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2解析三大訴訟一、教學目標必備知識:訴訟的含義和特點;訴訟的主要類型關鍵能力:明確訴訟解決糾紛必須嚴格依法進行。明確訴訟在多元糾紛解決方式中的地位,正確運用訴訟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二、核心素養政治認同:認同人民法院依法審判的權威。科學精神:了解非訴訟解決糾紛的主要方式。法治意識:通過學習,樹立依法解決糾紛的意識。公共參與:通過學習,在生活中提高合理有效解決糾紛的能力。三、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訴訟的含義及其特點2.調整訴訟關系的三部法律3.訴訟的類型及其差異教學難點1.刑事附帶民事訴訟2.提起訴訟的主體四、課前準備教具:黑板、粉筆、多媒體五、教學過程1、導入新課李某在城里開了一家土特產銷售店,長期以來一直向城里的一家大型超市供應土特產。春節前,李某向該超市老板討要剩余的貨款,老板不但不給,還將其打傷。李某很是氣憤,回家約了幾個人準備對老板實施報復。思考:李某的想法對嗎?他應該通過什么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學生討論交流點撥:李某的想法是不對的。現代社會是法治社會,不能靠暴力來解決糾紛,要尋求合法的程序和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對超市老板不給貨款并傷人的行為,李某可以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過渡:怎樣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和解析三大訴訟。2、新課講授(一)訴訟及其特點探究與分享18歲的小學生張某放學回家經過鄰居吳某家門口的時候,被從吳某家躥出的一條惡犬咬傷。張某的父母馬上帶著張某去醫院治療,共花去醫療費3000多元。張某的父母要求吳某支付這筆費用,遭到吳某的拒絕。張某的父母準備到人民法院提起損害賠償的訴訟。思考:什么是訴訟?張某的父母是否可以提起訴訟?學生討論交流回答點撥:訴訟俗稱“打官司”,它是在糾紛主體的參與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決具體糾紛。由于張某被吳某家惡犬咬傷,但吳某拒絕支付醫療費用,構成民事侵權糾紛,屬于民事爭議案件,張某的父母可以提起損害賠償的民事訴訟。知識總結:(1)訴訟的含義:訴訟俗稱“打官司”,它是在糾紛主體的參與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決具體糾紛的活動。(2)訴訟的地位:訴訟是解決糾紛的最后途徑結合課本86頁,談談什么是訴訟法,訴訟法的種類有哪些?總結:訴訟法①含義:用于調整訴訟法律關系、規范訴訟活動與程序的法律是訴訟法。②種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屬行政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探究與分享22020年3月15日是第38個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由中國消費者協會、人民網主辦,人民健康、中國消費者報社協辦主題為“凝聚你我力量”的“2020年3 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線上主題活動。活動上,中消協公布2020年“啄木鳥獎”獲得者,為起訴上海迪士尼的大學生王潔堂,中消協表示,“華東政法大學學生王潔瑩,作為新一代年輕消費者的代表,不向消費侵權行為妥協,不畏經營者強勢,依法依規理性維權,為廣大消費者爭取合法權益的行為。2019年,王潔堂因攜帶零食進入上海迪士尼樂園時被園方工作人員翻包檢查,認為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犯,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認定上海迪士尼樂園禁止游客攜帶食品入園的格式條款無效,并賠償損失。幾經周折,在王潔瑩的堅持不懈,與社會各方以及輿論的持續關注和強烈要求下,上海迪士尼最終作出改變,允許游客攜帶自己食用的食物進入樂園,并劃定專門的野餐區域,同時表示將進一步優化安檢流程,盡可能降低安全檢查對游客體驗的影響。思考:結合上述案例,談談訴訟的特點有哪些?學生討論交流回答知識總結:訴訟的特點(1)公權性人民法院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2)程序性人民法院、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嚴格遵守法定程序解決糾紛。訴訟是依照法定程序進行的訴訟活動,無論是法院還是當事人或者其他訴訟參與人,都應按照訴訟法設定的程序實施訴訟行為,違反訴訟程序常常會引起一定的法律后果(3)強制性以國家強制力為后盾。訴訟的強制性既表現在案件的受理上,又反映在裁判的執行上。調解、仲裁均建立在當事人自愿的基礎上,只要有一方不愿意選擇上述方式解決爭議,調解、仲裁就無從進行。訴訟則不同,只要原告的起訴符合訴訟規定的條件,無論被告是否愿意,訴訟均會發生。同時,若當事人不自動履行生效裁判所確定的義務,法院可以依法強制執行。(4)終局性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確定的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是終局的。一切案件或糾紛,一旦進入司法程序,由司法機關依法作出生效的判決、裁定或決定,便應得到最終解決或平息,任何機關和個人都不應再作處理,以維護法律的權威,維護社會關系的穩定(二)訴訟的主要類型探究與分享思考:(1)在訴訟目的上,訴訟的三種類型有什么不同?(2)在提起訴訟的主體方面,訴訟的三種類型有什么,不同?學生討論交流回答點撥:(1)民事訴訟解決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權利和義務糾紛。行政訴訟解決國家行政機關實施的行政行為是否合法的問題。刑事訴訟解決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應處何種刑罰的問題(2)民事訴訟雙方當事人均可提起。行政訴訟主要由行政相對人提起,行政機關始終處于被告地位。刑事訴訟除自訴案件由自訴人提起自訴外,均由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知識總結:比較 民事訴訟 行政訴訟 刑事訴訟案件性質 民事案件 行政案件 刑事案件訴訟目的 解決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權利和義務糾紛 解決國家行政機關實施的行政行為是否合法的問題 解決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應處何種刑罰的問題提起訴訟的主體 雙方當事人均可提起 主要由行政相對人提起,行政機關始終處于被告地位 除自訴案件由自訴人提起自訴外,均由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適用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名詞點擊:行政相對人 自訴 公訴行政相對人,是指行政法律關系中與行政機關相對應的另一方當事人,即權益受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影響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訴,是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為了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訴訟。公訴,是指人民檢察院依照相關法律規定,代表國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訴訟。3、結束新課在多元的糾紛解決方式中,訴訟是解決糾紛的最后途徑。訴訟分為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和刑事訴訟三種類型它們在案件性質、訴訟目的、提起訴訟的主體、訴訟內容和程序、適用法律等方面,均存在顯著差異。4、課堂小結通過本課時的學習,我們重點學習了訴訟的特點和訴訟的三種類型。知道了訴訟是解決糾紛的最后途徑,能夠區分三種訴訟類型,知道其適用條件和法律,能夠在日后的生活和學習中運用法律手段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六、板書設計解析三大訴訟(一)訴訟及其特點(二)訴訟的主要類型七、課后作業完成本框同步課時作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