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獻給母親的禮物》教學反思本節課通過“母愛”為主線,對學生進行一步步的引入學習,激發學生制作的興趣,精心設問、合作探討、動手探究,引導學生進行再創造,強調把學生當成發現者,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自行探究,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互助、參與合作意識,實現了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真正實現了知識與能力的同步提高。反思這節課,有以下幾個達到了預期效果:1.在教學中,針對小學四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通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通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2.教學中,讓孩子通過自己的觀察,總結出制作手工花的方法。又讓孩子認識了紙杯花、塑料繩花、卡紙花,欣賞了優秀學生作品,目的是通過各式各樣的紙花、圖片,把學生帶入花的世界中,讓學生欣賞造型各異、風格獨特的花,為后面設計花做好鋪墊。 這樣的設計為學生的制作設計了一個坡度,降低了難度,以此來調動學生勇于表現、釋放個性的積極性,讓學生真切體會到學習的成功與快樂。3. 通過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的紙花并欣賞,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讓學生把學到的制做方法運用到生活中。實現了從課堂到生活的延伸。存在不足及改進方向:1.在設計制作花畫的過程中,小組合作沒有得以充分體現,大部分都在自己做。2.按教學設計,在學生設計制作花畫的這一過程中,是要播放歌曲《魯冰花》來營造氣氛,但由于自己的失誤,把這一環節給忘記了,導致課堂氣氛不活躍。3.展示欣賞、評價這一環節,由于時間問題,學生評價沒有得以很好體現,只是一帶而過。按教學設計,這一環節是通過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來完成的。(1)學生自評:讓學生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臺上展示,說說自己作品的寓意,覺得自己的作品什么地方制作得棒?(2)互評:學生之間相互談談自己的看法,讓他們在共同的參與過程中產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審美能力。(3)教師評價:根據激勵性的原則,在學生互評的過程中,我結合學生作品的不同特點,肯定孩子們的各種表現,保護他們的積極態度和創新意識。點評時注意給能力較弱、性格內向的學生更多的展示機會,找出其優點,甚至擴大其優點,并發自內心贊揚他們,使他們擺脫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這樣,讓全體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當前文檔不提供在線查看服務,請下載使用!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