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面 具一、教學目標1、掌握面具的一般知識及其創作方法,培養學生動腦、動手、動眼、動口等綜合能力,鍛煉學生大膽想象,勇于創新的創造能力。2、通過對面具藝術的欣賞,分析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質特征,了解面具的設計特點和造型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熱愛民間藝術,對民族傳統藝術的傳承,提高審美情操和素養,進行審美體驗。二、教學重點與難點1、重點:認識面具的種類、作用和各面具的共同特點;對面具制作材料的理解,以及通過對材料的綜合理解來設計出有想法的面具。2、難點:運用面具色彩知識,發揮想象力制作面具;讓學生設計制作出有個性,藝術效果獨特的面具。三、教學準備自制面具道具,剪刀,膠水,卡紙,顏料,一次性紙盤等。四、教學過程創設情境(2分鐘)師:老師在課前接到了一通神秘來電,不如大家跟我一起聽聽到底是誰的來電吧。(電話錄音播放)師:同學們,你們想不想拿到舞會邀請函呢?生:想!師:那就跟著老師一起先去參觀展覽館吧,(板書課題)不過,館長先生在每個展覽館中都設置了不同的問題,請你們認真參觀,小組成員舉手回答,哪一組成員回答的又快又準就可以獲得相應數量的點贊數,你們可以用點贊數兌換館長的百寶箱里面的寶貝,它將有助于你們快速制作面具并順利拿到邀請函!你們準備好了嗎?現在跟著老師開始進入展廳吧。新課講授 (13分鐘)本課共分為四個部分(四個展廳)帶領學生認識和了解面具的主要知識點以及學會面具的制作。1、第一展廳——面具的作用通過圖片欣賞讓學生探究面具的作用,總結并板書面具的作用。2、第二展廳——中外面具欣賞①欣賞中國極具代表的兩種面具:藏戲面具,儺戲面具。②欣賞世界面具:非洲面具,其他國家面具。通過觀看圖片直觀感受中國面具和世界面具的不同點和相同點,也能夠直觀的感受到面具的藝術特點。(板書:面具的特點)3、第三展廳——面具的種類①圖片引導學生了解面具的種類。面具種類繁多,本課中引導學生從面具表現內容去分析面具的種類:人物、動物、植物等。(板書:種類)②圖片引導學生認識面具的兩種表現形式:半臉面具和全臉面具。第四展廳——面具制作展示學生不同的面具作品,了解到面具的材質使用。師制作示范(師示范面具制作流程)。讓學生通過老師的示范能夠更清晰的知道制作的細節。通過觀察討論,讓學生自主尋找制作面具的方法,發現并掌握新知識點和技能點。結:面具制作的材料和制作方法。動手操作(20分鐘)1、以假面舞會面具為動手操作主題。(課件出示動手操作主題及要求)2、學生小組合作共同完成舞會面具的制作。小組可利用課堂中答題點贊數獲得額外工具或裝飾品快速制作面具。(四)作品展評(五分鐘)小組成員代表佩戴完成制作的面具進行展示,師生互評。(五)總結恭喜同學們順利拿到了舞會邀請函,館長先生已經等候在舞會入場口了。老師不僅期待看到你們在舞會上綻放光彩,也希望在你們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大放異彩!愛你們呦!(比心 )(六)板書設計面 具作用:祭祀、裝飾、娛樂特點:夸張、變形、色彩鮮艷種類:人物、動物、植物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