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5課 文化遺產:全人類共同的財富(教案)——高中歷史人教統編版選擇性必修3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5課 文化遺產:全人類共同的財富(教案)——高中歷史人教統編版選擇性必修3

資源簡介

第15課 文化遺產:全人類共同的財富
教 學 設 計
教學目標
1.認識文化遺產保護對保持民族文化的傳承、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和創造性的重要意義,提高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等學科素養。
2.了解世界發展的多樣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國、各民族文化傳統,形成廣闊的國際視野,培養家國情懷。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文物古跡的保護原則和方法以歷史的真實性為第一要義。
2.《世界遺產公約》旨在集各國之力,對日益遭到損毀的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實施有效保護。
3.文化遺產往往代表著一個文明所留下的輝煌,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
難點:
1.文化遺產的保護原則。
2.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
課前準備
查找本課相關史料,準備好本課相關知識鏈接。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三星堆古遺址位于四川省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分布面積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歷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范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現有保存最完整的東、西、南城墻和月亮灣內城墻。三星堆遺址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昭示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同屬中華文明的母體,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
其中出土的文物是寶貴的人類文化遺產,在中國的文物群體中,屬最具歷史、科學、文化、藝術價值和最富觀賞性的文物群體之一。在這批古蜀秘寶中,有高2.62米的青銅大立人、有寬1.38米的青銅面具、更有高達3.95米的青銅神樹等,均堪稱獨一無二的曠世神品。而以金杖為代表的金器,以滿飾圖案的邊璋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屬前所未見的稀世之珍。
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遺址考古工作中新發現的6個“祭祀坑”已出土了500多件重要文物,其中3個坑中發現有象牙。3月21日,4號坑一根重達100多斤的象牙被完整提取。 三星堆“祭祀坑”出土了大量重要文物,保存完整的東、西、南城墻和月亮灣內城墻,但目前已發掘的面積只占遺址總面積的2%左右。
2021年5月28日,三星堆新發現6個“祭祀坑”發掘收獲頗豐,截至目前,三星堆新發現6個“祭祀坑”已出重要文物一千余件。此外,三星堆遺址將聯合金沙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加快建設三星堆國家遺址公園。 9月9日,三星堆遺址祭祀區三號坑、四號坑再發現等階段性重大考古成果。
【師】同學們通過上述材料與圖片的學習,想一想世界上有哪些文化遺產,應該怎樣去保護文化遺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5課 文化遺產:全人類共同的財富》。
【新課講授】
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
材料 早在20世紀90年代,一直關注文化遺產保護的馮驥才就提出:希望中國也像歐洲一些國家那樣,確定一個“文化遺產日”。而在2004年和2005年的兩會上,馮驥才文提出這一建議,并提交了《關于建議國家設立文化遺產日的提案》。2005年7月,鄭孝燮等11名專家學者聯名致信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倡議中國設立“文化遺產日”。2005年12月,國務院決定從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六為中國的“文化遺產日”。這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保護文化遺產的高度重視和戰略遠見,有助于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
【師】通過材料和教材學習我們為什么要保護文化遺產?
1、保護文化遺產的原因
(1)文化遺產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2)這些由各民族在數千年歷史進程中創造的文化財富,一直受到嚴重威脅。
【師】針對如何保護文化遺產,各國也采取了不少舉措,留下來寶貴的經驗。下面我們學習世界各國是如何保護文化遺產的?
2、世界各國歷史上保護及研究文物的傳統
(1)古代世界:在歐洲各國的皇室、貴族和教會中,收藏藝術珍品和宗教遺物之風頗為盛行。
(2)古代中國:歷代帝王、達官貴人和民間收藏家十分重視收藏各種器物、字畫、書籍等;針對古代器物進行分類、著錄的金石學還發展成為專門之學。
3、現代意義上的文物保護
(1)世界
①大約從19世紀開始,一些國家通過立法進行現代意義上的文物保護。
1834年,希臘針對古跡保護制定了法律
②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世界范圍內出現了保護文物古跡的高潮。
③1964年的《國際古跡保護與修復憲章》,是關于古跡保護的第一個國際憲章,強調對文物古跡的保護以歷史的真實性為第一要義,有著深遠的意義。
龐貝古城遺址
(2)中國
①中央政府對文物古跡進行保護始于1906年清政府頒布的《保存古物推廣辦法》。
②1930年,南京國民政府設立的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公布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文物保護法律《古物保存法》。
③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起專業化的文物保護體系,并完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性文物普查。
④1961年3月,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布。
⑤1982年通過并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是由國家最高立法機關頒布的法律,致力于加強對文物的保護、研究和利用,以使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得到繼承。
莫高窟
二、《世界遺產公約》
材料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大會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舉行的第十七屆會議,注意到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越來越受到破壞的威脅,一方面因年久腐變所致,同時,變化中的社會和經濟條件使情況惡化,造成更加難以對付的損害或破壞現象,考慮到任何文化或自然遺產的壞變或消失都構成使世界各國遺產枯竭的有害影響,考慮到國家一級保護這類遺產的工作往往不很完善,原因在于這項工作需要大量手段,以及應予保護的財產的所在國不具備充足的經濟、科學和技術力量,……考慮到現有關于文化財產和自然財產的國際公約、建議和決議表明,保護不論屬于哪國人民的這類罕見且無法替代的財產,對全世界人民都很重要,考慮到某些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因而需作為全人類世界遺產的一部分加以保存,考慮到鑒于威脅這類遺產的新危險的規模和嚴重性,整個國際社會有責任通過提供集體性援助來參與保護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這種援助盡管不能代替有關國家采取的行動,但將成為它的有效補充。
——摘自《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
【師】通過材料和教材學習《世界遺產公約》制定的原因、時間、宗旨。
1、制定原因:任何文化和自然遺產都是人類共同財富。
2、制定時間: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7屆會議通過《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
3、宗旨:集各國之力,對日益遭到損毀的文化和自然遺產實施有效保護。
【師】《世界遺產公約》的內容有哪些?
4、內容
(1)充分肯定文化遺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整個國際社會有責任通過提供集體性援助來參與保護。
(2)對于一部分全人類的共同遺產,應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加以重點保護。
(3)確定了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三種類型。
【師】通過“歷史縱橫”學習《世界遺產公約》所定義的“文化遺產”包含哪些?
文物: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畫、具有考古性質成分或結構、銘文、窟洞以及聯合體;
建筑群: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在建筑式樣、分布均勻或與環境景色結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單立或連接的建筑群;
遺址:從歷史、審美、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人類工程或自然與人聯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師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宮殿群,于199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5、發展完善
(1)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條例》,正式提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概念。
(2)2003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2屆大會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這不僅完善了對文化遺產的認識,而且表明文化遺產保護對傳承民族文化、維護文化多樣性和創造性有著重要意義。
昆曲,原名“昆山腔”“昆腔”,現又被稱為“昆劇”,是現存中國最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約在元朝末期產生于蘇州昆山一帶。昆曲于2001年5月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宣布的第一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中國因此成為首批獲此殊榮的19個國家之一。
6、中國對世界遺產的保護和傳承
(1)內容
①1985年11月,中國正式加入《世界遺產公約》,成為締約國。
②2004年8月,中國加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
③2006年,審議通過《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法》。
④2011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
(2)意義
①保護遺產、傳承文化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推動了中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發展。
中國成為推動世界遺產保護的重要力量,體現出一個文明大國守護人類共同財富的擔當。
三、各國的歷史遺跡與文化遺產
【師】通過教材學習各國的歷史遺跡和文化遺產有哪些
1、世界的歷史遺跡與文化遺產
(1)古代文明的代表性遺跡:雅典衛城、古羅馬城、阿布辛拜勒神廟、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等。
雅典衛城
阿布辛拜勒神廟
(2)近代世界著名的文化遺產:佛羅倫薩成為展示歐洲文藝復興的重要文化遺產。
佛羅倫薩
2、中國的文化遺產
(1)中國第一批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有長城、莫高窟、明清皇宮、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五項世界文化遺產,以及作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的泰山。
(2)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國務院批準命名的《國家級非物質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截至2014年共有1372項。
深化探究
探究一:保護世界遺產的原因
1、必要性:世界以及具有不可再生能性和圖書的普遍價值,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2、緊迫性:
①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環境污染,生態失衡,世界遺產不斷遭到破壞。
②難以抵御的自然災害和頻繁發生的戰爭。
③工業化、城市化浪潮的沖擊,二戰后表現更為突出。
3、可能性:歷史的教訓使人類認識到,人類與自然互相依存,文化與自然是不可分割、密切相連的。
4、重要性:
①世界各地的文化遺產,是人類在社會發展中留下的不朽足跡。它們各自代表獨特的文明,反映了世界不同區域歷史發展的文化特征;它們的教會融合,表現出世界歷史發展進程中各種文明的相互交流及影響。
②人類的文化遺跡是人類社會發展歷程的見證,是當今世界各國各地區謀求和平與發展的歷史借鑒,是人類社會走向現代化,創造更高級文明的基礎、源泉和動力。
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實行的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舉措,極大地促進了世界各國對有形的物質文化遺產和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
探究二:世界遺產保護的兩個原則
1、文化遺產的真實性:是指遺產產生是以及后來形成的各種特征,包括形式與設計、材料與設施、利用與影響、傳統與技術、環境與位置、精神與感受。
2、文化遺產的完整性:一是指范圍上的完整性,要盡可能保持遺產組織與結構及其周圍環境的完整。二是指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要盡可能的保持遺產地理位置上互相連接的相關部分,完整地體現其文化價值。
課后總結
文化的傳承依托于多種載體,并留下了各種歷史遺跡,構成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都代表著文明所留下的輝煌,并且其價值得到世界的肯定。其中,通過申遺,保護遺產、傳承文化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推動了我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發展。中國成為推動世界遺產保護的重要力量,體現出一個文明大國守護人類共同財富的擔當。
板書設計
第15課 文化遺產:全人類共同的財富
一、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
1、保護文化遺產的原因
2、世界各國歷史上保護及研究文物的傳統
3.現代意義上的文物保護
二、《世界遺產公約》
1、制定原因
2、制定時間
3、宗旨
4、內容
5、發展完善
6、中國對世界遺產的保護和傳承
三、各國的歷史遺跡與文化遺產
1、世界的歷史遺跡與文化遺產
2、中國的文化遺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滁州市| 思南县| 贵阳市| 门头沟区| 耿马| 义乌市| 津市市| 洛南县| 平谷区| 淅川县| 竹山县| 红安县| 通化市| 威信县| 南澳县| 喀喇沁旗| 石家庄市| 大理市| 石河子市| 江永县| 长海县| 安阳县| 舞阳县| 泸定县| 麦盖提县| 介休市| 栾城县| 墨江| 普洱| 大竹县| 玉山县| 清流县| 阳城县| 山阳县| 徐闻县| 房山区| 新沂市| 舟曲县| 金门县| 三门县| 丹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