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奇妙的針法教學目標:了解鉤針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和裝飾價值,掌握持針、繞線的方法,認識幾種常見的編織記號,學會其編織的技巧。課前準備:準備工具,并向女性家長請教,以促進孩子們編織技能的掌握。教學過程一、學習材料的選擇材料的選擇上除了教材上運用的,還可以選擇其它的線材,如彩帶、開司米線、馬海毛線等等,工具更是型號多樣,棒針的型號從大到小有十幾個品種,要求學生按線的粗細合理選擇,棒針可以選用鋁質或竹制的,鉤針也有兩種不同的式樣,一般來說,教材中的較適合學生使用。二、匯報課前的學習體會三、自學書上的制作步驟四、互幫互助可以發動男女學生之間互幫,開闊學生的設計思路,同時讓對編織內容感興趣的學生走得更快。五、課外延伸學習其他的針法。六、評價:編織是否仔細;技術設計是否有創意;活動中是否積極投入;學習興趣是否濃厚。2、美麗的鉤針花樣教學目標:1、學會欣賞各種形狀的鉤針編織圖案,了解其針法及組合的方式。2、掌握三種針法的編織方法,熟練進行編織,并能對它們進行組合,完成一種簡單花樣的編織。教學時間:一課時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的重點是掌握鎖針、短針、長針的編織方法,并能夠將它們組合,編織出一種簡單的花樣。2、教學的難點是熟練地運用鉤針的三種基本針法。教學過程:1、談話引入: 先復習鉤針起針方法及三種基本針法的編織圖示符號及方法;然后分小組討論“看看想想”中的三種花樣分別使用的針法類型及組合方式。小組派代表匯報討論結果,然后教師進行總結。2、動手編織: 動手編織前,教師要組織他們仔細閱讀環狀花樣的編制說明,交流質疑,然后教師對技術難點進行示范講解,最后分組練習,互幫互學。評比:生將自己的成果拿出來展示,老師評比。3、香皂結教學目標: 1、探究中國結香皂的編織技術,感受它的工藝性與實用性結合的特點。 2、學會中國結香皂的編織方法,編制一份獨特的中國結香皂禮物。 3、通過實踐深入理解中華民族文化的價值。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的重點是探究中國結香皂的編織技術,學會基本的編織方法。 2、教學的難點是創造性地運用打結技術,編制一份獨特的中國結香皂禮物。教學過程: 一、探究中國結的編結技術 教師引導學生 感受中國結香皂的工藝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品質。讓學生觀察和理解香皂結的外形與編結技術的關系。二、技法學習1、教師示范:圖案的固定方法、雙手盤繞的方法。2、學生模仿老師的動作嘗試編結。三、制作實踐 教師指導學生有序地展開編結制作。1、徒手繪制草圖,和同學們交流。2、用大頭針固定編結線路,并選用合適的線繩展開編結。四、展示評價師生共同布置展示臺。教師引導每個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同學表達編結意圖:1、我的中國結香皂有何用途?2、我編制作品時,花費時間最多的部分在哪里?3、哪些色彩搭配的特別滿意 4、用大頭針固定時,我用了哪些巧妙 的辦法?4、小刺猬活動目標:1、引導學生自己看著圖示塑造刺猬形象。2、通過捏、揉、搓等技能捏出造型。3、培養想象力、創造力。活動準備:橡皮泥、紫砂泥、泥工板、各種輔助材料及泥工用具。活動過程: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1、(出示圖片刺猬)引導學生說出刺猬的基本特征)2、學生嘗試看圖示塑造刺猬形象,教師巡回。3、講述塑造過程,教師做簡單評價。二、學生操作,教師巡回指導。三、評價結束活動。請個別有創新的學生上來講述他的作品,并進行表揚鼓勵。5、電影放映機教學目標:1、了解電影放映機的原理2、學會利用蛋糕盒來制作一個簡易的電影放映機教學準備:蛋糕盒、熱水瓶軟木塞、長約30厘米的粗鐵絲、卡紙、美工刀、剪刀、彩紙。教學過程:一、引入二、學習步驟1、在蛋糕盒表面的正中央畫一點A,然后在蛋糕盒的側面,用美工刀刻一個小窗,并在A點附近的蛋糕盒表面開一個天窗。2、用鐵絲從A點穿過蛋糕盒與盒蓋,然后抽出鐵絲。3、將熱水瓶的軟木塞當作放映機的鄭輪,將鐵線穿過卷輪的中心。、4、在卷輪的表面畫上米字格,然后用小刀在卷輪的外側畫一圈垂線。5、根據你投計的圖片,按從小到大、從左到右的順序畫圖。6、將畫好的圖片按順序一一插入卷輪的豎縫里,注意插得整齊,牢固些,也可以用膠水粘合。7、卷輪裝入蛋糕盒中,并用鐵絲將三者下連接。8、在鐵絲的上端粘上小旗子,下端扭成直角彎。三、展示6、無土栽培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這一手段,通過上網瀏覽初步掌握無土栽培技術的概念,認識其優點,了解無土栽培的各種的方法。2、指導學生進行無土栽培大蒜,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3、通過引導學生認識無土栽培的優點,使學生了解無土栽培可以獲得無公害的“綠色食品”,它將是生態農業的發展方向,并激發學生從小就要有創新意識。教學重點難點:了解無土栽培可以獲得無公害的“綠色食品”,它將是生態農業的發展方向。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二)運用網絡,探究知識1、質疑提問2、分組研究3、交流匯報方法:立體栽培、水培、袋培、砂石培、木屑培等(三)指導實踐1、講述:通過上網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對研究無土栽培還有什么打算或?2、指導學生做木屑栽培大蒜的實驗。3、反饋情況。(四)總結延伸7、無土栽培常春藤教學目標:學會無土栽培常春藤的方法教學準備:鏟子、灑水壺、常春藤、珍珠巖、細沙、花盆、營養液等。教學過程:引入,揭題二、學學做做:1、洗凈泥土:洗凈常春藤根部的泥土,并作適當的修剪。2、準備基質:固體其質選用2份珍珠巖加1份細沙,然后將基質攪拌均勻。3、遠用中號吊盆,將攪拌好的基質上進行栽種,一般每盆栽3、5棵4、第一次要澆透,以后每隔幾天澆一次。三、總結8、神奇的音樂片教學目標:1、了解音樂片的神奇作用2、了解安全使用電烙鐵的要求教學準備:剪刀、尖嘴鉗、鑷子、導線、蜂鳴器、音樂片、電池盒、觸片等。教學過程:一、導入揭題二、學學做做1、握好電烙鐵2、帶錫焊接3、點錫焊接4、焊蜂鳴器5、焊電極片6、焊音樂片三、交流成品,展示9、水果電池活動目標1、科學探究:學會制作簡單的水果電池;初步嘗試畫簡單的電路圖。2、科學知識:知道電池的組成。3、情感態度價值觀:形成合作與分享的意識;初步意識到科學研究的嚴謹性。4、培養學生簡單的科學研究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活動過程一、活動啟動階段師: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你見過哪些電池?收集了哪些電池?我們今天這堂課,就來創造個小電池,做一個有趣的“水果電池”。二、實驗探究階段1、教師當場示范制作水果電池,邊出示材料,邊介紹。分別介紹電流表、導線、鱷魚夾、金屬片。2、學生用鱷魚夾把電流表和金屬片連接好。3、教師往水果里插入銅片和鋅片,電流表指針發生偏轉。4、學生嘗試。5、提出疑問:這真的是電嗎?用音樂小喇叭(來自新年卡上)來驗證。水果電池產生的電,足以使音樂小喇叭發出聲音。三、講解水果電池的組成四、實驗拓展階段師:我們已經做了一組蘋果做成的水果電池,細心的同學們不知有沒有發現,它們產生的電流都一樣大嗎?(不一樣)五、活動總結階段10、自制冰鎮番茄教學目標:學會制作冰鎮番茄教學準備:冰箱、糖、番茄、盤子。教學過程:一、導入揭題二、學學做做1、洗凈番茄后去皮2、將番茄裝入盤中并加糖3、放入冰箱的冷藏室中4、數分種后取出食用三、布置課后任務因條件的限制,只能在家里完成。11、煮飯教學目標:1、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能力2、初步懂得使用電飯煲。教學準備:米、電飯煲、淘米藍教學過程:一、導入揭題二、學學做做1、淘米2、用抹布將電飯煲的內鍋處部擦干3、將米倒入電飯煲中,再加入適量的水4、插上電源5、按下按鍵,當紅燈跳轉后表示飯已燒熟,請再燜15分鐘。6、用飯勺將飯翻松三、布置任務請學生回家為爸媽燒一餐飯。12、栽培豆芽菜教學目標:1、了解豆芽菜的由來2、會自己來制作豆芽菜教學準備:塑料藍、黑色塑料袋、水盆、綠豆、自來水教學過程:一、導入揭題二、學學做做1、消毒:將綠豆種子用清水洗凈,洗時去除破爛種子及雜質,然后在55度的熱水中消毒5分種。另處,栽培的容器等也用開水燙洗消毒。2、浸泡:消毒后用清水浸種約一天, 待種子充分吸水膨脹,有的種皮破裂時倒入塑料籃,沖洗干凈。3、催芽:在塑料籃外面肆上黑色塑料袋,每隔4-6小時淋一次水,淋水后及時上黑色塑料袋,在黑暗環境中催芽。三、總結13、制作電動摩托艇模型教學目標:1、了解電動摩托艇制作的基本原理和電路布置。2、通過制作摩托艇、玩摩托艇的動手、動腦過程,學會用泡沫塑料制作摩托艇的方法,享受成功的樂趣。3、學會使用美工刀、螺絲刀、電烙鐵等常用工具。活動重點:摩托艇零件安裝。活動難點:切割及馬達地安裝。教學過程:一、導入:摩托艇又叫動力艇、汽艇,是一種用內燃機或電動機發動的小型船舶。摩托艇速度快、靈活輕便、機動性大,可以作短距離的交通工具。、二、看看想想??纯聪胂胧抢蠋熞龑W生仔細觀察這個電動摩托艇,思考制作這個摩托艇應該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設計一個制作方案,然后把方案寫進右邊的空白處。三、學學做做。1、制作船體2、安裝零件3、調試試航四、交流創新學生通過本課時的學習,了解了摩托艇的基本制作技能,這里安排了兩道拓展題,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興趣與實踐能力。1、你能把摩托艇的外形設計得更加漂亮嗎? (作品外觀創新)2、摩托艇以內燃機或電動機驅動,想想還能用更好的動力裝置驅動嗎?(作品動力創新)五)展示臺1、說說你制作的摩托艇模型的特點,比一比誰的摩托艇模型做得漂亮。激發學生再次制作和創新的積極性。2、舉行一次摩托艇航行比賽??凑l的摩托艇開得穩、開得直、開得快(可以另外安排時間進行)。14、制作小木凳教學目標:1、學會畫線、鋸割、刨銷、釘釘子等技能。2、學會設計圖紙,并能從小木凳的外形、材料等方面加以改進,提高創新能力3、通過小木凳的制作,感受木工制作的樂趣,提高動手實踐能力。教學重難點:重點:線條的雙重畫出,同學間互相幫忙,并非我們平時意義上的合作,這里的互相幫忙所指的是我幫你,你幫我。難點:掌握鋸割平直的技能。教學過程:1、課前準備,教師收集生活中各種小凳子的照片在媒體中展示,同時制作好小凳子示例,提供學生參考。2、新課引入,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小凳子,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以及制作好的小凳子做示例激發學生興趣。3、學習過程, 1)設計小木凳 2)制作小木凳時四、教學評價:1、圖紙的正確性評價2、能否掌握用工具在木料上畫線、鋸割等技能3、重點評價是否美觀、牢固、實用。15、我的理想活動目的:1、 通過學生的個性展示,結合口語自由表達,使學生明確理想的含義,知道應正確選擇理想,并為之不懈奮斗,受到一次理想教育。2、 通過學生的口語自由表達,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活動過程:一、導語:理想,一個誘人的字眼。那么,你認為理想是什么?話題一:理想是不是可有可無的話題二:我的理想師小結,并結合貼吧中的《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故事,引導學生討論,使之明確:正確選擇理想很重要!話題三: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理想話題四:如何使理想化為現實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川上的橋梁。騏驥一躍,不能 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鳑r播放flash動畫《我的未來不是夢》,引導學生聯系自身理想實際,討論認識到必須不懈努力,才能使自己的美好理想最終化為現實。結束語: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探討了有關理想的話題,最后請你用幾句話概括,今天同大家交流的收獲。(生自由表達)。16、圖像捕捉器教學目標:1、了解圖像捕捉器的作用2、學會制作簡單的圖像捕捉器教學準備:剪刀一把、水彩筆、硬卡紙4張教學過程:一、引入二、學學做做1、在一塊硬紙板上剪下一個直徑為25厘米的圓盤,并用剪刀剪出四個對稱的小長方形。2、設法將鉛筆固定在圓盤的中心上,轉動這個旋轉觀察器,透過長方形的槽觀察周圍運動的物體。3、剪下長6厘米寬4厘米,接著在每張長方形紙板上各剪一個小口。4、拿出一塊紙板,在正反面相錯開位置畫上兩個鳥籠。在另一塊紙板上的正反面畫上兩只小鳥,把它們對插起來。5、將兩塊紙板的交叉處用鉛筆固定。三、交流展示。1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