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遠古的動物朋友》 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創作內容是基于孩子們對遠古生物的觀察,從而了解遠古生物的外形特征、生存環境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因此,需要引導孩子們通過拼圖、實物觀察,圖片賞析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想像,概括遠古生物的外形特征,展現遠古生物的特有的魅力。教師鼓勵學生大膽想像,力爭創作有個性的遠古的生物。啟發學生抓住動物的外形特征,并用刻、畫的方式表現在錫紙畫上。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對古生物的熱愛之情。【學情分析】三年級的學生對恐龍和遠古生物有著濃厚的興趣,表現欲強。錫紙畫的形式對于孩子們來說更加新奇、有趣,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第一次嘗試還不能靈活運用刻、刮的方式表現畫面的體積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強對錫紙畫的講解示范,有助于孩子們在畫面表達上更上一層樓。【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初步了解恐龍等遠古動物的外形、生存環境,感受遠古時代的神秘氣息,并以錫紙畫的形式運用想像獨立創作出遠古生物的形象。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抓住恐龍等遠古生物的外形特征,學會用局部夸張、添加等方法,描繪遠古動物形象。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想像能力,激發學生對大自然和遠古生物的熱愛之情。【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了解遠古生物的生存環境,減少學生對遠古生物的陌生感,引導學生主動觀察、探索、研究、捕捉遠古生物的特征并用錫紙畫的形式創作出有體積感的遠古生物。教學難點:巧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錫紙畫的方法,便于更好的表現遠古動物的外形特征。進一步的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造型能力。【教學準備】師:教具 ppt 錫紙 黃楊木質刀具 水彩筆等。生:鉛筆 錫紙 黃楊木質刀具 水彩筆等。【教學過程】情景導入引出課題1.請兩位同學相互合作完成一幅拼圖,從中找找線索并猜猜這是哪個時期的什么動物?(學生完成拼圖并回答提問。)2.教師歸納總結:原來是猛犸象,是遠古動物!現在我們看見的遠古生物,大部分都是根據已出土的骨架結合人們的想像復原出來的,那么今天我們也來試著畫一畫這些來自遠古的動物朋友。揭題板書:《遠古的動物朋友》二、初步探究,引發思考1.教師提問:你是怎么看出來他是猛犸象而不是普通的大象呢?(學生回答)2.教師小結:猛犸象的象牙更長,身上有很多長毛,而且體型巨大無比。板書:特征三、觀察比較,尋找特征1.提出問題:像猛犸象、劍齒虎這樣的大型哺乳動物生活在白堊紀到冰河紀時期,除了大型哺乳動物,你們還知道那些遠古生物?(學生回答)2.教師歸納:恐龍類、鳥類、魚類、蟲類等。他們的外形都非常奇特。3.繼續探究:你能找出它的特征嗎 出示圖片旋齒鯊。(學生回答)4.選取自己最喜歡的學習卡片,小組交流,總結這些遠古動物的外形特征。(學生回答)四、深度探究,進行表現1.欣賞土耳其畫家的作品試著遠古動物的那些特征?學生(夸張,比如長的脖子,尖利的牙齒等;添加,比如大的翅膀,鋒利的尾刺等)。2.師描述:他是通過自己的猜測和一些文獻資料運用了夸張,添加的手法描繪出了他想象中的那些遠古生物本來的樣子。板書:夸張、添加3.小練習:選擇你喜歡的遠古生物,在白紙上畫出遠古生物的外輪廓,用夸張,添加等繪畫的方法突出特征。4.展示評價及教師點評。5.教師示范,簡單介紹繪畫材料之后,在錫紙上勾畫完遠古生物的外形,再把錫紙反過來,用木刻刀刮出遠古動物的身體,再反過來刻畫紋理,最后分塊面涂色。五、領悟制作手法,構思創想1.照片形式出示優秀學生作品,學生欣賞啟發自己的靈感。六、學生創作1.布置作業內容,提出作業要求。七、展示評價1.展示方式:收集作品,把作品貼于畫架的畫板上,向全體同學展示。2.評價方式:學生自評,互評說說你最喜歡的作品。3.教師補充評價(從造型,色彩的搭配方面)。八、拓展延伸,感知升華1.把我們作品做成墻書。2.教師總結。【作業設計】1.布置作業要求:(1)結合自己對某種遠古生物的了解以及想象力用線描形式勾畫遠古動物的外形特征。(2)畫得快的同學,請涂上飽和艷麗色彩。2.學生練習,教師巡回指導。【板書設計】《遠古的動物朋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