面小題。(1)胡適認為文言文死氣沉沉,這種死的語言并不能產生有活力的文學。為此,他認為新文化運動要( ?。?br/>A.反對專制 B.反對愚昧 C.提倡白話文 D.提倡新道德(2)如果在較長的歷史視域中審視這場思想文化界的劇烈變革,那么與此前泱泱幾千年的傳統文化相比,這場以反傳統為旗幟的文化運動主要“新”在( ?。?br/>A.追求民族獨立 B.宣傳民主共和C.提倡民主科學 D.主張暴力革命【答案】(1)C(2)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 胡適提出文學革命的概念,主張新文學,提倡使用白話文。ABD三項不是胡適的主張,不符合題意;C項提倡白話文是胡適的主張,符合題意;(2) 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科學,追求民族獨立、民主共和和主張暴力革命的都是辛亥革命ABD三項不是新文化運動“新”的表現,不符合題意;C項提倡民主科學是新文化運動“新”的表現,符合題意;故答案為:(1)C。(2)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準確識記新文化運動的史實是解題的關鍵。31.(2019九上·浦江月考)“我對于各家學說,依各國大學通例……無論何種學派,茍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達自然淘汰之命運,即使彼此相反,也聽他們自由發展?!泵鞔_闡述這一思想的是( )A.陳獨秀 B.胡適 C.李大釗 D.蔡元培【答案】D【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新文化運動時期,蔡元培主張“無論何種學派,茍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達自然淘汰之命運,即使彼此相反,也聽它們自由發展?!辈淘嗟倪@一方針,鼓勵了新思想新文化的發展。ABC三項和題干思想無關,不符合題意;D項蔡元培明確闡述題干思想,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蔡元培在新文化運動中的貢獻。注意新文化運動的背景、主要內容、影響。32.(2019九上·蕭山月考)錢玄同,中國現代思想家、文學家,民國六年加入中華民國國語研究會。他提出“文學之文,用典(典故)已為下乘;若普通應用之文,尤須老老實實講話,務期老嫗能解?!闭埢卮鹣旅嫘☆}。(1)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以判斷出錢玄同加入中華民國國語研究會的時間是( ?。?br/>A.1911年 B.1917年 C.1919年 D.1921年(2)錢玄同提出的主張與當時社會正在興起的主張一致的是( ?。?br/>A.提倡民主,反對專制 B.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C.提倡科學,反對愚昧 D.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答案】(1)B(2)B【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依據所學知識,民國年份加上1911就是公元年份,民國六年即公元1911加6等于1917年。A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項1917年錢玄同加入中華民國國語研究會,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依據題干“文學之文,用典(典故)己為下乘”說明錢玄同反對舊文學;“若普通應用之文,尤須老老實實講話,務期老嫗能解”說明錢玄同提倡新文學。ACD三項在題干中均未體現,不符合題意;B項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與錢玄同提出的主張一致,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1)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對歷史時間換算,要求具備知識的識記和運用能力。(2)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要求具備題干分析與知識運用的能力。33.(2019九上·吳興期中)陳獨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人物、語言學家,他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之一,也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建者。下列對其功績敘述不正確的有( )①在北京創辦《青年雜志》②任北大校長,提倡“學術思想自由”③在上海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④發表《新紀元》,宣傳馬克思主義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①在北京創辦《青年雜志》敘述不正確,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掀起新文化運動,符合題意;②任北大校長,提倡“學術思想自由”敘述不正確,蔡元培于1916——192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提倡“學術思想自由”,使得北大成為了新文化運動的中心,符合題意;③在上海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敘述不正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組織是由陳獨秀等發起,在上海首先建立的符合題意;④發表《新紀元》,宣傳馬克思主義敘述不正確,李大釗1919年發表了《新紀元》和《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文章,頌揚十月革命,指出它是“世界人類全體的新曙光”,不符合題意;C項①②④敘述不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陳獨秀的功績。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34.(2019九上·平湖期中)某小組確定學習主題是“新文化運動”。下列所選圖片與該學習主題直接相關的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D【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①反映的是新文化運動時期,魯迅打倒“孔家店”的主張;③是魯迅的代表作《狂人日記》,是魯迅創作的第一個短篇白話日記體小說,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④新文化運動時期蔡元培先生倡導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辦學方針,對北京大學優良學風的形成與發展,影響至為深遠。故①③④符合題意。②《民報》是中國同盟會的機關報,1905年11月26日創刊于東京,與“新文化運動”的主題不符合,故排除②。D項①③④與“新文化運動”學習主題直接相關,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要求具備題干信息提取與知識識記的能力。準確識記新文化運動的史實。二、材料分析題35.(2020九上·諸暨月考)回眸百年中國承前啟后的歷史節點,立足“轉型”,積蓄前行的力量。材料一:1920年,來華訪問的美國哲學家杜威在演講中指出:“(如果)沒有一場基于理念轉變的社會轉型,中國是不可能改變的。”引發中國青年學生的強烈共鳴。同年,英國哲學家羅素也來到中國,他高度贊揚了儒家思想的孝親觀念,并稱社會改造問題求之古人,中國老子的思想最有價值。他的演講并未在中國知識分子中引起太大反響。——摘編自徐中約《中國近代史:1600-2000中國的奮斗》等材料二:中國近代社會是一個動態的、新陳代謝迅速的社會,表現為一個又一個變革的浪頭,迂回曲折地推陳出新。1920年的中國,前承五四新文化運動,后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與國民革命,折射出中國近代社會新陳代謝這一總體特征。部分大事記如下:時間 大事記1月 中華民國教育部通令全國中小學陸續使用白話文教材。5月 ①陳獨秀在上海成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 ②孫中山發表演講,強調國民黨“今后應再有一番革命,才能做成一個真中華民國”。8月 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出版;此后,大量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經典著作被翻譯出版。8月至次年春 上海、北京、武漢等地共產黨早期組織先后建立;《勞動界》《勞動者》《勞動音》《工人周刊》等通俗讀物紛紛創刊。11月 在共產黨早期組織的領導下,上海機器工會、上海印刷工會相繼成立。(1)聯系所學知識,分析兩位哲學家的演講在中國知識界反響不同的原因。(2)為什么說1920年折射出中國近代社會新陳代謝的總體特征?結合材料一、二,聯系相關史實予以闡釋。(要求:邏輯嚴密,表述簡潔)【答案】(1)杜威提倡社會轉型需理念轉變,符合當時中國知識分子愛國、救國,積極改造社會的需求;羅素強調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不符合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對舊道德、舊禮制的社會思潮。(2)單角度闡述:以“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例: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越來越多的進步知識分子接受馬克思主義。1920年,隨著馬克思主義的進一步傳播,馬克思主義研究團體和共產黨早期組織紛紛成立。他們積極到工人中宣傳馬克思主義,領導工人成立工會組織。這為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奠定了基礎。由此可見,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是一個持續發展、不斷深化的過程。多角度闡述:1920年的中國,歷經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洗禮,多種變革力量持續發力。有人堅持思想啟蒙,提倡思想領域的社會轉型;有人逐漸認同馬克思主義,并開展研究、宣傳和實踐等活動;政府支持白話文運動,白話文教材和出版物的流行,使民眾接受新知識、新思想的能力大大提升。以上變化都折射出近代中國新陳代謝的總體特征。【知識點】新文化運動【解析】【分析】(1)據所學知識可知,杜威提倡社會轉型需理念轉變,符合當時中國知識分子愛國、救國,積極改造社會的需求:羅素強調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不符合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對舊道德、舊札制的社會思潮。(2)據材料一、二及所學知識可知,如果單角度闡述,可以“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例。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越來越多的進步知識分子接受馬克思主義。1920年,隨著馬克思主義的進一步傳播,馬克思主義研究團體和共產黨早期組織紛紛成立。他們積極到工人中宣傳馬克思主義,領導工人成立工會組織,這為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奠定了基礎。由此可見,近代中國的斷陳代謝是一個持續發展、不斷深化的過程。如果多角度闡述,1920年的中國,歷經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洗禮,多種變革力量持續發力。有人堅持思想啟蒙,提倡思想領域的社會轉型:有人逐漸認同馬克思主義,并開展研究、宣傳和實踐等活動;政府支持白話文運動,白話文教材和出版物的流行,使民眾接受新知識、新思想的能力大大提升。以上變化都折射出近代中國新陳代謝的總體特征。故答案為:(1)杜威提倡社會轉型需理念轉變,符合當時中國知識分子愛國、救國,積極改造社會的需求;羅素強調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不符合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對舊道德、舊禮制的社會思潮。(2)單角度闡述:以“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例:經過五四運動的洗禮,越來越多的進步知識分子接受馬克思主義。1920年,隨著馬克思主義的進一步傳播,馬克思主義研究團體和共產黨早期組織紛紛成立。他們積極到工人中宣傳馬克思主義,領導工人成立工會組織。這為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奠定了基礎。由此可見,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是一個持續發展、不斷深化的過程。多角度闡述:1920年的中國,歷經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洗禮,多種變革力量持續發力。有人堅持思想啟蒙,提倡思想領域的社會轉型;有人逐漸認同馬克思主義,并開展研究、宣傳和實踐等活動;政府支持白話文運動,白話文教材和出版物的流行,使民眾接受新知識、新思想的能力大大提升。以上變化都折射出近代中國新陳代謝的總體特征。【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考查杜威、羅素的演講在中國知識界反響不同的原因、中國近代社會新陳代謝的總體特征及影響的相關史實及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杜威、羅素的演講在中國知識界反響不同的原因、中國近代社會新陳代謝的總體特征及影響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近代中國新陳代謝的總體特征。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復習專題:07 新文化運動(學生版).docx 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復習專題:07 新文化運動(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