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案課題 《中國畫—貓頭鷹畫法》 課時 1課時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利用中國畫的筆墨技法、暈染效果表現貓頭鷹。(2) 方法與過程:采取個體獨立完成作品和小組合作一幅作品等多種學習方式,為學生創設寬松的表現氛圍。通過小組討論、分析作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精神。(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表現中國寫意畫“貓頭鷹”,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學生熱愛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教學重點 了解寫意貓頭鷹的特點,通過探究與合作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表現各種動作且有墨色變化的貓頭鷹。 教學難點 貓頭鷹的構圖;作畫中水分的控制;發揮想象力和創作力表現貓頭鷹的各種動作。教學準備 毛筆、墨、生宣紙兩張、調色盤、筆洗、氈子或廢舊報紙、中國畫顏料、美術書。教學過程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意圖 時間一、專項技能訓練二、導入新課三、講授新課四、實踐環節五、賞評環節 講解、示范墨的干濕濃淡變化并輔導學生練習墨的變化。1、出示貓頭鷹圖片(課件),介紹貓頭鷹的種類和生活習性。(我國有30多種,一只貓頭鷹一個夏季能捕捉一千多只田鼠,被稱為“森林衛士”。)2、點題: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請學生說一說貓頭鷹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以及的它特點是什么? 3、出示中國畫貓頭鷹圖片(課件),請同學說一說貓頭鷹的藝術型與原型有何不同。板書課題:中國畫—貓頭鷹畫法1、出示教師作品—貓頭鷹觀察貓頭鷹的外形特點,說一說貓頭鷹的外部特征。2、復習中國畫中的墨分五色和中鋒、側鋒用筆。學習干墨濕墨3、翻書,了解貓頭鷹的畫法步驟。探究的問題:A、請同學說一說畫貓頭鷹的步驟。B、請同學說一說貓頭鷹的用筆和用墨的變化 。4、教師演示畫法步驟和用筆用墨的要求。觀察老師是如何用筆用墨的 5、教師鼓勵和指導全班同學在練習的紙上畫一畫貓頭鷹。6、出示貓頭鷹的不同姿態的圖片,引導學生進行探究,鼓勵學生創新動作7、分析構圖,出示兩種不同構圖的作品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回憶中國畫的用筆、用墨。 8、分析、探究貓頭鷹的不同動作。 提出實踐要求:1、單獨或合作完成一幅表現貓頭鷹的作品。2、要求動態豐富,筆墨有變化。1、指導學生展示與評價作品教師參與評價 教師小結所學內容。 聽老師講授并練習墨的變化。聽老師講授,同時可以提出問題。學生概括貓頭鷹的基本型。觀察并談談貓頭鷹的外部特征。聽講并實踐看書并回答問題。學生回答。先小組討論再回答。帶著問題,觀察和欣賞教師的演示。學生實踐。學生分組進行探究。觀察、回憶、思考,小組討論和探究,歸納總結,并大膽說出貓頭鷹的筆墨變化和畫法步驟(理解腹部為什么用淡墨)。小組探究學生作畫 教師輔導,鼓勵學生表現各種動作的貓頭鷹。1、學生展示作品 2、學生自評、互評。 豐富學生對水墨的認識能力。了解中國畫貓頭鷹。了解中國畫,體會其中的藝術性。學習與了解筆墨知識。充分利用好教材,初步了解畫法步驟,培養學生觀察、概括能力,使學生了解貓頭鷹的外部特征,為表現貓頭鷹奠定基礎。學習畫貓頭鷹的方法。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創作性及發散思維能力。用對比方法發使學生了解中國花鳥畫的特點,并引導學生學會對比觀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作力。提高評價能力。 3分鐘3分鐘14分鐘16分鐘4分鐘板書設計中國畫—貓頭鷹畫法筆:中鋒 側鋒 散鋒 墨:濃墨 淡墨 濃破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